摘 要: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初中生更好地學習生物學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運用該方法來拓展學生的思維,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因此,本文主要圍繞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深入探討。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生;生物學教學;生物學課程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17-0027-02
引 言
思維導圖無疑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能夠幫助初中生更好地學習生物學課程。在生物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合理運用該方法來幫助學生鍛煉發(fā)散性思維。鑒于此,本文主要闡述了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思維導圖的基本概述
思維導圖可以較好地輔助教師的教學,能夠以一種清晰明了的流程圖方式將生物學知識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思維導圖能將晦澀難懂的語言描述轉化為直觀易懂的圖形格式,使學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知識脈絡,從而提高學習效率[1]。思維導圖適合生物學這一抽象的課程,可以較好地提高教學效率。
二、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重要性和現(xiàn)狀
當前階段,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學課堂應用較為廣泛,學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較快地記憶并理解教師講授的知識點。此外,學生還能通過思維導圖串聯(lián)重要知識點,從而更好地記憶知識點。思維導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有直觀清晰的圖像或圖形,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生物學學習興趣,從而充分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提高學習效率。生物學教師充分利用思維導圖輔助教學,能夠加強師生交流,在增強學生求知欲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為后續(xù)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生物學教學強調(diào)實驗,實驗教學與理論學習是生物學的兩個重要方面,需要教師引起重視。繪制思維導圖需要占用一定的教學時間,這要求教師科學分配教學實踐,以免影響整體教學任務。教師應根據(jù)具體的教學情況合理地使用思維導圖,以免造成負面影響[2]。
三、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串聯(lián)生物學知識點,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
思維導圖的關鍵在于通過圖形或圖像的方式將具體的知識點及完整的理解思路科學地串聯(lián)起來。教師必須抓住初中生物學課程的核心知識點,并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合理歸納知識點,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防止知識點斷節(jié)情況的發(fā)生。當然,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式,根據(jù)實際教學要求和學生的特點采取靈活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北師大版八年級生物學下冊第7單元“生命的發(fā)生發(fā)展”非常適合使用思維導圖來講解教材中的重要知識點。教師利用思維導圖(見圖1)可以讓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人類的起源與進化過程,讓學生明白人類的起源與進化是經(jīng)歷漫長的發(fā)展后,最終才形成現(xiàn)代意義上的人。思維導圖的邏輯性強,能讓學生在第一時間理解課本的重要知識點,更加了解人類的起源與進化過程,激發(fā)學生探索人類發(fā)展奧秘的興趣。這樣,思維導圖能將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從而使抽象的知識點變得更加具體,使學習過程也更具有延續(xù)性,學習效率會不斷提升。
(二)提供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初中生剛剛接觸生物學課程,對課程具有較強的好奇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學習興趣會逐漸減弱。出現(xiàn)這一情況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有待提高,未能有效掌握知識點,導致“欠賬越來越多”,一旦后期跟不上學習進度,就會對這門課程產(chǎn)生抵觸情緒;另一方面,學生未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生物學知識較為抽象,學生理解難度較大,若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將難以透徹理解知識點。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最終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學上冊第3單元講到了“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教師在分析“綠色植物的生活方式”這一知識點時,會重點講到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作用、蒸騰作用、運輸作用(見圖2),這些知識點非常重要,也是該章節(jié)的核心內(nèi)容。首先,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科學的學習方法,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工作,初步了解本單元的知識點,避免出現(xiàn)知識點斷節(jié)的情況。在課堂上,教師可以使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加深學習印象。“綠色植物的生長與生活”這部分知識點之間聯(lián)系緊密,邏輯性非常強,非常適合使用思維導圖,能夠在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點。
(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生物學知識較為抽象,學習起來具有一定難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并非一直一帆風順,會經(jīng)常性地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時間一久便會厭倦學習。出現(xiàn)這種狀況時,教師一定要引起重視,反思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教師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可以避免枯燥的文字講解,以圖文結合的方式來講解知識點,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結 ?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是一種新型教學策略,教師應充分發(fā)揮這種教學策略的優(yōu)勢,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教師應靈活地整合教學和實驗內(nèi)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接受能力,繪制和運用不同的思維導圖,逐步將思維導圖策略更靈活、深入地運用于初中生物學教學中,引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高效率地完成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王開太.運用思維導圖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效果的思考[J].教育革新, 2016,28(34):47.
宋成希.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20,4(06):19.
作者簡介:羅明旺(1972.6-),男,福建浦城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初中生物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