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春燕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 加強語言文字的運用起主要作用?,F在的小學生也會將一些名言警句運用到作文中,日記中,教師可以運用讓學生們自己整理好詞好句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學生們可以將自己整理積累好的好詞好句運用到作文中,使作文更豐富有趣,教師就要不斷的探索運用什么方法來提高學生們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并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語言文字運用;具體方法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11-396
教師在小學語文課上,也通常會給學生們講一些名言警句,好詞好句等,這對于學生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學生們學到名言警句,好詞好句可以有效的提高寫作水平。當老師在講課時運用許多四字成語,而每一個成語用的恰到好處,慢慢的,學生們就會積累越來越多的四字成語,從而用在日記、作文中。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小學語文課上,教師也要改變古板的教育理念,運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要想讓學生們學習豐富的詞匯知識,必須多做日常訓練
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教學課堂上,一般都是整篇課文后面帶有新的漢字和詞語,老師每次都會把這些新的漢字寫在黑板上,當把課文理解透徹后,教師會讓學生把課文中不認識的漢字勾畫出來,并可以讓學生們借助字典查詢,首先學生們要掌握部首查閱和首字母查閱的方法,然后認識漢字,并給漢字組詞,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把這些新學的漢字整理在一個筆記本上,可以按照偏旁部首,音節(jié)等進行分類整理。晚上學生回到家后,運用今天新學的漢字進行造句,第二天來到學校讓學生們一一進行分享,這樣可以讓學生們學到別人的造句方法,還可以讓學生們學到怎么有效的運用語言文字。
例如,在學生們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這一內容時,其中“紛紛”是這節(jié)課的生詞,可以讓學生們自由討論紛紛的意思,并分享每組的討論結果,當然,學生們也可以借助詞典來查“紛紛”這個詞的意思,有的學生討論出來可能是紛紛是特別嘈雜,人特別多的意思,有的學生認為紛紛只不過是特別有秩序,一個挨著一個的意思,有的學生還會說紛紛是接二連三的意思,還有的學生會用“紛紛”這個詞寫出完整的一句話,這樣每個學生討論的結果都不一樣,教師對于這樣的結果,還需要從多方面去引導學生,并保證學生能正確地運用語言文字。
教師通過讓學生們自由討論并分享的方法,第一,可以讓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第二,通過學生們查字典,自己組詞造句,可以讓學生們體驗運用語言文字的魅力,激發(fā)學生們的自發(fā)性學習。
二、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可以提高寫作水平
實際上,所有的語言文字都會出現在課本上,每次學課文的時候,學生們都會先看見生字詞,然后再閱讀課文,最后再結合自己的實踐經歷想一想生字詞的意思,而在語文課上,教師應當親自引導學生,首先需要把自己所知道的語言文字教給學生們,然后老師通過學生們對所學新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跟本節(jié)課有關的詞語,好詞好句,名言警句等。
例如,當學生們參加考試后,語文成績能夠顯露出語文課堂教學的問題,那就說明小學語文文字的運用占主要位置,因為在小學語文試卷上,作文占一半的分,如果運用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能夠有效的提高作文水平,并能整體的提高語文成績,對此,教師會發(fā)現,小學語文課堂上的理論知識對學生有一定的影響,總之,語言文字在整個語文教學課堂上起重要作用,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上組織一些有關于名言警句,好詞好句怎么運用的教育活動,也可以讓學生們討論什么樣的活動更有趣?通過熱烈的小組討論,讓學生們自行挖掘語言文字的運用,以便于培養(yǎng)學生運用好詞好句的能力。
當教師組織學生語言文字運用活動時,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師一定要精心的準備課上活動,讓學生們積極的參與進來,只有學生們對整個語文課堂充滿興趣,才可以學到更多的語言文字知識,培養(yǎng)學生自發(fā)學習的行為,讓學生們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自由學習。
三、學生通過積累好詞好句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在現今社會的語文教學上,學生們都會感覺很難,但是學生們又特別想學好語文知識,對于這一現象,首先,學生們要有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其次,有不怕苦,不怕累,勤奮學習的認真態(tài)度,最后,再通過課上老師的教學和課下學生們自己的日積月累,一定能達到學生們想要的學習效果。作為一名學生們都敬佩的語文老師,首先教師要有豐富的語文文化,以便于傳授給學生們,教師讓學生們運用這些好詞好句去造句,當學生們積累的好詞好句越來越多時,寫作水平自然而然就會提高。
例如,大家都還記得《小蝌蚪找媽媽》這一故事吧,在這個故事中,有很多陌生的詞匯,先讓學生們找到這些詞匯,然后讓學生們把這些詞匯摘抄到自己的本子上,在慢慢的查閱這些詞匯的意思,并運用每個詞匯進行造句,之后的每一節(jié)課都運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們去積累,因為只有學生們長時間的日積月累,才能保證他們可以寫出生動且優(yōu)秀的作文。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在小學年級階段,教育工作主要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高、中、低,高年級階段,先讓學生們看好的的作文,然后根據作文所用的好詞好句來進行仿寫,因為學生的年齡偏大,所以通過仿寫可以記住文章中的優(yōu)美詞句;中年級階段,最有效方法是在文章中找出優(yōu)美的句子或四字詞語摘抄在自己的本子上,并可以自己想象有關的詞匯寫下來;而在低年級階段,提高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讓學生們看到好詞好句摘抄下來,并熟記。根據學生們的年級階段不同,所以運用的方法也不一樣,這些方法可以讓學生們積累更多的詞匯和四字成語。
四、結語
所以,要想學生們把自己積累的好詞好就是和名言警句運用到寫作中,就需要老師在語文課教學前不斷的探索語文文字運用的方法。首先,教師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先要深入的研究課文及課堂教學內容,然后傳授給學生們有意思的教學活動,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能學會好的詞匯和成語,教師給學生們留任務,讓學生們每天讀優(yōu)美的文章,并摘抄好詞好句,讓學生們有一個日積月累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①張英杰.提升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方法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4).
②黨巍.分析高校語文教學中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培養(yǎng)[J].智庫時代,2019(32).
③李敏.為學生的言語生長而教——對新課標中的“語言文字運用”的理解與落實[J].華夏教師,2019(09).
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楊林鎮(zhèn)青山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