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文
摘要:我國目前十分重視素質教育的落實,因此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一場大范圍的教育改革,旨在提升各門學科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在這種背景之下,美術課程在小學課程體系中的地位有所提升,這是開展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但是從小學美術教學的實際效果來看,與新課程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審美能力培養(yǎng)問題是當前小學美術教學中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本文主要從審美能力培養(yǎng)的視角出發(fā),對當前小學美術的有效教學策略展開分析探討。
關鍵詞:小學美術;審美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強調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目標進行有效落實,其中美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豐富學生美學體驗,陶冶學生情操,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以及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等,美術則是落實美育的主要課程。而從實際的小學美術教學情況來看,很多教師并未充分發(fā)揮出美術的美育功能,將教學重點集中在了基礎知識、繪畫技巧等方面,忽視了對學生的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這使得實際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那么具體應當如何落實審美能力培養(yǎng),讓小學生具有更好的欣賞美、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促使其綜合素質、身心健康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呢?本文就以上問題展開分析探討。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培養(yǎng)現(xiàn)狀分析
1.教材問題
新課改對美術教學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而教學工作主要依托于教材。但是從小學美術教材的內容來看,還處于比較陳舊的階段,更新速度比較慢,理論性知識比較多,這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同時也影響了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2.教學問題
教師是教育的主要執(zhí)行者,作為一名美術教師,不但要掌握專業(yè)的美術知識,更應當充分了解美術教育的目標、價值,能夠跟隨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多學習一些新型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可以獲得較好的培養(yǎng)。但是很多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保守,教學方法也比較傳統(tǒng)單一,導致課堂氛圍沉悶,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也無法有效實現(xiàn)。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培養(yǎng)策略
1.提供更多自主創(chuàng)作機會,在實踐中發(fā)展審美能力
美術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具有緊密聯(lián)系的學科,學生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最終的目的是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應用,同時學生的審美能力也是在更多的自主創(chuàng)作中逐漸建立起來的。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雖然也意識到了發(fā)展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性,教學中給學生滲透一些美學鑒賞知識,但是學生在缺少審美實踐的情況之下,只能夠機械地跟隨教師的思路走,按照教師對于美術作品的講解去理解其中的美,而當遷移到其他作品之后,如果教師放手不管,學生則常常對相應的美術作品說不出個所以然。有些美術作品,學生可以從視覺上體驗美,但是具體美在哪里、體現(xiàn)了哪些美學內涵,這些都是學生難以表達出來的,審美停留在一個非常淺層次的層面,對教師有較強的依賴性。這時教師便可以多給學生提供一些實踐機會,讓學生開展獨立自主的美術創(chuàng)作,根據(jù)自己已經(jīng)學習過的每穴知識、自己對于每的理解,創(chuàng)作出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作品。這樣能夠讓學生體驗美術作品誕生的整個過程,這也是學生進行美學思考和運用的重要過程,學生的審美能力會在無形中得到提升。例如教學《漂亮的城堡》,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事先在網(wǎng)絡上搜集的各種城堡圖片,可以是真實的建筑,也可以是動畫等其他形式。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作品賞析之后,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然后創(chuàng)作一幅自己心中的城堡圖畫。這種教學形式能夠極大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有了之前的賞析經(jīng)驗,學生會自然而然地利用自己獲得的美學知識去開展新的創(chuàng)作。
2.靈活創(chuàng)設有效教學情境,增強學生的審美體驗
小學生通常缺少主動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的意識以及能力,這也需要教師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多種不同形式的情境創(chuàng)設方法,將學生帶入到特定的情境之中,更深入地去欣賞美、感受美,從而使其美學情感、審美體驗更為豐富。例如可以通過直觀的教學情境,給學生營造一個濃厚的審美氛圍。如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各種美術作品、視頻畫面,同時配上應景的音樂,勾起學生豐富的情感,使他們能夠真切的走入到一個美的情境之中,對美術作品中展現(xiàn)的美、表達的事物、情感等有更深刻的感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美術綜合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參觀校園內的一草一木,關注不同季節(jié)的景色變化,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在美麗的大自然中體驗自然萬物的美與和諧。另外也可以在班級校園或是班級內舉辦學生美術展覽,讓每一名學生的畫作都可以參展,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并在學生眾多的作品中進行賞析、對比,提升他們的美學鑒賞能力。
3.開展科學客觀的教學評價,提升美術教學效果
教師鼓勵學生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在創(chuàng)作之后,還應當展開科學客觀合理的評價,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不斷吸取經(jīng)驗 ,提升美術創(chuàng)作水平。進行教學評價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好的地方給予肯定,需要改進的地方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導。還可以組織學生展開互相評價,通過了解他人對自己作品的看法,了解自身的不足之處。此外,教師還應當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引導學生說出自己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的思路、靈感,培養(yǎng)學生的美學思維以及表達能力。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也有重要意義。
總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當將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通過多種有效的舉措,使該項目標得到更好的落實,使美術教育功能獲得更充分的發(fā)揮。
參考文獻
[1]王欣.淺析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J].內江科技,2021,42(05):157,140.
[2]柯秋珍.探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J].考試周刊,2021,(37):143-144.
[3]邵銀霞.細讀作品,回歸審美: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策略[J].教育界,2021,(17):62-63.
[4]韓辰鳳.審美能力培養(yǎng)視角下的小學美術欣賞課策略分析[J].名師在線,2021,(11):14-15.
[5]王紅霞.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策略探析[J].新智慧,2021,(09):127-128.
(文山州馬關縣夾寒箐鎮(zhèn)夾寒箐小學 ?云南馬關 ?66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