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然
摘 ?要:作為高中教師,除了要教授學生科學文化知識,輔導他們的文化專業(yè)課以外,還要對他們進行審美教育和道德教育,培養(yǎng)高中生的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觀念。在新課標改革中學科間的聯(lián)系日益加強,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每一個學科都與德育和美育密不可分。教師應(yīng)該在平時的教學中融入德育和美育,并且讓美育和德育實現(xiàn)雙贏。本文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jié)如何在教學中融入德育和美育,并且達到德育與美育的雙贏。
關(guān)鍵詞:高中教學;德育與美育;雙贏策略
從近些年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來看,高中生的文化理解水平越來越高,解題能力越來越強,但是在道德和審美方面卻有著較大的缺陷,高中生缺少道德教育和審美教育,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意識都有待進一步的加強。而作為高中教師,要明確交互會學生知識的前提是要教會學生做人,讓他們能夠辨別“真善美”并且懷有一顆道德的心。
一、培養(yǎng)高中生的愛國情懷
無論是德育還是美育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而又困難的過程,是點滴滲透式的,不能通過大水漫灌的方式進行教學,只有教師像春風化雨般的滋潤學生心靈,在日常生活中逐漸的給學生們滲透道德和審美教育,才能夠讓學生們接受這種教學模式。提到愛國主義,我們在和平時期不可能讓學生去保家衛(wèi)國,拿起槍桿子去參加戰(zhàn)斗,但是一定要引導學生學會愛祖國、愛人民,培養(yǎng)高中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學??梢远嚅_展一些活動來促進對高中生的道德教育和審美教育,比如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去抗戰(zhàn)博物館,讓他們親身感受祖國的偉大和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粗┪镳^里一件件抗戰(zhàn)時期留下的物件,槍支彈藥、紅軍的殘存衣物、日常生活用品,高中生們才能真正的了解“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百聞不如一見,即使教師每天在學生身邊耳提面命,在思政課上講一些愛國主義的大道理,學生也很難真正地聽進去,再多的講解都沒有學生親自感受一回來的真切,在厚重的歷史面前,學生才能夠感受到那份莊嚴與神圣,這些才是高中生應(yīng)該追求的美好。教師在學生參觀時可以補充講解一下當時發(fā)生的戰(zhàn)爭,讓學生更好的感受抗戰(zhàn)中的英雄無私和英勇,于無聲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種寓情于具體情境中的點滴滲透式的德育與美育效果就很好。
二、加強高中生集體主義教育
隨著工業(yè)化進程的深入,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合作式生產(chǎn)已經(jīng)成為了主流,而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想要成為適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就要對他們進行集體主義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讓他們學會和他人進行合作,在成長過程中學會與人交流、溝通。
想要加強高中生集體主義教育,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耐心的培養(yǎng),有意識的組織學生們進行小組協(xié)作,讓學生心懷集體,把個人融入到班級中去,整個集體匯成一股繩,共同向著目標努力。學校之前曾經(jīng)舉辦過公益手抄報的活動,很多學生都積極報名,但是由于工作量巨大,時間有限,就需要把所有的參賽同學分為一個個小組,每個小組來共同完成一幅手抄報。在剛開始時,很多學生都感覺到有些困難,尤其是一些性格較為靦腆不善交流的同學,他們傾向于獨立思考,而不愿意和他人溝通自己的想法。但是在教師的開導和同學的善意鼓勵下,大多數(shù)成員都能夠相互配合,大家先闡釋自己的創(chuàng)意,然后再舉手投票,選擇出最佳的方案,大家把勁往一處使,然后選擇一個領(lǐng)導能力和組織能力較強的小組長,組長根據(jù)大家的特長來分配任務(wù)。在這次的活動中,大家心存集體為小組的成功而努力,漸漸就形成了集體主義的責任感。
三、普及高中生社會公德教育
高中要求學生做到德智體美勞均衡發(fā)展,所以對學生的德育和美育都非常重要。作為教師,不僅要教書,還要育人,我們有義務(wù)也有責任為高中生普及社會公德,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教會他們辨別社會上的真善美和假惡丑,為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
高中生的年齡已經(jīng)不小了,對于那些“紅燈停,綠燈行”、“公共場合不允許大聲喧嘩”的標語他們早就聽厭了,但是這些連幼兒園小朋友都懂的要求,很多高中生卻在實際生活中根本做不到。教師不僅要讓高中生明確社會公德,而且要讓他們身體力行地去實踐,真正的遵守社會公德,讓他們知道不遵守社會公德的后果。教師可以用多種方法來教育學生,比如讓學生換位思考:你在圖書館里認真的看書學習,但是身旁有同學嘰嘰喳喳的講話,你是否也會感到不勝其煩呢?作為你的角度,你覺得在一旁安安靜靜看書的人是美好的,還是那些在公共場合隨意講話的人是美好的呢?這樣對學生進行德育和美育,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就能夠更好的遵守社會公德,在他們心中可能會永遠銘記教師對他們的教育。
這個世界給予了我們那么多的美好,而我們也應(yīng)該用一雙美好的眼睛去看待它,同時用良好的道德規(guī)范約束自己,學會辨別社會中的真與假,善與惡,美與丑。作為一名高中教師,要將德育和美育充分與教學實踐相結(jié)合,把美和德傳遞給每一位學生,讓學生中在美中求真、求實、求善,在美中快樂的學習成長,達到德育和美育雙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曹晶.淺論高中教學中對學生的德育教育[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1(5):152.
[2]劉玉峰.淺議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滲透[J].動畫世界·教育技術(shù)研究,2012(6):264.
(作者單位:惠州市實驗中學,廣東 ?惠州 ? 5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