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各方日益重視兒童教育,兒童圖書及其圖畫讀物在市場上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作為一個特殊的閱讀群體,兒童的童年是其快速成長的階段,只有短短幾年,而兒童讀物在這一時期理所當然地擔負著藝術審美和啟蒙的作用。如今,國內外兒童讀物中的字體設計水平參差不齊,國外優(yōu)秀的讀物字體層出不窮,而國內的兒童讀物中的字體依舊停留在枯燥、毫無創(chuàng)新的階段?;诖?,本文對兒童讀物里的字體設計提出新的設計要求,通過分析兒童讀物的特點及其現(xiàn)狀,深入探討兒童讀者的特殊性對讀物字體設計的影響,進而提具體的設計建議。
關鍵詞:兒童讀物;字體設計;圖形;兒童心理
中圖分類號:Z22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14-0245-03
一、兒童讀物及字體設計的理論分析
(一)兒童讀物的概念及特點
兒童讀物是兒童文學作品、知識類書籍、漫畫書、游戲類書籍等的總稱。兒童是祖國的花朵,兒童的教育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當然,兒童教育和學習的方法也是豐富多彩、層出不窮的。兒童讀物作為幫助兒童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是連接兒童與社會的橋梁,是啟蒙兒童審美的重要媒介,是兒童情感發(fā)展的重要載體。同時,它還是兒童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一本有趣的兒童讀物可以引導兒童進入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兒童書籍的字數(shù)比成人書籍的字數(shù)少得多,但這并不意味其作用微小。而一個好的字體設計,再加上適當?shù)膱D像排版,對于讀物來說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兒童書籍中的文字雖然簡潔,但設計難度確實很大,需要設計者對兒童的閱讀心理和習慣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我國雖然一直重視未成年人的閱讀,也嚴格要求讀物的版式、內容、色彩等,但是對于具體的書籍字體要求、分級閱讀的規(guī)范還沒有及時推陳出新。而發(fā)達國家對于兒童讀物的創(chuàng)新研究已經實現(xiàn)了高標準、高質量,所以如今大部分家長更愿意購買國外更具創(chuàng)意的兒童讀物,它們對兒童的吸引力也更強。作為設計師有義務將更新穎的設計理念帶給家長和兒童,其中,兒童讀物的字體設計應當受到較大關注。
(二)字體設計的概念及其發(fā)展
文字是語言注冊的符號,語言和文本實際上是一個集成系統(tǒng),大多數(shù)語言都有相應的文本。字體設計的精髓在于運用裝飾手法美化文字,通過各種造型、美觀實用的現(xiàn)代漢字體現(xiàn)中國文化,并不斷發(fā)展。字體設計主要有兩種類型:基礎字體設計(即基于漢字的平面設計)和創(chuàng)意字體設計(即風格化的創(chuàng)意字體)。在現(xiàn)代視覺傳達設計中,字體設計在書籍中的應用越來越豐富,這取決于書籍的不同類型、圖形場景和表達意圖,基于不同的形式,鮮活的設計活躍在兒童讀物中。
我國字體設計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清晰的發(fā)展脈絡,從最開始的美術字體、裝飾字體等變成了視覺傳達的重要設計組成部分之一。可見,字體設計越來越被大眾所重視。但在此之前,我國字體設計的概念長期處于比較模糊的狀態(tài),直到西方的三大構成理論以及現(xiàn)代設計思維的融入,我國的字體設計才得以“百花齊放”。這股思潮將我國從黑底白字的美術字體中解放出來,形成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縱觀之,千姿百態(tài)的字體設計更多地被運用于一些設計類讀物以及成人書籍,而兒童書籍中圖片多于文字,設計字體也都千差萬別,毫無考究[1]。
(三)字體設計在兒童讀物中的重要性
孩童時期是兒童一生中極其重要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兒童的認知能力發(fā)展迅速,求知欲強,形象生動、色彩鮮艷、充滿童趣的書本以及積極向上的故事對兒童來說很重要。兒童處在了解世界、發(fā)現(xiàn)自我的過程中,兒童讀物字體的設計尤為重要,因為兒童讀物字體的設計與兒童的身心健康、安全和發(fā)展息息相關,從長遠來看,它對社會也會產生間接影響。尤其是當今隨著互聯(lián)網絡的快速發(fā)展,兒童讀物也實現(xiàn)多元化,這就導致兒童書籍的管理過于煩瑣和龐大,我們更應該關注專門為兒童提供的閱讀書籍類印刷品。與普通成人閱讀書籍不同,兒童讀物中的字體更應該是專門為兒童而設計的,所以書籍中的字體設計應該通俗易懂,以便兒童更清晰地進行事物的認知和分析,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和人生價值觀。家長在選擇兒童讀物的時不能只看圖片和色彩,更應關注字體給兒童帶來的直觀感受。設計師也更應該遵循各階段兒童的心理特性,在設計字體的時候,理應提高設計技巧,強調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讓少年兒童能夠在兒童讀物中感受更多,應用更獨特、更具工匠精神的字體設計為兒童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
二、優(yōu)秀的字體設計應用在兒童讀物中對兒童產生的影響
(一)優(yōu)秀的字體設計豐富了兒童的情感
之前,由于設計理念的匱乏,大部分兒童書籍中最多的是毫無表現(xiàn)形式的白底黑字,兒童書籍和成人書籍僅有插圖和故事方面的不同,字體大部分運用的是最基本的電腦字體,字體無法給兒童帶來閱讀的愉悅感。筆者研究了大量國外兒童讀物,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意字體比普通的文字論述能容易理解也更有記憶點,優(yōu)秀的字體設計也會更加注重兒童這一群體的特殊性,在設計字體渲染和字體色彩的時候會更關注兒童的情感抒發(fā)。優(yōu)秀的字體設計對兒童的認知和教育也有很大的影響,它可以幫助兒童更輕松地了解童真故事、傳統(tǒng)文化和優(yōu)良行為,不僅擴大了兒童的視野和知識,而且豐富了兒童的情感。兒童情感的表達形式并不局限于文字,當語言不能表達時,圖形文字也是一種表達形式。
(二)優(yōu)秀的字體設計提高了兒童的審美能力
審美是人類理解世界的一種特殊形式,指人與世界形成的一種無功利的、形象的關系狀態(tài),人的審美追求從孩童時代就有了一定的雛形,所以我們在這一時期要努力提高審美追求,提高精神境界,以促進與實現(xiàn)自身的發(fā)展。優(yōu)秀的字體設計可以在外在形式和個體內化兩個方面提高兒童的審美感知能力。在外在形式上,各種形式的藝術符號帶給兒童們美的感受和體驗;從內化情感上培養(yǎng)兒童的內在情感,影響兒童早期人格的形成和發(fā)展。同時,優(yōu)秀的字體設計能夠將成人社會中的現(xiàn)實形象進行柔性的創(chuàng)作轉化,并形成富有童真和童趣的作品,吸引兒童用藝術的眼光看待世界,擴寬他們的視野,讓其形成良好的審美觀。優(yōu)秀的字體設計注重每個字的形式美感,將視覺美感通過文字的不同表達傳遞給兒童,提升兒童對于美感的認知,豐富審美的多樣性。
(三)優(yōu)秀的字體設計激發(fā)了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
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是與生俱來的,但其存在于他們純粹干凈的世界,需要觸發(fā)與開啟。兒童讀物中的優(yōu)秀的字體設能計讓兒童自由閱讀、自由欣賞文字游戲,它們能將兒童引領到藝術里,觸動其想象的神經元,進而培養(yǎng)其優(yōu)秀的創(chuàng)造力。優(yōu)秀的字體設計也是連接現(xiàn)實與想象的載體,是觸發(fā)兒童群體表現(xiàn)與表達的紐帶,當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美的事物時,也會受到書籍的影響而嘗試進行創(chuàng)意的表達。教育家說過“孩子擁有最天真、最敏感、最真實的繪畫感,這些都是創(chuàng)造性的產物。這種創(chuàng)造力是我們生活中固有的,是孩子們天真無邪的自然流露”。畢加索說:“我花了一兩年時間學習如何像大師一樣繪畫,但我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學習像個孩子一樣畫畫。”優(yōu)秀的字體以情動人、以美動感,讓兒童通過優(yōu)秀的讀物字體學習字體之美,從而創(chuàng)造生活中的美。對于兒童來說,在整個孩童時代,在領略人文學科的同時,也不能忘了藝術創(chuàng)作的快樂[2]。
三、兒童讀物中字體設計現(xiàn)狀分析
(一)兒童讀物中的字體設計缺乏匠心和創(chuàng)意
當前,兒童讀物中的字體設計水平普遍參差不齊。我國雖然有500多家出版社參與少兒讀物的設計與印刷,但是兒童書籍設計沒有日本、歐美等國家的字體設計形式豐富、活潑、大膽。同時,在我國市場上受到家長和兒童喜歡的少兒讀物大多來自其他國家。我國的兒童書籍的字體,無論是設計理念、表現(xiàn)形式,還是字體形狀,都太過程式化、太過統(tǒng)一。市面上出現(xiàn)的大面積的白底黑字電腦字體印刷成冊的兒童讀物數(shù)不勝數(shù),圖文版式與成人書籍毫無差別。并且書籍設計師群體過于追求經濟效益,注重通過兒童讀物版式和封面的設計吸引消費者,忽略了讀物中的字體設計對于兒童生理和心理的發(fā)展的影響更大。此外,我國部分兒童讀物字體設計師抄襲國外優(yōu)秀的字體作品,對我國的文字傳統(tǒng)文化鮮有深刻的研究,缺失設計師的基本職業(yè)準則。因此,近年來少兒讀物質量低下,嚴重影響了兒童的身心健康[3]。
(二)兒童讀物中字體設計表現(xiàn)形式混亂
字體設計主要有形象化、意象化、裝飾化等表現(xiàn)形式。國內出版的大量兒童讀物表現(xiàn)形式過于煩瑣,統(tǒng)一程度不高,雖然中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然而現(xiàn)在兒童讀物大多數(shù)字體設計師在設計時不遵循兒童成長的心理特點及其讀物群體的特殊性。例如,在設計過程中過于強調字體設計的裝飾性功能,在書中加入了精致活潑的字體,但這些字體并不適用于正文字體,往往會影響兒童的正常閱讀,造成整本書的文字混亂。還有甚者過于夸張兒童讀物中的字體設計表現(xiàn)形式,讀物封面和內容形式不夠統(tǒng)一。字體設計是一本兒童讀物最基礎、最直接的圖書印象,但大部分兒童讀物中的字體的設計表現(xiàn)形式并未根據(jù)兒童不同年齡段的心理特性選擇,也并未根據(jù)實際配置圖文關系。此外,字體設計給兒童和家長帶來的感受決定其對這本書的喜愛程度,因此,對于各個年齡層兒童讀物的字體設計應該有更嚴謹?shù)目剂?。應嚴格將字體設計表現(xiàn)形式進行切割并分類,裝飾圖形也應該和主題、意象符號進行有機結合,強調兒童讀物中字體設計表現(xiàn)形式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
(三)兒童讀物中大部分字體未按照閱讀進行分級設計
研究表明,在歐美發(fā)達國家,圖書排版和字體分級制度由來已久,書籍會根據(jù)年齡組別或讀者的需求劃分成不同的等級。例如,在英國,三級兒童書籍只能由10歲以上的兒童閱讀。其中,書籍中的字體設計也是嚴格把控,遵循各年齡階段兒童發(fā)展的規(guī)律。然而在我國,雖然有專家指出閱讀分級設計是非常重要的閱讀趨勢,在書籍的排版、字體、封面、插圖等方面都應該講究閱讀分級原則,但是字體設計師過于追求商業(yè)利益,忽視兒童的成長發(fā)展趨勢,導致各個年齡段的字體設計過于一致。例如,嬰兒期和學齡期的文字設計過于雷同。嬰兒期是一個兒童語言、認識能力以及想象力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字體設計應該多用一些圖像符號的文字刺激視覺感受;學齡期則是兒童進入學校后,集體意識和抽象思維能力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字體設計應該由具象的字體過渡到抽象的思維字體。在這一方面設計師忽視了兩個年齡階段兒童對于兒童讀物中字體認知的差異性,從而導致書籍針對性不強、銷量不高。因此,字體讀物中的字體應該按照兒童閱讀進行分級設計[4]。
四、改進兒童讀物字體設計的建議
本文在對國內外兒童圖書市場營銷系列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筆者的研究和實踐,進行了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在兒童讀物字體設計上,以育兒理論為基礎,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研究了兒童讀物的差異性和兒童心理差異性,提出了幾點新的建議。
(一)兒童讀物中引用漢字圖形化
眾所周知,漢字圖形化是對漢字象形形式的還原,通過減少筆畫、重組同構和意象構成將文字轉化為圖形表達形式,從而將原本復雜的意義簡單化,增強文字對讀者的視線吸引。兒童讀物的漢字圖形化一方面是為了使書本更具有可視性、趣味性;另一方面是為了利用設計給讀者帶來審美上的愉悅體驗。漢字的形體具有獨特的情感表現(xiàn)作用,優(yōu)秀漢字圖形化設計能讓人過目不忘,甚至自成一派,成為一種文化體系,不僅起到了漢字的傳遞信息作用,也實現(xiàn)了培養(yǎng)視覺審美能力的目的,不僅能讓兒童看到字體的不同表達方式和文化性,還能幫助兒童樹立審美個性[5]。
我們應該開放思想,大膽思考,勇于嘗試兒童書籍中新穎的字體設計,以滿足現(xiàn)代兒童的審美和創(chuàng)新需求,努力拓展和不斷提高兒童們感受兒童書籍的樂趣,享受書籍字體的設計。
(二)重視兒童讀物字體設計的色彩搭配
字體表達還有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顏色。雖然最基本的視覺關系是由文本的形狀決定的,但字體的顏色會影響字體的識別和情感。兒童書籍的色彩在如今豐富多變的色彩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精煉性和簡潔性,在為兒童書籍設計字體時,需要考慮字體的顏色是否能吸引兒童的閱讀興趣。例如,暖色字體整體視覺效果突出、向前,冷色字體能讓人感到收縮和壓抑。同時,色彩構圖也要夸張、簡單、概括,以滿足兒童的心理需求。查閱兒童心理學文獻發(fā)現(xiàn),艷麗的文字顏色會給兒童帶來愉悅心情,同時更能吸引讀者的興趣[6]。
色彩與兒童的心理和情緒也有著密切的關系,長期接觸文字色彩絢麗的讀物,可以提高兒童對色彩的感知力。因此,字體應該選用與兒童純真、爛漫的天性相符合的色彩,不能選擇過于灰暗的色調,一般選擇色調比較鮮艷為好,更容易吸引兒童的注意力。
此外,兒童書籍的字體顏色要有創(chuàng)意。兒童書籍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兒童理解事物,給兒童帶來積極的影響,而不是簡單地告知兒童冷暖配色和互補配色,要讓他們知道色彩搭配可以有無數(shù)種新的嘗試。字體顏色的使用也應加強表現(xiàn),重要的是引導兒童熟悉顏色,在注重兒童對自然色彩認識的同時,讓兒童涉及主觀色彩的運用,培養(yǎng)兒童“個人主見”的觀念[7]。
(三)將多樣化的交互體驗設計應用于兒童讀物字體設計中
兒童最開始是通過他們的感覺接觸認知世界的。人類的五感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多感官指兩種或兩種以上感官的結合,不僅依靠視覺,大多數(shù)字體設計師在字體設計的信息傳遞上已經能夠將聽覺、嗅覺、觸覺、心理感知等結合起來完成傳遞,最終呈現(xiàn)在讀者腦海中的是多種感官刺激的結合,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圖像。多元化互動設計也讓當代字體設計更具創(chuàng)意,在原有視覺的基礎上,容納了新的感覺體驗,同時,調動了兒童的多種感官,更準確地以藝術形式模擬現(xiàn)實場景,給讀者帶來了不同的體驗,進而激發(fā)了兒童的閱讀興趣,加深了其閱讀印象。將多元化互動體驗運用于兒童讀物的字體設計中,最主要的是要結合“交互設計”,讓兒童能夠調動視覺、聽覺、觸覺等,進一步融入、沉浸在字體帶來的樂趣中。尤其現(xiàn)在很多新興技術運用于兒童讀物中,如VR技術的廣泛運用,能帶給兒童動態(tài)字體設計的可視化,讓兒童能夠短時間內看懂作品并產生共鳴,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書籍中感官的互動體驗[8]。
五、結語
對于兒童這一特定的讀者群體,根據(jù)其閱讀心理和需求特征,運用合理的漢字圖形化設計能更好地吸引兒童。同時,和諧的色彩搭配能給兒童帶來愉悅的閱讀感受,字體的多元化互動設計體驗能給她們帶來不同的閱讀體驗,加深其閱讀印象。在五彩斑斕的兒童世界中,兒童讀物的絢麗效果不是靠無創(chuàng)意的文字,而是取決于字體設計藝術的巧妙運用,對于兒童讀者和設計師來說,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1] 懷特.字體設計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19-27.
[2] 李小琦.兒童讀物裝幀設計與兒童審美心理相關性的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1:76-78.
[3] 馬光復.不可忽視的少兒圖書狀況[J].早期教育,1998(02):8-11.
[4] 李海平.漢字字體設計中敘事思維的導入[J].包裝工程,2015(08):34-45.
[5] 尹定邦.圖形與意義[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5-23.
[6] 龍建才.色彩的感知與理性分析[M].南京:藝術教育出版社,2005:28-32.
[7] 趙勤圖.色彩形式語言[M].山東:山東美術出版社,2002:26-35.
[8] 宋方昊.交互設計[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15:23-24.
作者簡介:賀敏(1996—),女,四川成都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