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 王永平
【摘要】在初中教學過程中,語文是非常重要的學科之一,而閱讀是語文課程中的重點構成部分,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更能夠幫助學生吸收一些平時在課堂上見不到的知識,進而起到拓展眼界的作用。在目前的教育環(huán)境下,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受到廣泛的重視,要求語文任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提升閱讀教學效率。但是,從實際情況上來看,在九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對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升產(chǎn)生影響。接下來,本文將以“九年級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為主題,以個人教學經(jīng)驗為支點,以近年來其他優(yōu)秀教師的研究成果為支持,對此展開進一步論述,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同仁提供幫助和參考。
【關鍵詞】九年級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策略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語文閱讀課堂當中,很多教師應試教育的思想觀念根深蒂固,更加習慣于使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在這樣的教學和學習環(huán)境下,課堂的氛圍會顯得非常壓抑,不利于學生成績的進一步提升,更難以讓學生真正的喜歡上閱讀,促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學生也會因為這樣的課堂教學氛圍而感到壓力很大,甚至產(chǎn)生厭惡語文閱讀的消極情緒,逐步導致了語文閱讀教學中各種問題的出現(xiàn)。鑒于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打造一個更加靈活的閱讀課堂,以此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九年級閱讀教學現(xiàn)狀研究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已經(jīng)有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嘗試不同的教學手段,以此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但是,也有部分教師在使用不同教學手段的過程中沒有真正的理解教學手段真正的目的,而出現(xiàn)形式化的問題,限制了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向前發(fā)展,同時也導致課堂教學效率較低。比如,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對學生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有部分教師過于依賴互聯(lián)網(wǎng),從網(wǎng)絡中搜索現(xiàn)成的課件、教學資源,沒有整合自身對教學資源的思考,因此出現(xiàn)形式化的問題,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效果不能最大化。
相對于七、八年級的學生而言,九年級的學生需要在這個學年中學習的科目難度最大,壓力更大。這就導致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為學生進行更加細致的講解。但是,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和教學習慣的影響,語文教師對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普遍不足。同時,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課堂教學設計也不夠合理,不能很好的符合學生的思維認知發(fā)展特點,從而起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模式逐步固化,也是影響教學效率進一步提升的問題之一。在課堂上,教師帶領學生完成閱讀訓練時,僅僅將問題的正確答案灌輸給學生,而沒有教會學生從哪些角度去回答對應的問題,導致學生在下次閱讀訓練中遇到相同問題時,依然不知道怎樣去回答。
二、九年級閱讀教學策略探究
1.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
受到課堂時間以及教學內(nèi)容的限制,學生很少能夠有大量的時間在課堂上進行閱讀,而閱讀的學習任務又必須完成。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著手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但是,有些學生對“速度”的概念感知較弱,導致這部分學生的閱讀速度不高。當這部分學生在進行閱讀時,通過觀察,教師能夠發(fā)現(xiàn),他們會在閱讀的過程中浪費大量的時間,導致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往往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計時的方法去開展閱讀速度訓練,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中完成閱讀任務,從而習慣快速而準確的閱讀。另外,教師也要教會學生一些提取有效信息以及處理信息的手段,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精確度。這樣一來,學生的閱讀能力便會獲得顯著的提升。
2.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不論學生在學習哪一種知識或技能的過程中,興趣都是學生最大的動力來源。如果學生擁有非常濃厚的閱讀興趣,便會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己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并且能夠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進而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平時在班級中的表現(xiàn),或通過與學生接觸等方式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從而更有針對性的選擇閱讀文本。
例如,有些學生比較喜歡近年來流行的“漢服”文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便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描述古人著裝的古詩詞、文言文等,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加了解“漢服”的來源,同時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學到相應的知識。通過這種教學手段,教師以學生的興趣作為出發(fā)點,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3.總結閱讀的技巧
閱讀有一定的技巧,但是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味的將過去的經(jīng)驗傳授給學生,沒有帶領學生在經(jīng)驗中總結閱讀的技巧。如果學生能夠掌握閱讀的技巧,其閱讀能力便會進一步提升。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進一步強化學生的閱讀經(jīng)驗,并且同時在閱讀經(jīng)驗中總結相關的技巧,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孔乙己》這篇近代小說時,教師首先組織學生學習課文內(nèi)容,并讓學生簡單的談一談自己對這篇課文的看法。接下來,教師開展閱讀教學活動,加深學生對這篇課文中知識點的理解。在這項任務完成后,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總結閱讀經(jīng)驗。比如,在分析文章滲透的思想時,需要結合作者生平和時代背景;在分析文章表達的情感時,需要結合文章中人物的行為、語言等;在分析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時,需要從文章中使用的修辭手法等方面展開。這樣一來,學生掌握了閱讀技巧,閱讀能力便會進一步提升。
總而言之,九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需要教師付出心血,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丁婷.初中語文閱讀策略知識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6.
[2]劉娟娟.中學語文比較閱讀教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6.
四川省阿壩州茂縣八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