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摘要:目的 研究微生物檢驗質量的影響因素與病原菌耐藥性。方法 選擇本院于2019年01月-2021年01月納入的6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分析微生物檢驗質量影響因素及病原菌耐藥性。結果 臨床中,檢驗法、采集及保存樣本質量及檢驗者自身操作水平都是影響微生物檢驗質量的重要因素;微生物檢驗實際準確率中,尿常規(guī)檢查準確性相對較高,病原菌檢查準確性相對較低。結論 深入分析微生物檢驗質量影響因素,可以及時采取措施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而耐藥性試驗研究的實行能夠為抗生素類藥物的合理選擇提供有力依據。
關鍵詞:微生物檢驗質量;影響因素;病原菌耐藥性
【中圖分類號】R44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9-175-01
病原菌種類繁多,微生物檢驗操作流程具有復雜性,一旦設備操作不當或者是檢驗人員自身操作不當,則很有可能會對檢驗結果產生影響。除此之外,耐藥性試驗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藥物種類的選擇提供有力依據,所以強化微生物質量控制,檢驗過程中盡量對不良因素進行避免,可以提高檢驗質量[1]。本次研究主要針對微生物檢驗質量的影響因素與病原菌耐藥性展開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于2019年01月-2021年01月納入的6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齡范圍20-76歲,年齡均值為(21.44±3.55)歲,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研究。
1.2方法
對檢驗科室工作全程進行記錄,記錄檢驗科室所使用的儀器設備型號及使用時間、檢驗偏差等,同時對檢驗科室中微生物檢驗的影響因素進行調查和記錄。
藥敏試驗操作:操作全程要嚴格落實無菌操作的基本原則,對于已經送入檢驗科室的標本,要對其進行分離并鑒定,以K-B試紙擴散方法展開藥敏試驗。
1.3觀察指標
分析微生物檢驗質量各方面影響因素以及微生物的檢驗實際準確率,并記錄[2]。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資料錄入spss18.0統(tǒng)軟件中處理。
2 ?結果
2.1微生物檢驗質量各方面影響因素
臨床中,檢驗法、采集及保存樣本質量及檢驗者自身操作水平都是影響微生物檢驗質量的重要因素。詳見表1。
2.2分析微生物的檢驗實際準確率
微生物檢驗實際準確率中,尿常規(guī)檢查準確性相對較高,病原菌檢查準確性相對較低。詳見表2。
3 ?討論
病原菌感染疾病會對人類身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最近幾年,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和進步,新型藥物越來越多,傳染性疾病的治療有效率不斷提高,患者死亡率明顯降低[3]。對于感染性疾病,微生物檢驗是對其進行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方式,并和檢驗結果相結合對抗生素類藥物進行合理選擇,可以在有限時間和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對于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檢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導臨床治療,但是事實上,微生物檢驗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進而使檢驗結果產生偏差,影響臨床治療。在采集和保存標本質控層面,高質量樣本是確保微生物檢驗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所在,因此樣本檢驗過程中,要依照相關規(guī)定、標準等展開各項操作。在運輸和保持期間,要依照樣本不同實行針對性處理。培養(yǎng)基以及試劑等實驗材料需要充分符合微生物檢驗操作相關要求和標準,實驗操作前要對培養(yǎng)基、試劑等的過期情況進行充分掌握,確保其處在保質期范圍內,減少對微生物檢驗質量所帶來的影響。在檢驗科醫(yī)務人員自身操作能力層面,通常情況下,微生物檢驗報告準確性對醫(yī)務人員的操作能力有著較高的依賴性,這就需要在上崗之前,檢驗科相關醫(yī)務人員要接受全面系統(tǒng)的崗前培訓和考核,保障其可以對相關操作流程、技巧等進行充分了解和掌握,并對每次試驗數據信息進行詳細記錄,具備較高的分析能力,保證各操作環(huán)節(jié)都可以依照相關規(guī)范、標準進行。在微生物臨床檢驗的過程中,醫(yī)務人員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處理,減少偏差現象產生。在檢驗方法層面,要優(yōu)先選擇國際或者是國家標準,并對各要點進行充分掌握;落實好平行樣,使檢驗結果的可比性得到有效保障。與此同時還可以設定空白對照組,排除由于污染所引發(fā)的不準確情況。當前,由于抗生素濫用現象極為普遍,患者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性越來越高,在對感染性疾病所進行的微生物檢驗中,臨床診斷準確率通常無法達到相應的標準。最近幾年,抗菌藥物專項治理活動的展開,抗菌藥物的管理以及應用效果產生了明顯變化,但是依舊存在一定不足,如臨床醫(yī)師經驗用藥現象明顯,大多數科室病原菌送檢率相對較低,不展開藥敏試驗及病原學檢測、用藥指征掌握不嚴等,并且大腸埃希菌和鮑曼不動桿菌的增加,對醫(yī)院中感染管理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4]。所以強化臨床醫(yī)生的細菌培養(yǎng)送檢意識極為關鍵,并依照藥敏試驗結果對抗菌藥物進行合理應用,將細菌耐藥性降到最低,與此同時,還需要落實好耐藥菌患者的物品、環(huán)境消毒工作。分析研究結果,臨床中,檢驗法、采集及保存樣本質量及檢驗者自身操作水平都是影響微生物檢驗質量的重要因素;微生物檢驗實際準確率中,尿常規(guī)檢查準確性相對較高,病原菌檢查準確性相對較低。說明深入分析微生物檢驗質量影響因素,可以及時采取措施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而耐藥性試驗研究的實行能夠為抗生素類藥物的合理選擇提供有力依據。
綜上所述,對影響微生物檢驗質量的因素進行分析并制定解決方案,可以進一步提高檢驗質量。
參考文獻:
[1]鄧一脈.微生物檢驗質量的影響因素與病原菌耐藥性研究[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9,v.16;No.375(4):159-160.
[2]王義賀.檢驗科微生物檢驗質量的影響因素與病原菌耐藥性研究[J].系統(tǒng)醫(yī)學,2019,4(4):43-45.
[3]陳惠.微生物檢驗質量的影響因素與病原菌耐藥性研究[J].檢驗檢疫學刊,2019,v.29(1):87-88.
[4]郭陶陶,王芳,時志民.檢驗科微生物檢驗質量的影響因素與病原菌耐藥性研究[J].醫(yī)學研究,2019,1(6):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