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小玲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是最讓教師頭疼的內(nèi)容,也是最重要的內(nèi)容。為了提高作文教學效率,教師應努力探索,尋找最合適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更好地開展小學作文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注意的問題
小學作文有很多種體裁,如記敘文、說明文、說理文等。很多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會遇到學生學習態(tài)度消極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積極改變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拓展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寫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斷進行寫作訓練,在反復練習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感悟能力、理解能力會慢慢提升,最終實現(xiàn)寫作能力的提升,達到寫作教學的目標。而且,在開展寫作訓練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指導,了解學生寫作方面存在的問題,給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意見。另一方面,教師還應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況,對于那些寫作積極性不高的學生,要與之單獨溝通,幫助他們解決寫作方面的困難。例如,在組織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前,教師可先講解課本上的寫作實例,告訴學生應該怎么寫,怎么思考,怎么寫明白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理清寫作思路,提高寫作效率。為了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在指導寫作時,教師可先帶領學生分析范文,分析作者是怎樣把事情寫清楚的,了解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然后教給學生一些寫作技巧和方法,從而使學生擺脫不知道從何處下筆的寫作困境。
二、小學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
當前,一些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寫作教學中,單純講解知識點,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nèi)容枯燥,不開展教學活動,也不變換教學形式,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調(diào)查顯示,大部分小學生覺得寫作課枯燥無聊,并且有些知識點難以理解,教師講解的知識過于抽象。這導致大多數(shù)學生聽課不認真,從而錯過了應該掌握的重要知識點。出現(xiàn)問題不能完全怪學生,教師也應該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過于陳舊。因為老舊的教學理念會消磨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單一的講解只會使課堂氣氛沉悶,讓學生成為“考試機器”,對于提高課堂效率,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毫無益處。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教師應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多媒體的視聽功能,通過播放圖片、視頻、音頻等方式,讓學生更直觀地學習寫作技巧,了解寫作主題,積累寫作素材,從而提高作文水平。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運用新的教學模式,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還可以讓學生運用信息技術開展寫作練習,搜集范文,學習其中的寫作技巧,慢慢培養(yǎng)感悟能力、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在越來越多的寫作練習中,學生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寫作風格,實現(xiàn)寫作能力的提升。
三、提高小學作文教學效率的策略
1.教師應改變教學方法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綜合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形式和內(nèi)容;還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和教學水平。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適合不同階段學生的表達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表達自己的見解和觀點。要讓學生學會全面、深入地思考問題,并能分析和找到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并想出解決辦法。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后,教師可以跟學生一起討論,找出問題的答案,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2.選擇合適的作文案例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選擇合適的寫作案例,還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從而保證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認真學習范文,汲取經(jīng)驗,掌握教學重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另外,對作文案例的分析要有針對性,要選擇適合學生的作文案例,如此學生才能更好地完成寫作任務。
3.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
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一些教師想創(chuàng)設情境,以激活學生的情感和體驗,讓學生的寫作更順暢。但他們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學生的性格、學習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差異。其實,教師應該多跟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狀況,知道他們的喜好、優(yōu)點、缺點等,這樣無論是在選擇教學內(nèi)容還是創(chuàng)設情境時都能有依據(jù),不再無的放矢。切記,教師不能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去揣測學生,畢竟成人跟孩子對社會和現(xiàn)實的見解還是有很大差別的,無論做什么,都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從他們的心理出發(fā),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4.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積累詞匯、學習語法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內(nèi)容,因為學生只有掌握這些基礎知識,才能為以后的寫作打好基礎。但一些教師忽視這方面的教學,導致學生的詞匯積累不足,語言蒼白,寫作時無話可說。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大多數(shù)學校用上了多媒體,多媒體的使用豐富了教學形式。教師在教學詞匯、語法等基礎內(nèi)容時不妨運用多媒體,以圖片、視頻等形式給學生展示知識點,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此,教師講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可謂一舉兩得。
5.教給學生表達情感的方式
小學階段,主要學的是記敘文,因此教師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寫記敘文的能力。寫記敘文,離不開表達情感,而學生的性格、年齡、以及心智與感情的表達密切相關,因此,教師要給予科學合理的引導,教會學生在記敘文中表達情感。例如,寫記事類作文,教師可以舉辦故事大賽,讓學生與同學分享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或者讀到、聽到的故事,并在講述過程中,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和情感,看看誰能將故事講得生動、感人。然后讓學生回憶比賽過程,寫一個故事。這樣,能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加深他們的感受,讓他們在寫作時能更好地表達情感。
總之,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讓他們學會表達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積累寫作素材,學習寫作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和作文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