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伊始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學校的教學策略,線上教學活動開始發(fā)揮作用。而其中以慕課為代表的線上教育,受到了師生的一致好評。本文即以慕課的線上線下教學結合為研究對象,研究如何多元化教學,如何構建混合式的教學模式,討論教學改革的方向。
【關鍵詞】慕課;線上教學;教學質量
【作者簡介】孔王芳(1981.05-),女,山西人,南京工程高等職業(yè)學校,本科,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育。
2020年2月5日,教育部印發(fā)了《關于疫情期間做好普通高校在線教學的指導意見》,其中指出高校應當充分利用慕課等教學資源,依托原有的網絡教學平臺,積極開展在線教學活動,保證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兑庖姟吠瑫r指出,高校應當積極開展線下線上課堂的結合,探索今后課堂質量提高的方法。
某高校積極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開展了線上課程的籌劃。一方面開拓市場,引進慕課、學習通等優(yōu)質的網絡資源,一方面鼓勵、組織教師自行錄制在線課程,完成對學生的細節(jié)指導。但是如何在線上構建起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達到線下教學的學習效果,仍然是一個值得投入精力的全新話題。事實上,即使沒有新冠肺炎疫情,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也越來越成為當前高等教育的熱點。在于清杰教授的《論文和教學6大關系》中,他提出了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所存在的6對矛盾和6種關系。更有專家直言,直播還是不直播,這是一個好問題。時下在線教學已然成為教育界的熱點,本文就以慕課平臺作為研究對象,以高職英語這門課程作為例子,討論如何完善多元化教學的評價機制,如何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等問題,討論實質性的教學改革方案。
一、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和傳統(tǒng)的線下教學相比,在線教學中老師和學生之間是相互分離的,這種分離以班級為主要組織形式,為線下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擾,教師對于學生的吸引力下降。而由于網絡的多樣性,學生的學習行為很難得到有效的監(jiān)管,如果老師固守傳統(tǒng),只被動地享受知識,那么學生也很有可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學完就什么也不記得了。線上教學時,教師必須將過去那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習理念,轉變成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理念,強調教學的結果,而不是教學的形式。以目前的直播教學來說,教師只有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所在,站在他們的視角上去思考問題,才能夠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啟發(fā)學生思考能力,促進學生之間和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減少由于網絡環(huán)境設置所帶來的教學困擾。
二、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一方面應當梳理出教學的內容,使之新奇有趣,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另外一方面又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課外學習資源,使他們能夠拓寬視野,真正獲得學習的能力。教師還可以將學習評估納入整個考核當中,對學生在課堂內外進行有效的管理。這樣一來,在線教學才能取得其學習成果。比如在直播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話筒交給那些在學習中有感觸的同學,讓他們來進行分享;把PPT等資源及時分享給學生,讓他們可以提前復習、預習;通過網絡平臺,讓學生對于學習效果進行評價。
三、慕課教學資源與教師指導相結合
在網絡時代之下,學生有了更多的學習方式,可以通過網絡,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拓展知識面。而慕課資源是中國較為優(yōu)質的線上教學資源,但是內容紛繁復雜,如何對其甄選考驗了任課教師的甄別能力。教師應當充分熟悉學生們的實際情況以及慕課上資源的對應特點,從中優(yōu)中選優(yōu)。首先需花費時間自行學習,然后還需對學生的基礎進行一個調查。就拿高職英語這門課來說,慕課上的課程有20門以上,其中國家級的精品課程也有4門,這4門精品課程難度都較大,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學生,資源豐富的同時也增加了選擇的難路。筆者對比了課本的教學大綱以及各個章節(jié)的簡介,最終選擇陳后金教授主講的高職英語這門課,該課程屬于國家精品課程,由國內頂尖的英語教學團隊傾力打造,講述了世界各國的歷史文化、地理氣候以及語法詞匯等專題。內容包括了90余個視頻,長度總計約20小時,每個視頻大約20分鐘。由于這些視頻的順序與課本的教學順序有所差異,還需合理安排播放順序,并在其中進行一些講解。完全依賴網絡資源,無異于是一種懶政的現(xiàn)象。功底好的學生可以自行理解,而功底差的學生則無法跟上,漸漸地就會對該門課程失去興趣,因此教師在播放該視頻的過程中,還需要隨時去掌握學生動態(tài)。在這門課程的講解中,可以采用的錄播、直播以及平臺互動的方式,全方位地跟進學生學習狀態(tài)。
四、優(yōu)化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需要突出學科特點,保證教學的完整性,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意見,發(fā)揮課堂和在線教學各自的優(yōu)點。2020年3月份開始進行網絡授課時,錄課等學習網站訪問量劇增,容易出現(xiàn)卡頓的現(xiàn)象,因此進行提前錄課,將一周的學習內容制成視頻,放到慕課的學習網站上,學生可以隨時用手機或者電腦來進行查看,自行安排時間學習,這樣可以有效地避開網絡遲鈍的現(xiàn)象,正常開展教學。線上教學的優(yōu)勢之一就是靈活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各類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興趣。而各類的網絡資源,引經據典,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因此,可以將高職英語這門課程的設置修改成15分鐘課前引導,加上30分鐘的課堂視頻內容,最后留15分鐘答疑和各種課堂測驗。這樣一來,老師和學生都有參與感,可以保證師生間的正?;?。在課外,學生也可以隨時根據課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來對老師進行詢問,對于沒有掌握的內容也可以選擇慕課上的其他資源加以鞏固拓展。學生之間也有專門的討論群,便于他們相互交流,共同成長。
五、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傳統(tǒng)教學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比較單一,往往是采用期末考試為主、平時考勤作業(yè)為輔的評價方式,這種評價無法體現(xiàn)出學生所有的課堂表現(xiàn)。而在運用慕課線上教學活動時,可以完整地記錄學生整個學習的過程,比如在這次的信息與系統(tǒng)學習中,安排每個班級5至6人成為一個小組,推選出小組長,然后進行討論。在課堂中也會布置一定的習題,讓學生在下次上課前解答出來。課堂也會有一些小任務,每個學習小組的任務不同,先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在線討論,然后讓小組長給大家來進行講解,可以制作成PPT的形式,這種學習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為有廣泛的參與性,所以學生也不會在課堂中走神。每節(jié)課課后將評分的權利交給小組長,小組長可以視他們的表現(xiàn)情況給他們分別打分,并計入總成績當中,這也是對現(xiàn)行的成績評價體系的一種改革。高職英語這門課并不是要求學生掌握多少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讓他們透過這些知識,掌握問題的本質。
除了這種實時互動布置課堂小任務之外,還可以根據課程的進程,在學生觀看視頻的同時予以適當提問,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比如第一次課講到英國人喜歡的食物時,可以出一個有關食物的判斷題,學生完成這道題目之后才可以看下一步的視頻,這樣一來,有助于學生知識的鞏固與提高。比如上到定語從句這一章節(jié)時,在講完that和What之間的區(qū)別之后可以設置一個選擇題,讓學生進行判斷,判斷正確可以繼續(xù)觀看視頻,判斷錯誤則會重復剛才講的知識點,然后繼續(xù)出現(xiàn)一道簡單的選擇題,學生做對之后方可繼續(xù)。這種慕課的設置可以讓老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且可以杜絕學生掛視頻刷課的現(xiàn)象,可謂一舉多得。
六、良好的溝通機制
在先前我們所做的調查問卷當中,有不少的同學反映線上的課程給了他們很多知識選擇的余地,時間也更加靈活,但是線上隔著屏幕交流總覺得不夠順暢,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偏少,這一點也是線上教學無法避免的。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線上教學老師無法及時地掌握所有學生的聽課情況,學生自行觀看視頻也很可能出現(xiàn)疲勞和開小差的情況。有些學生也反映說,往往一節(jié)20分鐘、30分鐘的課程,需要聽好幾遍才能聽懂,究其原因還是獨自上課時沒有人監(jiān)督,所以可能不自覺地會有開小差的情況,所以沒有辦法將時間完全利用,多次的觀看反而浪費了時間。針對這些問題,老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解決:1. 老師利用彈幕功能隨時進入學生觀看的房間,并且在視頻中設置一些可討論的話題,比如讓同學們用英語來描述一下自己最喜歡的課程,學生們可以匿名也可以實名,回答的問題可以用語音的形式也可以寫簡單的幾個句子。除了這樣一些問題,也可以是針對身邊有趣事件的討論,可以嚴肅認真也可以比較搞笑。這樣一來大家心情愉悅了,更容易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學習中?,F(xiàn)如今,00后的中小學生往往更能夠接受這種看似混亂的課堂,當然這樣的教學設置對于教師的把控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需要熟知學習心理學,知道在什么環(huán)節(jié)設置什么樣的討論,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又如何拋磚引玉引發(fā)學生深度的思考。2.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疑難問題無法得到及時的解答,從而導致問題越積越多,學習效率下降,針對此問題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持續(xù)強化學生的學習意愿。在上課之后,老師可以留下專門的郵箱或者評論區(qū),及時地回答學生問題,也可以建立一個互動的社群,讓學生自由地在其中發(fā)問也可以讓成績好的學生予以解答,這樣一來可以促進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還可以鼓勵學生上傳自己的學習心得,打造一個良好的溝通氛圍。
七、結語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教育工作者帶來了很大的麻煩,而在這期間的教學工作不僅需要像往常一樣細心認真,還需要同時給予他們一定的心理疏導。在教學改革中,應當以疫情所帶來的線上教學興起為契機,努力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增強他們的主動性和對于英語學習課程的興趣?;谀秸n的線上教學,改變了過去那種老師只負責講授知識,學生自行課后消化吸收的現(xiàn)象。現(xiàn)在學生需主動在網上去打開新知識的門戶,課堂上老師只是引路人和疑難問題的解答人,學生主動完成學習任務,理解吸收課堂的精髓,課程教學也由老師一人主講變成大家的互動。其實所有這一切目的都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潛能,利用科技手段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于歆杰.論混合式教學的六大關系[J].中國大學教學,2019(5):14-18,28.
[2]吳莉莉,滕紅麗,那玉清,等.慕課背景下電子信息類專業(yè)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研究[J].大學教育,2020(3):83-85.
[3]劉彩燕,黃丹妮,胡曉月,趙香某蕾.基于深度訪談的大學生慕課學習現(xiàn)狀調查[J].大學教育,2020(3):36-38.
[4]李艷麗,楊倩倩.物聯(lián)網專業(yè)畢業(yè)設計培養(yǎng)過程的優(yōu)化[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20(4):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