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榮
摘? 要:目的? 探討牙周綜合護理對慢性牙周炎患者滿意度的影響以及護理質量觀察。方法? 選取濟南市口腔醫(yī)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7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根據奇數偶數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牙周綜合護理。對比在不同護理干預措施下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菌斑指數(PI)、齦溝出血指數(SPI)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的護理質量明顯較高,PI、SPI指數得到顯著改善,護理滿意度更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療期間選取牙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可使臨床護理質量得到更為全面的提升,使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更好的改善,在提升治療效果的同時使患者獲得更好的預后,臨床應用價值顯著,值得借鑒。
關鍵詞:牙周綜合護理;慢性牙周炎;護理質量;PI指數;SPI指數;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1-0141-03
慢性牙周炎是臨床當中常見的疾病,該疾病的發(fā)病率較高。慢性牙周炎給患者帶來一定疼痛的同時,還會對其日常生活質量以及正常工作產生不利的影響。該疾病主要是由微生物引起,繼而牙周組織出現(xiàn)持續(xù)性感染,在大量細菌的滋生下,會產生酸臭異味,而且隨著患者口腔敏感度的上升,炎癥也會逐漸加劇,逐漸擴散至牙周組織,引起牙齒松動和牙周袋的現(xiàn)象[1]。在臨床治療當中,通常采取牙周系統(tǒng)治療方案,主要通過消除致病細菌,改善炎癥,加強菌斑控制。常見的治療方式為齦上潔治術以及齦下刮治術,但為進一步保障臨床治療效果,無論采取哪種治療方式,都要注重后期實施的護理干預措施。本文為探究牙周綜合護理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當中發(fā)揮的臨床效用而展開對比分析,具體的研究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濟南市口腔醫(yī)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7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根據奇數偶數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5例。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齡25~67歲,平均年齡(42.56±5.36)歲;病程0.28~5.24個月,平均病程(3.56±0.26)個月。研究組男性17例,女性18例;年齡25~65歲,平均年齡(42.34±5.38)歲;病程0.33~5.41個月,平均病程(3.17±0.44)個月。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颊吒黜椗R床資料均符合本試驗標準。此次試驗已經取得濟南市口腔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2]。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各項臨床資料完善;②依從性高;③知情并同意。
排除標準:①患者依從性差;②患有傳染性血液疾病、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③認知功能差、存有精神疾病的患者;④心功能缺損的患者[3]。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落實相關注意事項,遵照醫(yī)囑定期進行復查等內容。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牙周綜合護理,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內容。①在護理工作開展期間,向患者以及家屬介紹治療方案,讓患者有一定的心理準備。評估患者實施治療前期可能產生的一些負面心理,然后與其積極展開溝通交流,分析其產生負面情緒的主要原因,進而予以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計劃,穩(wěn)定其治療心態(tài)的同時提升臨床依從性。②在手術治療期間,作為護理人員要借助肢體語言來加強對患者的引導,緩解患者出現(xiàn)的緊張、焦慮情緒。加大對患者的鼓勵和支持,使其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手術治療過程當中。在治療期間適當的借助一些輕音樂來分散患者注意力,緩解其產生的疼痛。③治療期間要保證口腔視野的清晰,及時清理患者口腔當中的血液以及唾液,預防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xiàn)誤吸情況,規(guī)避后期出現(xiàn)的感染。加強對患者引導,使患者正確表示出自己的不適之處。在患者實施治療后,要叮囑患者在30 min內切勿進食和漱口,以此保證整體的治療效果。④在相應治療措施實施后要告知患者后期定期觀察口水情況,如果有少量的血液,為正?,F(xiàn)象,不宜過于緊張,但如果出血量較大,應當及時就診。在此期間,對于牙齒敏感度較強的患者,在后期不可食用過熱、過燙的食物,食物盡量以流食為主,保證清淡健康。⑤加強牙齒自我護理方法,定期地進行刷牙。落實后期的復診工作,定期入院做好相關復診。此外,患者還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下,掌握正確的牙齒清洗方法,保證口腔清潔,預防感染的同時提升整體的治療效果。
1.4? 觀察指標
對比在不同護理干預措施下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菌斑指數(PI)、齦溝出血指數(SPI)以及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從護理工作開展期間臨床醫(yī)護人員的??萍寄?、護理安全、理論知識、溝通技巧方面來進行比較。每一項的分值均為100分,分數越高表明護理質量越好[4]。PI、SPI指數:在檢查期間,借助視診結合探針的方法檢查患者菌斑、齦溝出血情況,對所得的數據定期記錄[5]。護理滿意度:總分為100分,滿意、較滿意和不滿意的評分區(qū)間依次為80~100分、60~79分和60分以下,總滿意度(%)=(滿意+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 2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對比
對比對照組和研究組的護理質量,研究組的護理質量提升幅度更加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PI、SPI指數對比
研究數據顯示,在牙周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下,研究組患者的PI、SPI指數相比于對照組顯著升高(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94.29%)明顯高于對照組(71.43%),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牙周綜合護理是近年來臨床護理工作開展期間將預見性護理干預、風險管控以及人性化護理等措施融為一體的一種護理模式,該方法的應用能夠綜合臨床患者之間的差異,來為其制訂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在滿足患者臨床護理需求的同時,調整其治療心態(tài),進而為臨床治療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保障[6]。
慢性牙周炎為臨床常見疾病,在該疾病發(fā)展期間,如果采取的治療措施不及時,將會嚴重危及牙齒健康,導致后期出現(xiàn)牙裂缺損的后果。為此,落實患者的治療十分重要。相關調查顯示,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治療期間,牙周綜合護理的實施可進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強化患者的治療心態(tài),通過結合患者具體情況來為其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進而取得更好的預后。牙周綜合護理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當中的應用是從患者的角度出發(fā),在護理工作開展期間加強了患者風險因素的管控,調整了患者的治療心態(tài),進而提升了患者的依從性與配合度,協(xié)助臨床治療工作能夠穩(wěn)定有序地開展,降低后期出現(xiàn)感染的概率,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7]。此外,在護理工作開展期間,作為醫(yī)護人員還需不斷總結臨床經驗,對護理期間存在的不足及時進行改進和調整,以此來為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8]。
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患者采取不同的護理干預措施發(fā)現(xiàn),研究組的護理質量與對照組比較明顯較高;患者的PI、SPI指數得到明顯的改善;同時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慢性牙周炎患者實行的牙周綜合護理可根據采取治療方式的不同予以患者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進而有效規(guī)避常規(guī)護理工作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一些不良事件,加強風險因素的管控,進而提升臨床治療效果,使患者獲得更好的預后。
參考文獻
[1]李力,張詩涵.牙周綜合護理對慢性牙周炎患者病情變化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8,5(31):111-112.
[2]劉燕.牙周綜合護理對慢性牙周炎患者病情變化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9,6(33):127,132.
[3]蘭燕,銀梅.牙周綜合護理對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干預作用分析[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8,5(19):123,126.
[4]錢麗蓮,官鳳云,王瑋,等.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牙周炎臨床療效的影響觀察[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9,6(1):115,117.
[5]韓淑芬,徐瑩,張士博,等.系統(tǒng)化口腔護理在慢性牙周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護患關系改善觀察[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9,6(1):107-108.
[6]陸春霖,彭懷芝,楊慧霞.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牙周炎臨床療效的影響[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8,5(15):50,52.
[7]姚瑤,關為群.綜合護理對牙周炎患者的干預效果及對患者牙周相關指標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1):149-151.
[8]張晗.綜合護理對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療效果及口腔保健行為的影響[J].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2019,16(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