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摘要】目的:探討小切口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0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分為兩組,每組各200例。觀察組采用小切口闌尾切除術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闌尾切除術治療,比較兩組臨床指標、滿意度及并發(fā)癥。結果:觀察組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切口長度、住院時間及手術時間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滿意度(96.50 %)比對照組(85.50 %)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8.00%(16/200)相比,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00 %(6/200)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性闌尾炎患者采用小切口闌尾切除術的創(chuàng)傷較小,可有效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利于患者術后恢復,提升患者治療滿意度。
【關鍵詞】急性闌尾炎;闌尾切除術;小切口;并發(fā)癥;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65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07-0235-02
急性闌尾炎是臨床常見的急腹癥,發(fā)病率較高,闌尾腔阻塞、胃腸道疾病及細菌入侵是該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在入院后多表現為急腹痛[1]。臨床對于該病的治療方式有手術及保守治療,其中手術較為常用[2]。常規(guī)闌尾炎切除術可將病變闌尾切除,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該術式切口較大,造成的損傷較大,術后恢復較慢,難以滿足患者的需求[3]。隨著醫(yī)療水平的發(fā)展,小切口闌尾切除術在臨床逐漸應用,其具有切口較小、手術創(chuàng)傷少等特點,但關于其效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4]。鑒于此,本案研究旨在探討急性闌尾炎患者采用小切口闌尾切除術治療的效果?,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就診的急性闌尾炎患者400例,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200例)與對照組(200例)。對照組男123例、女77例;年齡21~68歲,平均年齡(45.33±4.54)歲;發(fā)病到就診時間2.5~32 h,平均實踐(16.52±4.25)h。觀察組男120例、女80例;年齡22~71歲,平均年齡(46.03±5.71)歲;發(fā)病到就診時間2~31 h,平均實踐(16.63±4.28)h。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可對比。
1.2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確診[5];②發(fā)病時間在3 d內;③臨床伴有腹痛、嘔吐、厭食等癥狀;④知情同意書由患者、家屬自愿簽署;⑤具有手術指征。
排除標準:①嚴重血液系統(tǒng)疾?。虎诟文I功能不全;③嚴重精神疾病;④妊娠期哺乳期婦女;⑤難以耐受麻醉;⑤伴有全身感染性疾病。
1.3方法 觀察組采用小切口闌尾切除術:取仰臥位,硬膜外麻醉,常規(guī)消毒、鋪巾,作2 cm左右縱行小切口在麥氏點壓痛最明顯處,依次切開皮膚、皮下組織,直至腹外斜肌筋膜,鈍性分離腹內斜肌及腹橫肌,將腹膜切開,采用拉鉤牽開腹膜并外翻固定,如有膿液、滲液,應先采用無菌敷料沾盡,沿結腸尋找闌尾,切除病變闌尾,將闌尾殘端消毒并包埋于盲腸內;如闌尾不易尋找,可逆行進行闌尾切除術,清理腹腔,縫合腹膜,采用0.9%氯化鈉注射液及甲硝唑沖洗,對切口縫合。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闌尾切除術:硬膜外麻醉后取仰臥位,對手術區(qū)域進行消毒、鋪巾,手術切開痛點位置,皮膚、皮下組織依次切開,直至腹膜外斜肌筋膜,并對腹內斜肌、腹橫肌進行鈍性分離,將腹膜切開,直視下辨認盲腸及升結腸,切開腹膜,如在直視下視野不佳,采用0.9 %氯化鈉注射液紗墊將小腸隔開,尋找到闌尾后,對其根部進行結扎,對闌尾根部與盲腸進行荷包縫合,并距闌尾根部0.5 cm處,切除闌尾,取出標本,對闌尾殘端進行消毒,并于盲腸內包埋,采用0號腸線對腹膜及切口進行縫合。術后兩組患者均進行抗感染治療,并對創(chuàng)口的干燥、清潔予以保持,定時更換敷料。
1.4評價指標 ①比較兩組臨床指標,包括排氣時間、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切口長度及手術時間;②比較兩組患者對手術治療的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滿意度量表,其Cronbachsα系數為0.86,重測效度為0.88,總分100分,其中評分≥95分為非常滿意,80~94分為滿意,<80分視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③比較兩組并發(fā)癥(尿路感染、腸粘連、切口感染、腸梗阻)發(fā)生情況。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以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c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 觀察組切口長度、排氣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及手術時間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非常滿意161例,滿意32例,不滿意7例,總滿意度96.50 %(193/200),對照組非常滿130意例,滿意41例,不滿意29例,總滿意度85.50 %(171/200);觀察組治療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c2=14.774,P=0.000)。
2.3 并發(fā)癥 觀察組術后出現切口感染3例、腸梗阻1例、尿路感染2例、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3.00 %(6/200),對照組術后出現腸粘連5例、尿路感染3例、腸梗阻3例、切口感染5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8.00 %(16/200);與對照組8.00 %(16/200)相比,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00 %(6/200)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c2=4.810,P=0.028)。
3 討論
急性闌尾炎在臨床較為常見,多由闌尾管腔阻塞,使闌尾腔內的壓力升高,進而出現血運障礙,且進展較為迅速,常導致闌尾組織的充血及水腫[6]。近年來,人們受飲食習慣、闌尾梗阻及感染等因素影響,急性闌尾炎的發(fā)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降低生活質量[7]。同時該病進展較快,如不能及時處理易造成闌尾穿孔,增加治療難度。手術是臨床治療急性闌尾炎的首選方式,其中常規(guī)闌尾切除術、小切口闌尾切除術在臨床較為常用,但具體哪一種效果更為有效仍存在爭議[8-9]。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切口長度、住院時間及手術時間均比對照組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對照組低,且治療滿意度比對照組高,表明小切口闌尾切除術對急性闌尾炎患者創(chuàng)傷較小,對患者術后恢復有利,可有效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患者的治療滿意度較高。常規(guī)闌尾切除術是臨床以往治療該病常采用的術式,其操作較為簡單,術中切口較大,一般為5~7 cm,且手術視野較為清晰,可有效的切除病變闌尾,并將闌尾殘端在盲腸內包埋,避免憩室、肉芽形成,取得一定的臨床效果[10]。但常規(guī)闌尾切除術的切口較大,進而對軟組織的損傷較大,延長手術時間,增加術中出血量,易導致切口感染的發(fā)生風險升高,對患者的術后恢復不利,且易遺留疤痕,降低患者的治療滿意度[11]。而小切口闌尾切除術是一種微創(chuàng)術式,其切口較小,多采用的2.0 mm的麥氏斜切口,并使用闌尾鉗對患者的闌尾進行操作,可有效將切口的牽拉反應減少,使切口周圍皮膚及組織對腹腔內臟器所產生的刺激降低;同時該術式中通過小切口可有效減少對患者肌層組織造成的機械性損傷,對患者的腹腔臟器損傷較小,術后疼痛較輕,有助于患者術后恢復,且還可降低術后感染的發(fā)生風險,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進而縮短住院時間[12]。此外,小切口闌尾切除術切口小,采用可吸收縫合線進行內縫合,在術后一般不會遺留較大瘢痕,對患者的外觀不會造成較大影響,滿足患者的美觀需求,且無需拆線,避免拆線造成的疼痛,利于患者術后恢復,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療滿意度。但鑒于本研究入選病例數較少,隨訪時間短,故后期應增加入選病例數,延長隨訪時間,進一步分析小切口闌尾切除術對急性闌尾炎患者的遠期效果。
綜上所述,小切口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患者創(chuàng)傷較小,可促進患者術后恢復,且并發(fā)癥較少,患者治療滿意度較高,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夏國志, 關家輝, 劉星, 等. 經臍單孔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復雜性闌尾炎的療效比較[J]. 安徽醫(yī)學, 2017, 38(9): 1200-1202.
[2] 劉海龍, 曾和平, 林謀斌, 等. 單孔與傳統(tǒng)三孔法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成人急性闌尾炎的隨機對照研究[J]. 腹腔鏡外科雜志, 2017, 22(7): 536-540.
[3] 劉歡歡, 田雨, 吳碩東, 等. 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應用價值及經驗總結[J].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18, 25(11): 1372-1374.
[4] 杜嘉原, 汪富濤.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臨床療效及術后并發(fā)癥研究[J]. 陜西醫(yī)學雜志, 2019, 48(2): 45-48, 73.
[5] 陳孝平, 汪建乎. 外科學[M]. 8版.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3: 385-390.
[6] 馮健, 崔乃強. 老年急性闌尾炎患者單孔腹腔鏡和腹腔鏡與開腹闌尾切除術的對比研究[J]. 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 2019, 38(11): 1266-1269.
[7] 祝孟川, 曾永娟, 劉登瑞, 等. 闌尾切除術與抗生素比較治療急性單純性闌尾炎療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 2017, 17(2): 188-194.
[8] 徐曉青, 楊廣承, 王玉紅, 等. 單孔、傳統(tǒng)腹腔鏡與常規(guī)開放闌尾切除手術治療小兒闌尾炎的效果比較[J]. 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 2017, 32(12): 1412.
[9] 李校君, 柴嘉穗. 抗生素對比闌尾切除術對急性單純性闌尾炎療效影響的薈萃分析[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8, 18(1): 18-21.
[10] 樊強, 施丹麗, 王守練, 等.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穿孔性闌尾炎的臨床療效分析及經驗體會[J].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19, 26(4): 480-483.
[11] 韓潞, 劉兵, 譚衛(wèi)林. 不同方式切除術治療急性穿孔性闌尾炎的療效及視覺模擬評分比較[J]. 山西醫(yī)藥雜志, 2018, 47(21): 2589-2591.
[12] 孫博. 小切口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9, 19(10): 1656-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