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燚
摘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指出:學生要通過聽、說、讀、看、寫等活動來發(fā)展英語語言技能。然而受課堂模式和教學任務的影響,不少教師習慣偏重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看”技能,往往忽視對學生“寫”的技能的培養(yǎng)。寫作不僅是思想表達、信息輸出的重要能力,更是學生思維能力的體現。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要素,如何在寫作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能力、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高中英語教師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诖?,以下對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路徑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學生思維品質;路徑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9-206
引言
思維品質的重要性和價值已得到廣泛認可,同時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現思維品質培養(yǎng)引起了熱烈討論。近幾年來,基于思維品質培養(yǎng)進行高中英語閱讀課、寫作課等各類課型的教學設計與理論構想的相關文獻數量不斷攀升。通過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探索期間的理論和實踐進展的梳理,不難發(fā)現當前與英語課堂思維品質培養(yǎng)有關的研究呈現出以下三個傾向:重講授輕學生學習、重教學輕過程評價和重思辨輕實證。
一、設置合理問題環(huán)節(jié),促使學生深入思考
現行的高中英語教材內容繁多、涉及范圍廣泛,話題較為新穎,貼近實際生活,符合高中生的心理與生理發(fā)展特點,可以引發(fā)其思想共鳴,而且擺脫純粹的語言知識學習,著重突出對他們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與訓練。高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積極整合教材資源,精心設置合理的問題環(huán)節(jié),問題盡量突出開放性,誘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與好奇心理,使其多角度、多層次地深入思考,深度解析文本,從而深刻理解語篇含義與主題。諸如,“Sports Stars”主要介紹體育明星,是學生較為感興趣的話題,教師教學時先在多媒體課件中展示了一組體育明星的圖片,如姚明、林丹、張怡寧、喬丹、羅納爾多、貝克漢姆等,詢問““Do you like doing sports?What kind of sports do you like to do?Who is your favourite sports star?”讓學生結合個人真實情況回答,一邊觀看圖片、一邊談論各自喜歡的體育明星,為下一步閱讀烘托氣氛。接著,教師展示了一組有關威廉姆斯姐妹的生活、比賽圖片,搭配簡單的文字簡介,要求學生快速閱讀課文,設置問題What kind of background are they from?In 1991,what did the sisters and family do?Which of the following express is true? Which of the two Tennis Open Game did the sisters win? How do the sisters get on at home?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進一步熟悉課文,訓練閱讀速度與技巧,并討論“做體育明星有什么好處和缺點”的話題,活化他們的思維。
二、引導學生提問,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問題是推動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助力。問題的設計不只是為了讓學生簡單地判斷對錯和查找信息,教師要提出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分析、創(chuàng)造和評判,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目的。1.寫前問有些學生看到作文題目或寫作材料后會馬上著手寫,此時學生的思維還處于淺層次。教師應根據話題、題材、寫作目的等提問學生,促進學生深入思考。2.寫中問針對部分學生詞匯、句式使用方面的不足,教師可以就寫作技巧、語言表達等展開提問,讓學生展開小組討論,交流和分享寫作觀點。3.寫后問作文批改多采用教師審閱后發(fā)現錯誤并加以指正的模式,這樣學生難以接觸多種表達方式。其實,教師不要一味糾結于學生的每一個錯誤,而要營造敢于表達自我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覺得犯錯也沒關系,學會主動交流彼此的習作,大膽提出同伴作文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自我反思。這樣,學生的分析、評判和賞析能力可以得到提高,批判性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也可以得到發(fā)展。
三、聽音辨義融合聽寫,強化學生思維品質培養(yǎng)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必須要貫穿于整個課堂的教學中。英語詞匯作為英語教學的基礎和關鍵,也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關鍵途徑。在傳統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模式下,學生基本上都是通過教師所傳遞的語音信息,對詞匯的讀音、以及詞匯含義之間的聯系進行構建,進而對英語詞匯進行準確的理解。基于這一現狀,高中英語教師在借助英語詞匯強化學生思維品質培養(yǎng)的過程中,就可以將聽音辨義融合聽寫這兩種途徑有機結合到一起,引導學生在聽音辨義、聽寫的過程中,將兩者有機融合到一起,使得學生在聽到詞匯的語音之后,將其含義推測出來,并將單詞拼寫出來。如此一來,使得學生對英語詞匯、英語詞義之間的聯系進行準確的掌握,同時也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強了學生的語音意識。而這種語音意識恰恰代表了學生對語言和語音結構、準確辨別語義的能力進行體現,深刻反映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四、推斷
推斷是根據事實或前提進行推理、判斷事實的因果關系的心智活動。教材中,我們讀到的語篇都是作者經過深思熟慮,想好如何表達自己之后展現給我們的成品,是作者思維的結果。我們想要明白作者的真正意圖和真實情感,需要“倒回去”思考作者為什么要這么寫。這個思維過程就是推斷。
結束語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內容、思維和語言的有機整合是思維型閱讀課的重要元素。教師應該明確思維品質培養(yǎng)目標,以主題為引領、以語篇為依托、以文本分析為抓手,設計指向思維品質提升的教學活動。教師應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思維導圖、問題鏈等方法引導學生分析文本信息、挖掘文本內涵,進而解決實際問題。這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深刻性和創(chuàng)造性,最終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馬成龍.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J].讀寫算,2021(04):81-82.
[2]游麗平.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必要性及策略[J].知識窗(教師版),2020(09):24.
[3]盧曉艷.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有效策略[J].英語教師,2020,20(18):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