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針對從“收拾玩具”來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以及方法提出了簡單的參考,使對孩子的教育更能跟隨時代的腳步,不斷探索經(jīng)驗,提高教育水平。
關鍵詞:培養(yǎng);收拾玩具;自我管理
一、“收拾玩具”小事并不小。
別小瞧小小的收拾玩具活動,它可是孩子自我管理意識的重要開端呢。整理玩具其實是非常有意義的自我管理的表現(xiàn)。
那么,自我管理從哪里來?寶寶收拾玩具這件小事,就是很好的啟蒙,因為在收拾的過程中,寶寶學會了物品的分門別類、學會了有序的美,因為孩子在擺放玩具的過程中,學會思考怎樣把玩具擺得更好看。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捕捉孩子的敏感期》曾經(jīng)說過,歸位意識是一種對人生發(fā)展最為有利的觀念,是兒童秩序感的外在表現(xiàn)。孩子一般在3歲以前就開始有這種秩序感了。既然讓孩子學會收拾玩具這么重要,所以如何教會孩子收拾玩具,成了每個媽媽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大難題。
二、不喜歡收拾玩具原因多多:
(一)玩具太多了,孩子收拾不過來。
反省一下,現(xiàn)在有哪個家庭不是給孩子買一堆玩具的,每個媽媽都是把世面上能夠買到的玩具,全都給家里的寶貝買了一個遍。
(二)家長反復催促孩子收拾玩具,讓孩子很煩,根本不想動。
“趕快收拾”,“為什么收拾不了呢” “怎么又這么亂了”“說幾遍才能懂啊”,家長對孩子發(fā)出的指令一點也不具體,情緒化非常嚴重,甚至一言不和就開始對孩子動起手來。我們要知道媽媽教育孩子的目的,不是讓孩子情緒變得更壞,而是引導孩子擁有學習的力量。
(三)每次罵完過后,媽媽又去自己收玩具了。
這是最要命的一條,我們只看到孩子每次不收拾玩具,卻不知道孩子學不會收拾玩具的終極原因,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媽媽的“勤勞”。每一次孩子沒有收拾好東西時,媽媽先是吼叫訓斥,然后又對孩子說"真拿你沒辦法”,“下次不能這樣啊”,“這是最后一次啊”,誰知道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還是這樣,孩子也永遠學不會自己收拾玩具。
三、家長做個有心人,收拾玩具能力培養(yǎng)方法多多:
(一)給玩具安家。
在房間里辟出一塊地方,當做孩子的玩具角。備一個玩具箱、小筐或玩具柜,才能為孩子收拾玩具做好充分的物質(zhì)準備。告訴孩子大的玩具放在箱子里、小的玩具放筐里或抽屜里,拼圖、桶裝拼插玩具可裝好放在空地一角。
(二)給孩子做示范。
讓孩子收拾玩具前,媽媽應反復演示幾次給孩子看,速度要慢一點,用具體的語言引導孩子邊收拾邊說,比如:“積木坐回自己的小車吧”、“送玩具熊到沙發(fā)上歇一會兒”,加深孩子的印象。
(三)和孩子一起做。
利用孩子愿意做媽媽小幫手的心理,請孩子遞給媽媽一件玩具,或替媽媽把某件玩具物歸原處。起初以媽媽為主,慢慢過渡到你收一樣我收一樣,最后讓孩子獨立完成。或者告訴寶寶你想和他比賽,看誰能最快地拿到最多的玩具。當有不止一個孩子時,這個做法非常有效。你還可以玩“我會找”的游戲,給出提示,讓孩子找出不同的玩具。一定要輪流玩!使用手機的計時器功能,來玩一個計時游戲!設置時間為2分鐘,看看寶寶收拾了多少。如果寶寶喜歡的話,可以再玩一輪;寶寶參與度高的話,下一次收拾玩具也可以延長時間。對孩子的一點點進步要及時表揚。
(四)循序漸進。
孩子初學階段,應把收拾玩具的過程分解成幾個小“段落”,待一個段落“達標”之后,再繼續(xù)下一個段落。比如,先要求孩子把玩具放到指定的容器里;做好之后,再要求孩子將它們擺放整齊;最后再放回到玩具角。這樣大事化小,分步完成,可以減少孩子的挫折感。每一步要求都要具體,不能籠統(tǒng)地說:“把玩具收好?!弊尯⒆用恢^腦
(五)要求適度。
不讓孩子做超出他能力的事,比如搬太大、太重的玩具,或者把東西放到高處,避免讓孩子體驗失敗。若想讓孩子參與不太好玩的活動,音樂和唱歌是很好的方式。要么自己編一首關于收拾整理的歌,要么從網(wǎng)上下載一首。如果每次收拾玩具的時候你都唱這首歌,那么它就變成了一個信號,孩子就知道收拾玩具的時間到了。這樣一來,你都不必喊他們?nèi)ナ帐埃瑢殞毦蛻摽梢詮哪愕某杌虿シ诺母枨蝎@得提示,明白該去整理了。
(六)有始有終。
從1歲起,就要給孩子灌輸善始善終的意識。比如玩下一件玩具前,要先把手里的玩具“送回家”。收拾時切忌丟三落四,一定要把一件玩具的所有“零件”都收到一起。告訴孩子,有些玩具,像積木、拼插玩具、英語字母板、數(shù)字板、拼圖中的每一個小“零件”,都是兄弟姐妹,少一樣他們都會傷心的,而且也不好玩了。在此過程中,讓孩子懂得愛惜物品,一舉兩得。
(七)使用自然結(jié)果法。
如果孩子隨處亂扔玩具,又不喜歡收拾,媽媽可將孩子的幾件小玩具收起來,讓孩子找不到。讓孩子嘗到隨處扔東西,沒有秩序的害處。
四、最后,告訴爸媽們,鼓勵和贊揚是成功的不二法門,要貫穿始終哦!
只要孩子撿了幾個玩具,開始收拾了,就要給他們一些積極的反饋?!安诲e,你還是很能干的”,“慢慢來,你一定能行的”,媽媽要有耐心,陪著孩子,遠遠的看著孩子收拾玩具,但是并不要干預孩子。千萬不要說,“你怎么這個都弄不好!”當他們收拾玩具時,跟他們擊掌;或告訴寶寶,你為他整理玩具而感到驕傲。在夸獎孩子這一點上,你需要找到平衡,因為過多的贊美對孩子來說可能毫無意義。只有不斷鼓勵孩子,孩子才有可能學會整理物品,并形成及時收拾玩具和歸位的習慣。學會收拾玩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并不可能教孩子一次就能夠成功學會,更別說培養(yǎng)成習慣了。媽媽們卻不可因為前兩次孩子學習得太慢就放棄了。兒童不是用規(guī)則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規(guī)則總是被他們忘掉。你覺得他們有什么必須做的事,你便應該利用一切時機,給他們一種不可缺少的練習,使它們在他們身上固定起來。這就使他們養(yǎng)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一旦養(yǎng)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記憶,很容易地、很自然地發(fā)生作用了。所以孩子是需要反復練習的,才能夠形成穩(wěn)定的習慣。
作者簡介:陳雪瓊(1979.2.22),性別:女,民族:漢,籍貫(精確到市):江蘇南京,學歷:碩士,當前職務:教師,當前職稱: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