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麗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不僅要讓學生扎實掌握教材中的語文知識,還要讓他們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進行口語交際,提高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學習的興趣,讓他們積極地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通過口語交際學習,學生能夠在與他人交往時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樹立進行口語交際的自信心,為發(fā)展語文核心素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生活視野;小學語文;口語交際
引言
口語交際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口語交際中,要讓學生熟練、靈活地運用掌握的語文知識進行交際,教師需要根據(jù)口語交際目標設計教學內容,給學生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交際情境,激發(fā)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興趣,讓他們積極地投入到口語交際學習中,在情境中完成學習內容,促進他們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提高。
一、生活視野下口語交際教學現(xiàn)狀
(一)脫離生活的口語交際內容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人們的溝通與交流變得更加便捷,對交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我們不少老師在教學時沒能緊跟時代的步伐,與學生日常生活實際脫節(jié),仍舊沿用老舊的素材,沒有結合學生生活的變化與發(fā)展創(chuàng)新教學素材,這樣脫離學生真實生活的教學很難激發(fā)學生的欲望,學生沒有開口表達的愿望。
(二)重復生活的口語交際活動
本世紀初,我國語文課程改革提出了口語交際教學,取代了傳統(tǒng)的聽說訓練,明確指出了交際要求,掀起了研究口語交際的一股熱潮。分析大量案例發(fā)現(xiàn),我們大多數(shù)老師是將日常生活簡單地搬進了教室,過分隨意,缺少教育意味,走向了泛生活化的極端。
二、生活視野下口語交際教學策略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結合生活情境開展口語交際教學,可以讓學生在熟悉的感覺下主動投入學習中,激發(fā)他們進行口語交際的興趣。在生活情境中,學生可以進行交際的話題很多,他們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表達,大大提高他們進行口語交際的積極性。在交際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交流情況,根據(jù)他們交流的內容進行指導,可以達到比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口語交際教學“父母之愛”時,教師可以用語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大家的爸爸媽媽為了讓你們生活得更好,每天辛苦上班,早上給你們準備早餐,送你們上學等。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做法表達了他們對你的愛呢?”在生活情境下,學生的表達積極性高漲,他們紛紛發(fā)言。有的學生說自己的數(shù)學不好,父母給自己報了一個數(shù)學課外班;還有的學生說自己生日時,父母給自己準備了生日禮物。在學生的積極發(fā)言中,課堂教學氛圍活躍起來,這時教師讓學生在交流中討論什么是真正的父愛母愛。在討論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促進了口語交際教學的深入進行。
(二)利用問題引導,鼓勵學生大膽表達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在進行口語交際時往往不知道說些什么,為了讓學生有效地學習口語交際,教師可以利用問題進行引導,提出一個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引導他們積極思考,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答案。在與教師、同學的互動交流中,學生在問題引導下有了明確的表達方向。由于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他們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不同,在傾聽他人答案的同時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有利于發(fā)散思維的形成。學生受到其他同學的啟發(fā),還可以得出新的答案,這時教師要鼓勵他們大膽說出來。通過問題引導下的思考和交流,學生的思維面得到了拓寬,他們在進行口語交際時可以想到更多的話題,豐富交際內容,促進交際活動的有效進行。在設計問題時,教師要結合口語交際內容進行設計,利用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讓他們主動思考和表達,在與教師的互動交流中提高表達能力。在把口語交際與問題結合起來的課堂上,教師還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讓其他同學經(jīng)過思考來回答,學生在大膽表達的過程中推動了口語交際教學的高效進行。
(三)加強口語交際訓練,掌握口語交際方法
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要讓學生主動學習,提高交際能力,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情設計口語交際訓練。在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出學生幾個詞語,讓他們通過思考把這些詞語連成一句話,繼而加深訓練程度,把這些詞語連成一段話。通過訓練,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他們能夠正確、流利地說出想要表達的內容。在口語交際中,要完成交際活動需要雙方之間的溝通交流,因此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在交際時不僅要把自己表達的內容說清楚,還要認真傾聽他人的發(fā)言,在明白了他人在說什么后,才能做出正確的應答,促進口語交際的順利進行。因此,在口語交際訓練中,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學會傾聽,讓他們尊重他人,認真傾聽他人的講話。為了提高學生的聽話能力,教師可讓學生復述他人的發(fā)言。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訓練狀態(tài)和訓練效果,針對學生在口語交際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和強化訓練。通過循序漸進的訓練,學生掌握了有效的口語交際方法,能夠順利地與他人進行口語交際。
(四)立足生活,口語交際評價取向從“書面”走向“融通”
《語文課程標準》對口語交際的評價提出了這樣的建議:評價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應重視考察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情意態(tài)度。可見,評價應該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開展,讓每位學生都承擔相應的交際任務,這樣才能真實反映其口語交際素養(yǎng)。一方面,在每節(jié)口語交際課堂情境練習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根據(jù)具體的學習目標,設計相應的評價要點。學生結合要點,根據(jù)伙伴的實際表現(xiàn)進行點評,以表揚每個同學身上的優(yōu)點為主,同時對交際過程中表現(xiàn)不到位的地方進行點評,指出改進的意見和建議。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語言運用能力的反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注重發(fā)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通過多種創(chuàng)新方法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使他們在學習和訓練中掌握口語交際方法,并能熟練運用掌握的語言知識進行交際。在口語交際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使他們能夠準確、規(guī)范地進行口語交際,實現(xiàn)小學語文口語交際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1]石彩紅.關于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探討[J].教育,2017(3).
[2]曹海燕.情境教學與小學口語交際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