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育婷
摘要:小學時期的寫作訓練對于學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語文試卷中寫作占據(jù)很大分值,而小學時期的小練筆就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首要前提。學生經(jīng)過平時的小練筆訓練能夠積累很多寫作素材,在考試中能夠熟練運用,學生就能夠在非常短的時間內(nèi)寫出一篇既可以滿足考試需要又能獲得高分的作文。提高作業(yè)成績就是通過平時的訓練,積累學生的寫作經(jīng)驗,讓學生通過不斷的訓練提高寫作成績。寫作固然重要,通過寫作學生不僅能提高成績,還能通過平時對生活的觀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趣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語文課堂;小練筆
引言:
小學三年級的寫作訓練就需要老師的不斷指導,老師指導對于學生的寫作訓練而言非常重要。通過老師的指導,學生就能夠更好的完成日常寫作訓練,通過日常寫作訓練提高學生對寫作的學習興趣,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寫作能力在小學階段的培養(yǎng)更加有效,小學階段學生對于老師布置任務都會用心完成,學生會認真對待每一項老師布置的任務,因此語文課堂中的小練筆訓練在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著巨大作用。老師要全力支持學生在小練筆訓練中的想法,讓學生在寫作中盡情發(fā)揮想象力。
一、幫助學生養(yǎng)成語文課堂小練筆的具體措施
(一)情境導入,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1]
老師在引導學生寫作時可以通過情境導入引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例如在三年級學習《燕子》、《荷花》這兩篇課文后,讓學生寫一篇簡短的隨堂練習:我的植物朋友。《燕子》這篇課文主要從燕子的外形,湖面上飛行,電線桿上休息等方面進行描寫。學生通過這幾個方面的學生在描寫動物時就知道要從哪幾個方面進行寫作。通過日常的鍛煉,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就能將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運用到作文當中。通過一種動物的寫作訓練,在寫其他動物時就能帶入其中。在描寫《荷花》中,作者從荷花的外形進行各個方面的描寫,學生通過荷花的描寫,就能夠了解到植物的描寫方法,在寫作中進行代入。在學生寫隨堂練習時老師不能限制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盡情發(fā)揮想象力進行寫作。
(二)培養(yǎng)閱讀習慣,積累寫作經(jīng)驗
閱讀的積累也是學生寫作的關鍵部分,學生在閱讀中能夠積累到大量的優(yōu)美詞句,優(yōu)美句型,運用到寫作當中。通過《美麗的鹿角》這篇課文,課文中鹿在路過河流時說到,自己的身段是多么勻稱,鹿角精美的好像兩束珊瑚。學生將這段描寫鹿角的語句積累下來。在遇到需要寫鹿角的作文中就可以運用起來,就能想到鹿角可以用珊瑚進行描寫。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就不會因為詞語匱乏導致文章沒有特色。很多學生在寫下雪時的場景時,只會直白的寫到今天的雪真大!雖然描寫了雪的大,但是沒有一點文采,看到這樣直白的文章,老師都會失去想讀下去的欲望。因此在學習《雪》這篇文章后,“孩子們呵著凍的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起來塑雪羅漢”。積累這樣的優(yōu)美句子,既寫出了雪下的有多大,又描寫出孩童在下雪天的快樂,也能夠吸引考試的眼球,在考試中就可以得到很高的成績。
(三)觀察生活點滴,積累寫作素材[2]
寫作來源于生活,很多優(yōu)秀文章都是來自于生活中的點滴。將生活中最能打動人心的事跡用最純樸的文字描寫出來,就能讓讀者產(chǎn)生共鳴。在《生活》這篇文章中,作者通過午后自己蜷縮在電腦前一邊吃著葡萄、零食,一邊打著游戲看著電視,卻又覺得生活是如此的無聊。文章中沒有華麗的詞句,用最樸實的詞句寫出文章都中心思想,引起讀者的共鳴,讓讀者有相同的感受。生活中大聲的點滴小事,童年時期發(fā)生的的趣事都是學生的寫作素材,而這些素材就需要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積累。例如在《蜜蜂》這篇文章中,作者了解到蜜蜂能夠辨別方向,通過實驗中對二十只蜜蜂的觀察,在兩天內(nèi)蜜蜂回家驗證了蜜蜂能夠辨別方向的理論。學生通過對蜜蜂觀察的學習,可以轉(zhuǎn)變?yōu)橛^察螞蟻,寫一篇以螞蟻為主的的文章。大自然的知識十分豐富,通過仔細觀察,學生就能學到課本中沒有的冷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面。
二、語文課堂小練筆的優(yōu)點[3]
(一)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通過小練筆的訓練,學生將每一篇小文章積累起來就可以寫出一篇長作文,在考試中輕松應對作文題目。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不斷的積累慢慢養(yǎng)成。例如在學生寫關于天氣的作文時,很多學生會寫今天的天氣很好,太陽很大,我和媽媽去了外婆家等看似是在寫作文卻有一種流水賬的感覺。這樣的寫作即使一天寫十篇也很難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針對性的訓練,平時的積累就能一定程度的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的寫作能力越來越高超。寫出讓老師滿意的作文。
(二)養(yǎng)成學生熱愛生活的習慣
學生通過平時對生活的觀察,就能養(yǎng)成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學生對于生活中動物,植物的觀察,逐漸發(fā)現(xiàn)大自然中豐富的知識,引起學生對生活的向往。尤其現(xiàn)在學生的學習壓力,生活壓力都很大。新聞中經(jīng)常有XX學校XX學生因為成績考的太低家長批評跳樓。而大自然帶給學生的知識往往是非常豐富的,甚至在學生感到壓力特別大的時候,聆聽一下大自然的聲音,例如鳥叫聲,樹葉沙沙響的聲音都能讓學生心情放松,心情愉悅。體會到生活的美好,更加熱愛生活。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壓力都是非常小的小事,生活帶給我們的美好往往大于生活的壓力。
(三)培養(yǎng)學生隨時記錄的好習慣
學生的隨時記錄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時候靈感只是一瞬間,當時沒有記錄下來,日后很可能再也不會出現(xiàn)相同的想法。因此老師可以讓學生隨身帶一個小本,記錄每一次靈光乍現(xiàn)的想法。學生通過對生活的記錄,就能培養(yǎng)學生隨時記錄的好習慣。生活中的點滴都是需時常的記錄。經(jīng)常寫日記的人就能發(fā)現(xiàn),回過頭看以前寫的日記,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當時我是那樣想的,這個想法為什么現(xiàn)在沒有了,以前的同學真的好可愛呀等等!因此隨時記錄需要同學們一直保持寫日記的好習慣。老師可以要求每位同學每天寫一篇簡短的小日記,記錄身邊發(fā)生的有趣小故事。每日的任務慢慢就可以養(yǎng)成學生寫日記的好習慣。
總結
小練筆對于三年級的小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三年級正是鍛煉寫作能力最好的時候,學生在小學階段養(yǎng)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日后的學習中都是非常實用的一項技能。因此在小練筆方面,老師也要每日布置任務,強制性要求學生每日進行小練筆訓練,不斷培養(yǎng)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而且課堂上的小練筆訓練比學生課后自己寫作更能讓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因此老師要監(jiān)督學生完成每一次的課堂小練筆。
參考文獻:
[1]劉燕淺談小學三年級語文課堂“小練筆“的運用[J].文存閱刊,2019,000(009):114.
[2]葛海波.讓“練“有意,讓“筆“有力--淺談小學三年級語文課堂“小練筆“的運用[J].新課程學習:上,2012,000(005):56-57.
[3]柳彥珍.立足課堂,讀寫互動 --淺談小學語文三年級閱讀教學中的小練筆操作策略[J].幸福生活指南,2018,000(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