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生 于夢靜 魏慧卿
摘 ? 要:學生的科學發(fā)展需要積極、樂觀、向上的正能量。教育工作者要想把學生教育好,把班級管理好,必須不斷地學習和創(chuàng)新,才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在當今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沖擊下,一些不良的思想極易影響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如果缺少正確的引導,可能整個班級都會受到負面效應(yīng)的影響。因此在班級管理中,教師需要努力提升教育素養(yǎng),言傳身教,以更有效的示范性、更顯著的成效性傳遞給學生更多正能量。
關(guān)鍵詞:教育工作者;班級管理;正能量
中圖分類號:G45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1)27-0016-03
正能量的流行源于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他將人體比喻為一個巨大的能量場,認為人如果能激發(fā)出其中的正能量,就能夠更加自信、更加成功。在我國,正能量更多指的是一種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心理情感狀態(tài),指代的是求真、求善、求美的相關(guān)舉動,體現(xiàn)的是對溫暖、互助、公平、正義的訴求。然而自從出現(xiàn)正能量這個詞以后,人們在使用這一詞匯過程中就自動將其扭曲,在所有對正能量的扭曲中,最根本的就是將自己當成正能量加以宣傳,將不同意見者當成負能量加以批判,正能量已經(jīng)成為道德綁架的武器。所以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青年一代的教育,特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實效性有待增強,作為一名教師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在使用或引用觀點時要學會加以辨別,以更有效的示范傳遞給學生更多正能量,讓他們成長為實現(xiàn)中國夢的有生力量。
一、傳遞正能量并不是簡單的勵志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并直接影響到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fā)展。做好學生學習上的奠基人,思想上的引路人,在實際生活中教師要面對現(xiàn)實,做一些具有實際意義的事情。傳遞正能量并不是鼓勵勵志,教育學生應(yīng)該學會實實在在的生活,正常的思考,而不是天馬行空的出現(xiàn)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一旦學生思想出現(xiàn)偏差,就會產(chǎn)生負面狀態(tài),最終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這是教育不當出現(xiàn)的結(jié)果,是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不足的體現(xiàn)。
關(guān)于自由理論、成功學和勵志學,教師要學會辨別。教育不是用來煽情的,不是用來炫耀的,不是用來喧囂的,教育也不是功利的,教育是平平淡淡的生活,教育是實實在在的工作。教育是有目的的培養(yǎng)人的活動,是將文明與生存技能有效傳承、有效融合、有效發(fā)展下去的工作,教育是靠幾輩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來實現(xiàn)的百年大計。因此,作為教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傳遞正能量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維方式
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發(fā)展,在教學時不需要把任何事情、任何人不切實際的理想化、完美化的教給學生。例如把歷史事件完美化或丑化,把歷史人物完美化或丑化,這都會影響學生的思維和成長,影響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童話式的教學并不實用,教師需要教給學生正常的事情、正常的思維、正常的做事、正常的交往、正常的生活,這樣的教育才能真真實實地傳遞給學生正能量。當然并不能否認,有些成功者展示出來的個性與特征本就是為配合自己所謂的身份與名氣而包裝出來的,但是并不能說他們成功的原因是因為有個性。教師需要做的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維方式,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會傳遞正能量。
(二)引導學生辯證的看待問題
在班級管理中傳遞正能量,需要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問題。談到成功影響因素有很多,如家庭背景、性格、技能、早年積累等。這些影響因素并不是通過看書就能明白的道理,看太多的勵志書雖會讓人想的比較容易,但行動起來卻是相當有難度。并且勵志的書與故事偽造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或者隱瞞一些事情,而突出另外一些事情讓你去努力或者學習。但當你真正遇到問題的時候,從此類書中的概念尋找答案去解決問題便會發(fā)現(xiàn)是一條死路,并不能解決真正的問題。當我們看勵志的書、聽成功者的故事時,感覺成功很容易,但能夠?qū)懗鲞@些書的作者不一定都算作成功,這實際上不過是所謂的專家找出許多貌似成功的故事,來挑起人類的貪念,向往財富,努力晉升,追尋所謂的成功。但作為一名教師不能迷失自己,需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時刻保持清醒,并提高學生辯證看待問題的能力,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傳遞正能量。
二、傳遞正能量并不是引人同情
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影響著教學工作的開展。教師與學生接觸的機會最多,對學生的影響也最深,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學生都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傳遞正能量并不是夸大他人的可憐之處引人同情,或者用貌似勵志的故事來表達自己的不滿。雖有些說法貌似有所安慰,感到痛快,像是一種關(guān)懷,像是心中所想,但最后的結(jié)果卻會更加痛苦。當一個人在努力工作的時候,有人可能會有各式各樣的說法,其中一些看似正能量的說法實則是“道德綁架式”的善良,是本身教育素養(yǎng)不夠的的體現(xiàn)。因此,我們需要遠離負能量的人群,負能量除了給自己增加痛苦,并不會起到任何作用。教師需要做的是堅持下去,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去想自己是否可憐,是否需要人照顧,是否需要人安慰,而是應(yīng)先看一看有沒有人違反規(guī)矩,這個社會需要遵守規(guī)矩,并不是需要“道德綁架式”的善良。然而,各種所謂的正能量,無理要求,卻已對人們構(gòu)成道德綁架,有些事情你若不配合他人便是負能量,對他人的抱怨不相信或不予理會便被冠上負能量的帽子。作為一名教師,傳遞正能量并不是引人同情,而是踏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依著本心向?qū)W生傳遞正能量。
振興國家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要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要把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地位。要大力發(fā)展教育事業(yè),關(guān)鍵就是要創(chuàng)建一支高素質(zhì)高水平,有專業(yè)素養(yǎng)的教師隊伍。因此,教師需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管理能力,實實在在地做好我們的本職工作,只有在教學實踐中充分發(fā)揮師愛的感化、激勵和引導作用,才會讓學生心靈得到真正的啟迪,從而讓教師在班級的管理中更加收放自如。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門育人科學,也是一門創(chuàng)造性藝術(shù),需要教師不斷提升教育教學素養(yǎng)。作為一名教師應(yīng)當積極地尋找和探討適合學生教育管理的策略和途徑,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學會傳遞正能量,需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來展開工作,方能真正達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情感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 ? 穎.在歷史教學中,傳遞正能量,克服學生倦怠的學習態(tài)度[J].新課程(中學),2016,(07):230.
[2]習近平.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N]. 人民日報,2018-09-12(2).
[3]孫晨紅,張春宏,王 ? 睿.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與教師成長[M].哈爾濱:東北林業(yè)大學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