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彬霞
【摘要】目的:研究疼痛護理模式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后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到我院手術并住院治療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對篩選后的92例患兒進行隨機分組并分別制定護理方案,在此基礎上選擇小組之間對比的方式來開展本次研究。結果:為觀察組之中的患兒開展疼痛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小組間對比時,不同患兒的治療相關指標、鎮(zhèn)靜評分(Ramsay評分)以及兒童疼痛行為評分(FLACC評分)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在患兒由于先天性心臟病而接受手術治療的情況下,術后疼痛護理模式在患兒的恢復和疼痛控制方面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因此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
【關鍵詞】疼痛護理模式;小兒先天性心臟病;術后;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018
臨床中,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會對其生長以及發(fā)育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通常需要及時為患兒開展手術治療,以此來有效的避免患兒生命安全和未來成長受到影響。在手術結束后之后,疼痛對于患兒的影響遠高于成年患者,因此需要護理人員重點注意,以此來避免各種疼痛導致的不良反應,提升花兒的康復速度。筆者在本文中針對疼痛護理模式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后的應用效果開展了相關研究,現(xiàn)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開展本次研究之中的樣本篩選時,首先對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期間到我院住院治療的患兒資料進行收集,選擇其中因先天性心臟病住院接受手術治療的患兒作為研究樣本。在完成篩選后納入患兒共計92例(男患兒/女患兒=51/41),患兒的年齡為10天至2歲(平均1.3歲)。
1.2方法
1.2.1對照組
在患兒手術結束之后,為其開展常規(guī)護理服務,護理人員也定時進行巡視,此過程中持續(xù)對患兒的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并結合患兒的病情變化情況,按照醫(yī)囑來為患兒用藥。
1.2.2觀察組
在手術后開展常規(guī)護理的同時,為患兒增加疼痛護理模式的運用,疼痛護理模式如下:(1)疼痛評估。護理人員應選擇CRIES疼痛評價方法,對患兒的術后疼痛情況進行科學的評估,并同時引導患兒家屬來填寫調(diào)查問卷,結合兩次評價結果來綜合的對患兒的疼痛護理方案進行調(diào)整。(2)環(huán)境護理。在患兒生命體征突然發(fā)生變化的情況下,很容易導致其出現(xiàn)疼痛的問題,因此護理人員應在生命體征異常時及時確認原因,同時通過環(huán)境護理的方式來有效的避免患兒出現(xiàn)興奮、煩躁等一系列問題,最大程度上降低外界刺激引發(fā)疼痛的可能。(3)藥物護理。手術治療之后,大部分患兒家屬都會對疼痛護理內(nèi)容具有較強的了解欲望,護理人員可以在此期間積極與患兒家屬進行溝通,為其講解疼痛護理的相關知識和用藥方法。在患兒手術結束的初期,護理人員可以同時應用止痛劑和抗焦慮藥物,隨著患兒恢復,逐漸調(diào)整為口服止痛藥。(4)安撫護理。對于年齡較小的患兒,可以使用橡皮的奶頭來對其進行安撫,同時也可以采用撫觸、輕微搖晃等方式來對其進行安撫,對于年齡稍大的患兒,則可以結合患兒的年齡來選擇一些適合的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更好的幫助患兒降低疼痛感。在此基礎上,護理人員可以合理的運用一些轉(zhuǎn)移患兒注意力的技巧,流入呼吸指導、音樂播放、講故事等方式。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有效的降低疼痛對于患兒的影響。
1.3統(tǒng)計學方法
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1.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及計數(shù)資料分別用n(%)以及(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或者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兒的治療相關指標情況對比
對表1之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不同小組之中患兒呼吸機使用時間、監(jiān)護室滯留時間、住院時間對比結果為P<0.05,觀察組治療相關指標更好。
表1 ?兩組患兒的治療相關指標情況對比
2.2兩組患兒鎮(zhèn)靜評分(Ramsay評分)、兒童疼痛行為評分(FLACC評分)對比
見表2,觀察組患兒的鎮(zhèn)靜、鎮(zhèn)痛效果更好,兩組患兒鎮(zhèn)靜評分(Ramsay評分)、兒童疼痛行為評分(FLACC評分)對比結果為P<0.05。
表2 ?兩組患兒鎮(zhèn)靜評分(Ramsay評分)、兒童疼痛行為評分
(FLACC評分)對比
3 ?討論
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手術治療一直是對存在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治療時最常用的治療方式,通過對患兒的先天性心臟病病情進行確認并針對性制定手術方案后,該治療方式具有較高的治愈率。但是無論是疾病過程中還是手術結束之后,疼痛都會對患兒產(chǎn)生非常明顯的影響,在患兒對于疼痛耐受性較差的情況下,出現(xiàn)疼痛問題后患兒的治療依從性會大幅度降低,同時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的可能也會大幅度提升。為了更好的避免這一問題,護理人員可以通過運用疼痛護理模式的方式,有效的對術后護理服務進行完善。在本次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為進行了先天性心臟病手術的患兒進行護理服務時,疼痛護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控制患兒的兩組患兒鎮(zhèn)靜評分(Ramsay評分)、兒童疼痛行為評分(FLACC評分),同時也可以促進患兒的術后恢復,因此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趙舉芳. 疼痛護理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術后的應用研究[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25):120+175.
[2]張艷,張愛華. 觀察優(yōu)質(zhì)護理模式應用于先天性心臟病術后患兒康復護理中的價值[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9,14(32):169-171.
[3]李文霞,張磊,張瑾,孫紅格,張文霞,王瑋. 優(yōu)質(zhì)護理干預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術后護理中的應用對患兒術后疼痛和滿意度影響分析[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07):1225-1228.
[4]朱明,章嘉平. 舒芬太尼聯(lián)合依托咪酯對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手術麻醉質(zhì)量及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 兒科藥學雜志,2021,27(03):20-23.
[5]廖艷均. 優(yōu)質(zhì)護理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手術中的效果觀察[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9,11(07):188-191.
[6]馮亞婷,陳靜,仇愛珍. “零缺陷”護理服務措施用于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手術護理中對生活質(zhì)量、并發(fā)癥的影響[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8,27(14):1586-1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