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鮮團 郭艷華 胡蒙蒙
從古至今,廣西南寧就是各地商人的重要聚集地,因此南寧的飲食習(xí)慣融合了各個不同地方的特色,尤其是南寧街頭的水街小吃文化,它吸收和融合了東南亞國家的美食特色。隨著中國-東盟貿(mào)易以及一帶一路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廣西南寧和東盟國家的經(jīng)濟、貿(mào)易、旅游等往來越發(fā)頻繁,統(tǒng)一南寧老水街傳統(tǒng)小吃的翻譯,對宣傳南寧的發(fā)展、促進與東盟各個國家特色小吃文化的交流有一定意義。但是目前關(guān)于老水街小吃的英譯存在一些問題,如:語法拼寫錯誤、用詞不當、信息缺失,甚至有的直接用拼音替代英文。本文主要以網(wǎng)絡(luò)書籍及收集老水街吃貨必備中有關(guān)水街小吃的翻譯為例分析其存在問題,并對這些問題展開針對性的探討,嘗試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翻譯策略,給熱愛飲食文化的翻譯愛好者提供參考。
一、南寧小吃名稱的特色
1.方言特色命名。雖然兩廣地區(qū)的語言大部分都是類似的,但廣西南寧卻以壯話、白話、桂柳話等為主要特點,這些方言經(jīng)常夾雜一起,尤其在食物上更能凸顯南寧水街菜名的特色,例如:酸野、魚生等等。
2.寫實的命名法。小吃的翻譯體現(xiàn)出主次食材的材料、烹飪方式、口味、口感等。例如:馬蹄糕、槐花粉,粉蟲等。
3.發(fā)源地命名法。例如:天天生榨米粉、肉粽、莫姐卷筒粉等。
4.文化命名法。這類命名的重點不是小吃本身的原料、烹調(diào)方法、味道等,而是其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和意義。例如,一種叫作民俗飲食文化的老友粉,以及把希望寄托在食物上的如意餃子等。
二、廣西小吃英譯普遍存在的問題
1.語言層面出錯(主要是拼寫錯誤和語法錯誤)。南寧老水街上的有些鋪頭發(fā)展出去后,把菜單上的“天天生榨米粉”譯作“Tiantian noddle”;“老甘粉餃”譯成“Laogan dumpling”;“酸野”譯作“Sour pickle”等,這種不應(yīng)該出現(xiàn)的拼寫錯誤會讓其他國家的朋友們質(zhì)疑食物的材質(zhì)和質(zhì)量,很容易失去品嘗水街小吃和宣傳我們小吃文化的機會。因此,“天天生榨米粉”正確的說法是“Tiantian health squeezed rice noodles”,而不是“Tiantian noddle”。同樣的錯誤還有“老甘粉餃”譯成“Laogan dumpling”,而正確的譯本應(yīng)該是“Laogan steamed dumpling”,“卷筒粉”被譯成了“Roll rice noddle”,正確的譯本應(yīng)該是“Rice starch rolls”。
2.文化層面出錯,中式英語。大多數(shù)店鋪仍然使用機器作為在線翻譯詞典和電子詞典來翻譯菜名,因此,許多菜名過于依賴漢語拼音或?qū)⒘闶撤g成中式英語,比如:“南寧老友粉”譯成“Nnanning Laoyou rice noodles”;“槐花粉”就是“Huanhua fans”;“粉蟲”譯作“Fenchong”;“白斬雞”翻譯成“White chicken”,而正確的譯本應(yīng)該是“Boiled chicken”。更不用說其他的小吃名的翻譯,多數(shù)外國游客完全不知道我們說的是什么意思,沒有實際意義的翻譯讓外國友人哭笑不得。
3.信息層面出錯,信息缺失和誤導(dǎo)性信息。例如,在大多數(shù)翻譯中,“粉餃”的翻譯是“Steamed dumpling”,而“老甘水餃”的翻譯不能充分體現(xiàn)老水街的小吃特色,因為它的食品材料與其他材料之間存在差異和創(chuàng)新特征。面粉和糕點的使用只能反映食物的烹飪方法。
在這類用面粉的餃子也可以是用“蒸”一詞來表達的,因此可翻譯為“Laogan Steamed dumpling with rice flour skin”會更符合水街的特色?!包S阿婆粉蟲”被譯為“Huang Apo Noodles”,沒有特別指出形狀不同點的面并且做法用料不一樣,導(dǎo)致游客聽著別扭以及信息缺失,所以更好的翻譯應(yīng)該是“Huang Apo Spirally Shaped Noodles”。
與缺乏信息相比,讓人們哭笑不得的是有誤導(dǎo)性和錯誤的信息,導(dǎo)致外國朋友吃的食物與他們的認知完全不一致。比如:“酸嘢、莫姐卷筒粉”等?!八釃S”是用各種時令瓜果蔬菜,甚至是葷菜類泡制而成的,是一種具備了老水街獨特的酸、甜、辣、香等味道的風(fēng)味小吃,因此應(yīng)該把“酸嘢”翻譯成“Pickled Chinese vegetables and fruits”最合適。
“九記倫教糕”一詞會給人留下烘烤的而非蒸烘的印象,所以譯成“Jiuji Half-fermented rice paste with white sugar”會更合適。
三、針對廣西小吃英譯
現(xiàn)存問題的改進策略及方法
1.避免低級拼寫及語法錯誤。正確的拼寫是語言最基本的規(guī)則,特別是對于非物質(zhì)文化小吃的翻譯更加需要謹慎對待。若店鋪菜單中出現(xiàn)了最基本的拼寫錯誤,人們不僅會對該店的服務(wù)質(zhì)量感到失望,更起不到文化交流的作用。所以,在對地方小吃進行英譯的時候最起碼應(yīng)保證基本的拼寫正確、語法無誤等。
2.恰當選詞。對于吃而言,所有人都是非常認真且熱衷的,詞語的正確選擇有時是了解外國朋友是否愿意品嘗中國小吃甚至其他美味的關(guān)鍵因素。比如:“馬蹄糕”若是被譯為“Cake with Horse's feet”,這樣任何一個外國朋友聽到都會很驚訝甚至被嚇一跳,更不用說嘗試了。這里的馬蹄是指廣西特有的果蔬食品,而不是馬的腳,因此應(yīng)該翻譯成“Rice Paste with Eleoeharis tuberosa”。通過這個翻譯,外國人不僅知道這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食物,而且還能明白這種食物是很安全、可食用的。又如:“莫姐卷筒粉”的“Miss.Mo Rolled rice pancake”,“卷”用“rolled”就比“reeled”在語氣上更正式,因為它給人一種熟悉感、畫面感,“reeled”在第一感覺上的沖擊力卻沒有那么強。
3.“因地制宜”譯法。(1)意譯法:對于譯者來說,有時源文本很難進行一字一句的翻譯,或者直譯后出現(xiàn)的譯文對于外國游客來說特別難以理解,這時我們不妨采用意譯法。(2)省略法:有些源文本短語很長、字數(shù)較多,這時譯者不需要把文本中包含的所有信息都翻譯出來,對于大多數(shù)外國的游客來說掌握其基本含義已經(jīng)足夠。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省略源文本中不必要的內(nèi)容。(3)增加法:考慮到不同文化間的差異,有時候在翻譯時有必要增加一些游客需要的可理解的內(nèi)容,以幫助游客更有效地了解當?shù)氐娘嬍澄幕?/p>
四、結(jié)語
南寧水街小吃的翻譯作為宣傳南寧美食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對促進外國游客特別是東南亞游客了解老水街傳統(tǒng)的水街小吃,弘揚當?shù)氐男〕晕幕?,提高水街飲食文化的知名度,促進經(jīng)濟貿(mào)易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數(shù)翻譯沒有考慮到外國游客對當?shù)仫嬍澄幕睦斫?,并未采取?nèi)外有別的翻譯方法,導(dǎo)致沒有更好地對外推出水街小吃文化這一品牌,也未能準確傳遞本土文化資訊等。
筆者通過實地考察,收集圖書館有關(guān)于水街文化的電子資料,以廣西旅游景區(qū)小吃的地方收藏菜單翻譯和南寧水街小吃翻譯為例,介紹了廣西小吃英譯的常見問題,為美食愛好者提供了一些翻譯策略,希望借此能為外國友人提供更為方便的小吃翻譯名稱,把南寧水街小吃美食推向世界。
項目名稱:南寧水街飲食文化的外宣翻譯研究(201813830079)。
作者簡介:黃鮮團(1998.10-),女,漢族,廣東人,本科,研究方向為外宣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