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育蓉 張煜
【摘要】目的:探討人性化護理對小兒肺炎護理質量的提升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抽取114例小兒肺炎患兒展開研究,依循單雙數(shù)分組法將114例患兒分為兩組,每組57例。一組單一采用常規(guī)護理,設為對照組;一組聯(lián)合應用人性化護理,設為觀察組;分析兩組護理質量。結果: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人性化護理對小兒肺炎護理質量的提升效果較好,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小兒肺炎;阿奇霉素;孟魯司特鈉;單一用藥;聯(lián)合用藥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043
肺炎支原體肺炎屬于常見兒科疾病,醫(yī)學名稱是原發(fā)性非典型肺炎。疾病發(fā)生后,患兒主要癥狀表現(xiàn)有長期咳嗽,同時伴有氣促、發(fā)熱、頭痛以及呼吸困難等不適癥狀[1]。從我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可看出,在所有兒童肺炎中肺炎支原體肺炎占20%,且隨著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逐步惡化,兒童發(fā)病率持續(xù)增加[2]。疾病發(fā)生后,積極進行對癥治療是控制病情發(fā)展,延緩病情惡化,的有效方案。另外科學有效的治療還必須配合有效的臨床護理干預。本研究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14例小兒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不同用藥方案治療疾病的效果,詳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抽取114例小兒肺炎患兒展開研究,依循單雙數(shù)分組法將114例患兒分為兩組,每組57例。對照組男性32例、女性25例;年齡最小值1歲,年齡最大值11歲,平均(6.34±2.17)歲。觀察組男性34例、女性23例;年齡最小值1歲,年齡最大值12歲,平均(6.65±2.29)歲。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兩組患兒的年齡、病程以及性別對比,統(tǒng)計學對比結果提示其無差異(P>0.05)。納入標準:(1)本次研究所納入患兒滿足小兒肺炎疾病診斷標準;(2)患兒均滿足本研究搜用藥物適應癥;(3)支原體培養(yǎng)檢測結果顯示陽性;(4)家屬理解同意本次研究,可輔助臨床全面治療患兒疾病。排除標準:(1)患兒存在先天性心臟病等先天性疾病;(2)患兒的肝腎功能檢查結果顯示異常;(3)患兒臨床資料完整,并且可根據(jù)臨床治療補充更多資料;(4)患兒存在傳染性疾病。
1.2方法
對照組單一采用常規(guī)護理,包括用藥指導、心理常規(guī)護理以及出院指導等。
試驗組采用人性化護理,(1)制定護理計劃:護士需在患兒入院后,積極主動與患兒及其家屬溝通交流,主動了解患兒的基礎信息、既往病史、診斷結果、檢查結果,對患兒病情進行綜合評估;護士還需使用量表評估患兒的心理狀態(tài),明確患兒確診疾病后的心理變化,積極了解患兒不良情緒的形成原因,做好心理評估工作。結合病情評估與心理評估,基于患兒環(huán)境因素以及家庭情況等,制定人性化護理計劃,并在臨床落實到位。(2)積極溝通:基于患兒的心理評估結果,結合不同心理問題,采用不同疏導方法。若患兒存在疑惑、不解、過分擔心與過分緊張等情緒,護士則需基于患兒對疾病、治療的認知,采用疾病視頻講解、疾病知識手冊宣教以及一對一溝通交流,幫助患兒準確認知疾病,提升患兒對根治術的了解,促使患兒正視疾病。若患兒存在緊張、不安等情緒,則定時進行情緒評估與情緒疏導,囑咐患兒學習并掌握各種情緒調節(jié)方法,如輕音樂療法、轉移注意力療法等等。若患兒對病情變化極其關注,且情緒極為焦慮緊張,護士則需結合患兒的生命體征變化、檢查結果變化,積極進行病情評估,告知患兒病情良性變化,鼓勵患兒積極配合臨床,加大病情良性變化。
1.3觀察指標
護理質量評分,采用醫(yī)院自制護理質量量表評估,從護理服務態(tài)度、環(huán)境護理、護理操作、護患溝通交流四項進行評估,單項總分10分,分數(shù)越高護理質量越好。
1.4統(tǒng)計學方法
資料分析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
2 結果
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小兒肺炎屬于臨床常見呼吸道疾病,發(fā)病相對緩慢。早期患兒的主要癥狀是發(fā)熱、全身乏力、頭痛以及咽痛等等。隨著患兒病情的逐步發(fā)展,患兒還有發(fā)熱、咳嗽、肺部濕羅音、肺部哮鳴音以及喘憋等不適癥狀發(fā)生,會進一步加重患兒的身心痛苦。若不能在早期進行對癥治療或是早期治療效果不佳,則會促使疾病進一步發(fā)展,繼而誘發(fā)其他器官損害,最終影響患兒的整體康復情況,并且會增加患兒的死亡率。世界衛(wèi)生組織明確指出,小兒肺炎是導致全球范圍內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我國人口數(shù)量較多,兒童數(shù)量較多,且隨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兒童密度逐步增加,疾病發(fā)生率呈逐年升高趨向[3]。
人性化護理干預是一種基于以人為本的護理方法,在護理過程中始終堅持從患兒的角度出發(fā)分析問題,讓患者在醫(yī)院接受治療的過程中能夠接受最佳的護理服務。
綜上可知,人性化護理干預應用于小兒肺炎中對護理質量的提升有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秀鳳.優(yōu)質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7,21(3):361-362.
[2]張紅梅.小兒肺炎護理中針對性護理的效果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9,23(6):867-868.
[3]張潔.針對性護理用于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意義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9,29(1):36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