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鳳嬌
摘要:語文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初中階段語文知識難度和知識量逐漸提升,對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先進的思維工具,其在語文課程中的運用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對學生的思維形成科學的引導和鍛煉。本文結合初中語文課程實際,對思維導圖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進行詳細闡述,分析思維導圖的應用原則,探討思維導圖的科學運用策略,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價值,推動語文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語文教學
1引言
思維導圖是指利用圖形的形式,將重點知識內容和其中的邏輯關系進行直觀的展示,對學生的思維形成有效的引導,形成對知識高效構建,是可視化教學的重要載體,其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運用能夠有效提升授課活動的實效性。在初中語文課程中,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結合實際授課環(huán)境和學生情況,合理運用思維導圖,形成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科學培養(yǎng)。
2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語文課程是初中階段的基礎課程,是學生語言能力發(fā)展和文化素養(yǎng)提升主要渠道,具有較強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初中階段語文課程對學生的語言思維具有較高的要求,能夠正確運用語言知識技能對文章的思想內涵形成準確的理解,并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思維到的在語文課程中的運用能夠有效正確授課活動層次性,引導學生結合教師的講述引導,形成對知識的高效構建,地思維能力形成有效的鍛煉,保證教學目標的高效實現。[1]同時利用思維導圖能夠推動傳統(tǒng)授課方式的科學轉型,調動學生的思維活躍度,引導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引導對知識進行自主探索,增強學生的參與度,有利于語文興趣的培養(yǎng)。利用思維導圖對提升語文課堂授課效率起到積作用,在重難點知識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能夠將知識進行科學的分解,將知識脈絡進行直觀的展示,有效降低授課難度,在課堂總結環(huán)節(jié),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對課堂授課內容進行回憶,形成對授課效果的有效鞏固。同時教師通過在傳授學生思維導圖的應用技巧和方法,使學生能夠利用思維導圖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學生的語言知識運用能力,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思維意識和科學的學習習慣,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有效支持。[2]
3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思維導圖在語文課程中的運用,對提升語文教學質量起到積極作用,教師也好結合語文學科特點和初中生的成長規(guī)律,對思維導圖進行科學的應用,在使用中要堅持以下原則。一是適用性原則,思維導圖的形式較為豐富,教師要利用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育經驗,積極學習研究思維導圖理論知識和應用案例,熟練掌握思維導圖應用方法,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合理選擇思維導圖類型,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價值。二是明確學生的主體位置,學生的高效參與是保證學習效果的重要基礎,在思維導圖的應用中,要優(yōu)化課堂導入,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的引導作用,結合初中生的年齡性格特點和個性化需求,增強思維導圖的層次性,有效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強化思維引導效果。[3]
4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4.1課前自主預習中的應用
課前預習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高效的預習效果為課程授課的開展提供有效基礎,使學生能夠明確學生重點和方向,增強教學活動的實效性。特別是初中生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知識積累和學習能力,能夠自主預習活動中進行思維導圖的自主繪制,有效保證預習效果。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繪制對文章的關鍵詞進行準確的提取,對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進行記錄,增強聽課環(huán)節(jié)的專注度,有效提升授課效率,推動翻轉課堂的構建。
4.2課堂重難點知識教學中的應用
重難點知識教學是課堂授課的重要內容,是幫助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和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對學生具有較大的難度,在重難點知識講解中運用思維導圖,能夠將知識結構進行直觀的展示,有效降低學習難度。特別是文言文閱讀是初中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文言文知識較為深奧,對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和知識積累要求較高,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和小組合作等方式,對文言文中的重點字詞進行提取,通過思維導圖共同繪制,形成對文言文結構和思想的準確在掌握,并能夠與之前學到的文言知識形成有效的聯(lián)系,推動知識結構的完善。例如在《岳陽樓記》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構建思維導圖,從“寫作緣由、洞庭盛景、胸襟抱負”三個方面對文章結構進行展示,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對思維導圖進行完善,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形成對文章知識和思想情感的準確掌握。
4.3課堂總結中的應用
課堂總結階段利用思維導圖能夠對授課效果形成有效的鞏固,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和教學內容,根據思維導圖的構建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形成準確的評價,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自評和互評,在思維導圖建設中找到自身存在的問題,明確努力提升方向,科學設計課后作業(yè),形成對知識的有效鞏固。
4.4課后自主學習中的應用
語文課堂時間較為固定,為滿足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需求,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課后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中利用思維導圖,能夠有效提升學習效率,培養(yǎng)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教師要合理選擇課文學習資料,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繪制思維導圖,增強學習深度,形成對語言能力的高效鍛煉。
5結語
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科學運用,對推動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積極作用,教師要對思維導圖的重要作用形成正確的認識,結合初中教學實際,合理利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教學模式,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形成科學的引導和鍛煉,推動語文素養(yǎng)的科學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 羅孟舟. 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 中外交流, 2019, 26(30):287-287.
[2] 魏曼琳. 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東西南北:教育, 2019(12):210-210.
[3] 李蘇敏. 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J]. 語文課內外, 2019(3):7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