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霞
摘要:高考,是每一名高中生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城鄉(xiāng)高中生在英語科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在高考英語的一輪復習中,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復習?如何讓農(nóng)村高中生在強大的競爭中縮小與城市高中生的語言技能和成績差距?下面,筆者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和高考研討會的多次培訓,并結合農(nóng)村高中生的實際學情,談談自己的幾點意見和看法,以期共同提高。
關鍵詞:一輪復習;夯實基礎;構建網(wǎng)絡
一、制訂科學系統(tǒng)的一輪復習計劃
在將近一年的時間里,嚴格把握并合理安排一輪復習時間。結合本校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基礎差的具體情況,高三第一學期第一周直接開始一輪復習,復習內容為教材必修五個模塊,每單元一個課時作業(yè),每兩單元一個綜合訓練,一個模塊一個綜合檢測,至次年3月下旬結束一輪復習。
教師要制訂一份復習計劃,同時幫助學生制訂一份更為具體的復習計劃,具體到某節(jié)課或某一語言知識點,如可用一小節(jié)課解決表示“一……就……”所有結構的復習。計劃可按照單元選材的不同進行整合,如文學、國家等在必修五個模塊中有重復的,就可以整合在一起。復習時不遺漏教材中任何一個語言知識點。這樣有計劃、有目的的復習肯定會收到很好的復習效果。
二、回歸課本,夯實基礎
在農(nóng)村中學,英語第一輪的復習,主要還是以教材為主,以教材的課文和詞匯為主線,逐步消化好其中的重難點詞匯知識,夯實基礎,全面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農(nóng)村學生基礎差、底子薄,不論是詞匯和短語,還是語法,基本上為一知半解,并且近年來教輔讀物的增加加重了師生的教和學的負擔。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拋開課本,以教輔讀物作為一輪復習的風向標,便是本末倒置。新課標英語課本中,詞匯和短語螺旋式出現(xiàn),語法兼集中和分散呈現(xiàn),教師在一輪復習的過程中,要花時間總結、整理重難點語言及語法知識,如果按照教材單元順序復習,僅僅是無效的重復。
不論是英語,還是語文,作為語言學科,其基礎就是字(單詞)、詞(短語和慣用法)和句(句式結構兼句法)。高考詞匯中,除了3%到5%的生詞(其中一部分還是在課本詞匯基礎上構詞法的運用)外,其余都在課本,教輔上的“重點單詞”“指點迷津”等都是單詞的重復,短語也是如此。因此,學生在一輪復習不能再錯過這個查漏補缺的機會,讓自己在踏踏實實的復習中擴大詞匯量,夯實基礎,掌握語言知識。
一輪復習要以教材為依據(jù),系統(tǒng)掌握教材內容,過好語言基礎知識關,并要特別重視詞匯的掌握,大綱所列基本詞匯要做到音、形、義和基本用法的落實?;A語法復習要理清基本線索,突出重點。具體地說,動詞的時態(tài)、語態(tài)、情態(tài)和非謂語形式以及從句等重要的詞法、句法內容要掌握好。要培養(yǎng)學生熟練掌握正確的遣詞造句能力、組句成文的能力和運用語言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語法知識的識記、理解以及詞匯知識在語境中的辨析和靈活運用的能力。
三、指導學生復習性預習
農(nóng)村學生在進行英語的一輪復習時,雖然對詞匯和教材內容有一定的印象,但由于基礎較差,還有很多學生會遺忘或記憶不清。所以,在教師進行復習課前,學生一定要進行預習性復習(不同于新課的復習)。復習前的預習會使學生在自主的狀態(tài)下,對于某些語言知識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這比在課堂上教師指導的復習影響要深得多。復習性預習時,教師要進行指導,如對于某一語法或某個重點單詞,可能分散在教材或課時作業(yè)或教輔圖書的某些地方,而學生通常會按照順序去預習,顯然,教師的指導在復習性預習中必不可少。
四、構建知識系統(tǒng)網(wǎng)絡
農(nóng)村高中英語的一輪復習,要使學生熟練運用所復習的知識,最好就是構建知識網(wǎng)絡或形成知識樹,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這樣,學生不僅掌握牢固,而且在同、異區(qū)別中能擴大知識面,細化知識點。如果教師能幫助學生的知識形成網(wǎng)絡,這必然對他們實現(xiàn)知識向能力的遷移有重要的影響,有利于他們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并且使這種復習方法遷移到其他學科,有利于他們可持續(xù)和全面的發(fā)展。
教師要在認真學習和研究《教學大綱》以及《考試說明》的基礎上,以《教學大綱》為依據(jù),以《考試說明》為指導,以課本為基礎,按照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將其要點進行分類整理,注意以新帶舊,使之條理化、系統(tǒng)化和規(guī)律化。
不論詞匯還是語法,要從橫向和縱向形成知識網(wǎng)絡,“求同存異”,既有音、形、義的同異,又有句式和語法的辨析,在相同中擴大知識面,在差異中加深理解知識點,學生才能在一輪復習中達到預期目標。
總之,高中英語一輪復習的過程不應是對已學知識的簡單重復和強化,而是一個再學習、再認識、提高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的過程。高三復習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如果還是按照傳統(tǒng)的串講課文的方法進行復習,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達到復習目的是不可能的,因為語言運用能力只串講課文是培養(yǎng)不出來的,特別是閱讀能力。制訂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以課本為主,指導學生復習性預習,同時在復習中形成知識網(wǎng)絡,學生肯定會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1]2021年高考英語《考試說明》以及《英語教學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