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珍
一、備課關(guān)鍵是備學生和定目標
提到備課很多老師的做法就是拿起教學參考書從頭到尾的抄寫下來就算備完了。其實這樣做還不如不備,因為教學參考書的內(nèi)容僅僅是適用于這個年紀所有學生的一種普通版本的參考,而每個學校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可能都不一樣,所以備課關(guān)鍵在于學生,只有牢牢的掌握了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狀況,以及接受能力和原有基礎(chǔ)等一些基本情況后才能根據(jù)課程標準和教學參考書中的要求和目標設(shè)計真正屬于學生自己的目標,做到了有的放矢和因材施教。所以備課絕不是簡單的寫教案,常常聽到和見到老師疲于教案書寫,包括我也是這樣,因為覺得寫教案不能很好的指導教學,常常是教案上寫一套,上課時又講的是另一套,這樣下來教案的書寫不然而然就是老師們很沉重的一塊工作量和包袱。
二、整個語文教學其實就是讀書的過程
讀書字典中的含義就是看著書出聲或者不出聲的讀,出聲的就是朗讀,不出聲的就是默讀。每個人面對任何內(nèi)容陌生的文字時快速了解他的內(nèi)容的原始的也是一直采用最直接和有效地辦法就是讀,通過讀把有形文本轉(zhuǎn)化成聲音信息進入大腦進行初步的感知之后再一步步的利用大腦原有的文本庫和信息庫把這些文字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積累的這樣一個過程,可見不論是朗讀還是默讀對于人的知識的積累和學習能力的提升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應(yīng)該自始至終都貫穿一個讀字。尤其低年級教學更是這樣,大膽的放手叫學生出聲讀,不僅僅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膽量和勇氣更重要的一點是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語感,為今后的說話,習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馬老師在教二年級學生學習寓言故事《拔苗助長》的過程中就是不停地用各種方式叫學生讀。他先讓學生自讀文然后開火車讀,然后師生一起分工讀,讓后指名讀,一節(jié)課下來本來初次接觸寓言這種新文體的二年級學生在老師沒有講解什么是寓言的情況下自己就明白了寓言就是通過一些簡單的古詩告訴人們一個大道理的一種文章,而且讀著讀著學生自己就明白了那個弄人的做法太急了違背了禾苗生長的規(guī)律使得禾苗都死了,最后學生自己引申到了做事情要慢慢的來不能急于求成,而且學生還說出了不能違背大自然的規(guī)律等更深層次的意思。
由此可見朗讀教學時學生情感體驗和表達的需要而不僅僅是文本的對話,它是文本的內(nèi)化,是語言的提升。
因此我們在朗讀教學中應(yīng)做到兩點一是識文即識別文體然后定讀法定學法定教法,二是識人即識別學生然后定目標要教什么給學生。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每個人的學生可能對于統(tǒng)一文本都有或深或淺的不同感受,所以許多的問題就會不用教師講解,學生和學生之間就可以你讀他悟互相明白,這樣每個學生都成了文本信息的體驗員和傳遞員。
三、一定要留給學生寫字的時間
中國有句古話說的好:“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倍椅覀冊u價一個人的文學修養(yǎng)是也往往通過口才和字跡來辨別,一個人的寫字的過程中其實包含了許多的習慣在里面,而不僅僅是所說 的三個“一”那個習慣,其實就是三個人我們在知道學生時也沒有很好的教給他如何做。在三個一中最主要的就是手握筆一寸這一點。舉例說明。所以我們說得再多也不及學生的體驗。自己學寫字本身就是體會書寫要領(lǐng)和字體結(jié)構(gòu)的過程。我們每學期發(fā)的寫字練習簿根本就沒有發(fā)揮它的作用只是沉沉的睡在學生的書包里。而寫作業(yè)中學生對于老師反復強調(diào)的那個筆畫還是寫錯了原因就在于學生沒有足夠的體驗通過描紅來掌握漢字的機構(gòu),筆畫。
四、在閱讀中培養(yǎng)孩子完整的思維過程而不是愚弄孩子
閱讀不僅僅可以培養(yǎng)語感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一個完整的思維過程和思維體系。我們經(jīng)常聽到一些老師這樣問學生:看到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呢?讀了這段話你感覺到了什么?然后叫學生回答,學生想到一點是一點根本沒有把文章的內(nèi)容概括完整。及黃鶴樓送別例子說明。這樣的質(zhì)疑就是把學生原本完整的思維分割成了片段,而且還是很零散的片段,長此以往學生怎么能寫出完整的作文不難想象學生寫的作文也只能是隨意的想到什么些什么。
以前我們傳統(tǒng)的教課文時就是把文章分段概括段意,再有段意歸納中心思想,這個方法其實很利于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他可以是學生學會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這樣一個歸納分析的思維發(fā)展和成長之路。只是因為缺少趣味性而且?guī)缀跛械恼Z文課都這樣講而廣泛的應(yīng)用于語文教學,所以新課程標準中沒有明確提倡做了淡化處理,使得我們犯了糾往過正的毛病,如何合理的一到學生分析歸納文章的段意和主體讓學生學會在習作中能完整的表述,是我們今后教學中特別是說話和作文教學很值得探討的地方。所以從這個角度講閱讀質(zhì)量決定著一個人的思維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