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曉鋒
【摘要】很多中職的學生們成績都不太理想,他們在初中學習過程中也都是經常被人忽略的一個群體,久而遠之,使得許多中職院校學生們在心理上就會容易產生一些問題,再加之許多中職學生們由于缺乏良好的表達方式能夠幫助他們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這就容易導致出現很多關于青少年違法犯罪等其他社會問題。
【關鍵詞】中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對策
引言: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教育方面的進步,教育人員也逐漸認識到學生的身體、心理健康與學生的成績,狀態(tài)都有很大的關系。心理狀態(tài)決定著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態(tài)度等,加強對我國中職學生身心健康教育存在問題的研究與分析,有助于促進保證高校學生身心健康地發(fā)展,對中職教育事業(yè)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起著重要意義。
1.中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有哪些
1.1存在溝通障礙
很多中職生在學習生活中存在著與父母、老師和同學的溝通障礙。教師和家長在傳統的文化中代表著一種權威,這種權威代表著父母、教師對學生只有要求和希望,沒有溝通和理解。面對這樣的狀況,學生表現出兩個極端:一個是,進行自我封閉,膽膽怯怯不敢與教師和家長進行交流,所有的事情都憋在心里;另一個是,對教師和家長采用蔑視的態(tài)度,不尊重教師和家長,進行頂撞辱罵。在與學生的溝通中,獨生子女的家庭學生急于表達,不愿傾聽,樂于獲得回報,而不愿付出,造成學生表現上雖然說說笑笑,卻缺乏心理思想的溝通和交流。
1.2缺乏自信,消極面對事情
學業(yè)不良是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問題。受到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成績成為衡量一個學生成功與否的最重要因素,而中職學生大多數在中考中沒有獲得優(yōu)異的成績。學業(yè)上的挫折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最直接的影響是學生自信心的下降。學業(yè)不良也使得學生錯誤認為自己已經是被社會所淘汰的,對自己的職業(yè)道德理想和自己的人生目標沒有充分的勇氣和信心,不能夠更好地認清自我,在這樣的學生社會團體中感到自卑,對自己的能力也缺少了信心,從而使得他們喪失了努力工作和學習的積極性和動力,加之他們本來就是因為知識基礎薄弱、學習的能力相對比較差,面對陌生的相關專業(yè)知識理論和技能培養(yǎng)訓練習者難免會覺得束手無策,困難重重,久而遠之,便會出現自卑的心理,不愿意對自己的人生進行規(guī)劃和設計,而抱著過一天算一天的消極人生態(tài)度。
1.3學生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中職學生在中考時失利,就導致學生常常伴有自我懷疑的心理,伴隨著消極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為了避免失敗經驗的影響,學生常常選擇不努力或直接放棄。同時當他們碰到問題就不會主動地去想一切解決方案,一味地消極規(guī)避,或者是存在一些“搗亂”的中職學生們,有時會在學校里發(fā)生性質惡劣的打架、斗毆事件,破壞了中職院校的社會和諧。這也是與當前應試課堂教學格局形勢下的教學模式和方針問題有關,過度地重視了中職院校學生們的成績和學習效果,而沒有引起高度地重視我國中職院校的學生們身心的健康成長和問題,導致我國中職院校的學生們心理問題日益嚴峻,最終一發(fā)之間無法收拾,出現了極為混亂的狀態(tài)。
2.面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應該采取哪些對策
2.1鼓勵學生多進行溝通交流
在我國初中階段,中職的學生群體作為一個弱勢群體,沒有辦法得到學校和教師們充分地尊重和關愛,信任與鼓勵,在我國中職階段就更加迫切地需要學校和教師們的情緒支持。因此,中職院校的教師應該多關注學生的情況,及時發(fā)現學生是否有不正常狀態(tài),要經常鼓勵學生,肯定學生的付出和努力,以平等、關懷、信任的態(tài)度認真地對待每一位學生。這就要求學校教師們和同學們一起盡心竭力,營造一個人人樂觀、積極向上、尊敬、友好、寬容、朝氣蓬勃的社會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對于學生的心理素質健康地成長來說是非常有裨益的。
2.2塑造自信,積極面對生活
中職院校的學生雖然遭遇中考失利,但他們仍舊希望有老師或者家長肯定他們的付出,他們也非常渴望成功,期待成功。中職院校的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多參加學校班級活動,讓他們有參與其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教育觀,堅持具備一切專長即培養(yǎng)人才的科學教育觀,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情況,實施對其多元化、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評估,從開展課堂參與、社會實踐、集體活動等方面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計劃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讓每個學生通過經歷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成功、走出了自卑,實現了自身的價值,找回自信心與樂觀。
2.3全方位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方面不僅要教學生知識,更要帶領學生走正確的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三觀,而這些問題都必須保證學生心理健康,可見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非常緊迫。班主任的工作本身就是我們德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一個組成部分,也是對學生群眾進行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學生健康的價值觀和人格,優(yōu)良的身心素養(yǎng)與做好班主任的工作都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但在現實中,班主任大多數都缺乏專業(yè)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加強對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培訓,使得班主任每個人都能夠順利地完成這項任務,這一點也是加強中職學生心理教育的當務之急。與此同時,要針對不同中職院校的學生們在身心和精神上存在問題,采用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途徑,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們一定要多與中職院校的學生們進行溝通和互動,并適當地給中職院校的學生們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和疏導,引導他們逐步走出內心的陰霧,逐步樹立積極正向的精神狀態(tài)。
結語:通過不斷的交流溝通,加強對于中職學生們的認識了解和理解,讓我們在中職院校的學生們更好地能夠認清和看到自己的社會主體地位,促進我們在中職??圃盒:蛯W生之間能夠共享與發(fā)展,促進我們在中職院校的和諧與發(fā)展,進一步推動經濟社會穩(wěn)定與和諧。
參考文獻:
[1]林棟.中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教育措施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5,1(7):51-52.
[2]詹南南.淺議中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教育對策[J].長江叢刊,2018(23):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