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超 楊富超 哈爾濱體育學院研究生院(國際交流學院)
體操一詞源自于古希臘語Gymnasitike(意為裸體,古希臘人鍛煉時常赤身裸體進行。)[3]體操是體現(xiàn)力與美完美融合的載體;而器械體操是通過控制自身肌肉協(xié)調發(fā)力并在器械上做出各式各樣的動作,它是我國高校體育專業(yè)學生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xiàn)今體育教育專業(yè)方面的學生的普(必)修的基本內容之一。具備體操教學的能力是作為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必備的技能之一。
本文主要從單杠、雙杠、跳馬等器械體操入手并選取其項目中相應的幾個難度動作分析造成學生恐懼心理的原因來源;由于器械體操的動作技術復雜、難度大且很多技術動作是使身體處于一種非常態(tài)環(huán)境中完成。如單杠上的騎乘后回環(huán)、雙杠上的手倒立、橫箱頭手翻等。因此在教學中學生難以快速有效的掌握一些高難度的技術動作,而當人處于對已知事物的不可掌控下時就會產生一系列的生理或心理上的不良反應;所以當在器械體操教學中學生難免會產生恐懼心理并產生一些不適的生理反應。學生從事器械體操練習時產生心理障礙著手,淺析器械體操教學中學生恐懼心理形成的原因以及相應的解決對策。
恐懼心理是人大腦的機能屬性,而人的恐懼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xiàn)實的反映。由于器械體操學習多是人與器械之間的協(xié)調與配合,在器械體操中想要完美掌控其中的動作如單杠中的騎撐前回環(huán)、騎撐后回環(huán)、支撐后回環(huán)、后倒掛膝上;對此類難度較大的動作學生在體操練習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各種程度不一的恐懼心理。而恐懼心理是人的本能反應,是一種保護性心理反應且會盡量采取回避行為的情緒體驗。本文旨在消除學生器械體操練習中產生的恐懼心理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提高體操的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以增強學生對體操的學習興趣。
研究對象:器械體操教學中體育專業(yè)學生恐懼心理的形成及對策。
1.實地考察法
通過對體操課中全面而系統(tǒng)地考察研究,記錄學生在體操動作技能的學習與練習中出現(xiàn)恐懼心理的原因來源及其影響因素的考察分析。
2.文獻資料法
查閱關于體操、器械體操教學、體育鍛煉、恐懼心理方面等相關的文獻資料20篇。利用西華師范大學圖書館、體育學院圖書藏書中相關圖書進行分析研究。同時參閱《運動生理學》《體育心理學》《體操》《基本體操》《基本心理學》等書籍進行探討研究。
3.問卷調查法
設計關于器械體操教學中學生恐懼心理的形成的相關問題,共發(fā)放60份問卷與回收60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55份,有效率91.7%。并對相關內容進行整合并形成有效結果。
經過調查研究分析,其中在參與器械體操練習時對學習感到厭倦或總想逃避練習的人數(shù)比例為60%;對單杠上的某一類動作感到恐懼或畏懼的人數(shù)比例為40%;在單杠上完成動作時出現(xiàn)過格外緊張的所占比為55%;有過猶豫不決的情況所占比為40%;面對難度較大的動作時會出現(xiàn)格外緊張或恐懼占比為80%;主動減少動作的幅度占比為85%;動作完成不到位時擔心同學的嘲笑占比為60%。由此可見,學生在從事器械體操學習時產生的厭倦、逃避、恐懼、畏懼等一系列消極情緒皆因學生對體操器械的恐懼心理情緒。
研究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主要對單杠中的騎撐前回環(huán)、支撐后回環(huán)、騎撐后倒掛膝上難度相對較大的動作進行學習時更容易產生恐懼心理;這是因為學生對離地較高而又是繞軸的單杠運動感到害怕或不了解這項運動的精髓。其中學生對騎乘前回環(huán)感到恐懼或害怕的占比為44.5%;對支撐后回環(huán)感到害怕占比為35%;騎撐后倒掛膝上占比為19.5%。
通過對支撐前擺下、前滾翻成分腿坐、肩倒立等動作的調查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對雙杠形成恐懼心理的因素主要有:上臂力量不足、動作玩不成怕被同學嘲笑;器械老化、怕落杠;動作難度大、怕受傷等。其中由上臂力量不足、怕被嘲笑造成學生產生恐懼心理的占比為32.5%;器械老化、怕落杠占比為29%;動作難度大、怕受傷占38.5%。由此得出學生對此三種動作感到恐懼的占比較均衡。
通過學生對山羊屈腿騰越、山羊分腿騰越、縱馬分腿騰越三個動作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產生恐懼心理的因素主要來自跳躍時怕撞馬、摔下馬、卡在馬上;撐馬時怕手腕受傷;落地時站立不穩(wěn)怕摔倒等。其中由山羊屈腿騰越引起的心理恐懼占比為34.5%,山羊分腿騰越占比為25.5%,縱馬分腿騰越占比為39%;其中又以縱馬分腿騰越引起學生的心理恐懼占比最高。
1.恐懼心理形成的生理機制
學生在掌握某一項體操的技術動作是基于自身的非條件反射,并建立后天條件反射的過程,并且要通過不斷反復的練習最終形成運動動力定型??謶中睦沓霈F(xiàn)的生理機制是由于大腦皮層和皮下組織的某種與此運動活動無關的神經中樞高度興奮,而與此運動活動有關聯(lián)的另一種神經中樞則受到強烈抑制。這種模式的產生是由于學生對動作技術的掌握、理解還不夠深入所以在練習中往往會產生一些不良的生理或心理反應從而使得動作做不出或不敢做動作。進而使動作技術的條件反射形成受到阻礙。并且當這種刺激方式的信息來源持續(xù)不斷的對大腦控制中樞發(fā)出神經沖動,這種情況的模式就會使已經建立好的運動動力定型暫時遭到破壞從而發(fā)生遺忘動作或不敢完成某個動作,進一步產生恐懼心理情緒。這種恐懼心理的出現(xiàn)也使得學生應具備的空間感、平衡感、想象力等一系列心理素質失去掌控,并使學生表現(xiàn)出驚慌失措、失去動作節(jié)奏等情況。
2.恐懼心理形成的心理原因
心理是人大腦的機能屬性,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xiàn)實事物的反映。人對事物的認識具有主觀能動性;并且在從事任何一項活動都會產生不同的認知情緒體驗。當產生的是正面的、積極的心理情緒時就會促使活動順利、有序的開展,反之亦然。而恐懼心理的產生就是一種消極的情緒體驗,并對動作技術的掌握具有阻礙作用。當學生從事難度大、技術動作復雜的活動時由于自身性格、心理、身體素質等方面的缺陷就會產生信心不足、自卑的情感體驗;這種情緒再進一步就會使學生產生恐懼心理。因為學生的身體素質受遺傳及后天環(huán)境的影響較大所以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各不相同,而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就會更容易產生恐懼、害怕、緊張等不良的心理情緒體驗并不敢從事一些平時就能做出的常規(guī)動作。
3.恐懼心理形成的主觀因素
(1)認知能力方面
人對外界的認識具有主觀能動性,是對外界客觀事物的主動認識、加工、改造的過程。因而受每個人所學、所思、所感、所聽;所以每個人對同一事物都有自己獨特的認識感悟。
體操教學內容基本取自于“競技體操”,對動作技術規(guī)格要求高、難度大、且又缺乏相應的健身手段、方式與方法的研究與開發(fā)。學生在學習體操時很容易就產生恐懼心理,進而使學生形成對學習體操是難度大、危險性高、不宜練習等較片面的認識。
(2)自身心理方面
由于器械體操動作技術難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學生在學習時容易產生消極情緒的心理現(xiàn)象,甚至出現(xiàn)臨陣退縮的現(xiàn)象。當學生處于這種消極情緒里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而當長期處于消極、恐懼的心理狀況時就會使學生產生厭惡體操并且也會挫傷學生學習體操的積極性。
4.恐懼心理形成的客觀因素
(1)教學環(huán)境因素
在教學中教學環(huán)境也會對學生心理產生影響,惡劣的環(huán)境會使學生產生一定的心理緊張、焦慮的情緒體驗進而使其產生恐懼心理。在教學中需要的器械、場地必須具備一些特殊性,如體操房的空間布局、儀器設備是否安排得當、地面整潔度、空氣流通度等。據(jù)研究表明,當學生處于在器械老化、環(huán)境惡劣、通風不順暢、光線不足等場景時會使學生在學習時更容易產生不良心理反應也更加容易產生恐懼心理狀況。具備以上合理有效的要求,這樣才能使教學更加有序順利的開展。
(2)動作難度大
器械體操技術動作復雜,難度動作多(如騎乘前回環(huán)、支撐后回環(huán)),使學生想到將要從事其相關難度動作時就會望而止步、不敢從事練習;更甚者會使學生產生害怕、恐懼的心理情緒進而使得學習效率、學習質量大大的降低。
1.加大宣傳體操的價值及意義
體操的價值及意義是強身健體并具有促進智力水平良好的發(fā)展,有利于個性心理的完善并增進快樂、調節(jié)情緒、改善人際關系、樹立成就感、磨練人的意志品質。因為現(xiàn)代信息傳播途徑廣、技術優(yōu)良、信息傳播快捷方便,因此應妥善利用多媒體、網絡、數(shù)字化教學等資源設施推廣體操的價值及意義。減少學生們對體操的誤解并進一步減少學生學習體操時所產生的畏懼感從而使得學生對體操產生想要了解并學習的興趣。
2.加強磨煉學生的意志思想
強大的意志力及思想覺悟是可以使得自己面對突發(fā)情況、自己的緊張心理、恐慌、恐懼心理得到有效緩解。念頭的通徹也能使不良的心理或生理方面得到有效遏制。
3.改善教學環(huán)境
良好安靜的教學環(huán)境可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專注度提高、精神更加飽滿,使得學習效率大大提升。教學環(huán)境的大為改善,使教學環(huán)境更加有益于學生學習,消除不必要的環(huán)境影響因素以提高學生的心理安全保障度從而使得恐懼心理得到有效消除。
4.降低動作技術難度
適當采取一些合理的教學方法或手段達到降低技術難度的要求使教學過程順利開展。達到減輕學生在進行難度較大的動作練習時產生的恐懼、害怕、厭惡等不良情緒體驗,并使教學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