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珍珍
(內蒙古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預制語塊都有固定的意思,結構也相對獨立,具有固定或半固定模式化,是語言中的詞匯語法單位,且整體存儲在記憶中,使用時直接提取,不需要語法生成和分析,對于話語輸出具有重要意義,被認為是理想的語言表達單位。1975年著名語言學家Becker提出了預制語塊的概念,他認為語言記憶和存儲、輸出和使用并不是以單個詞為單位,那些固定和半固定的模式化了的塊狀結構,才是人類語言交際的最小單位。
語料庫語言學在不斷發(fā)展過程中,據統(tǒng)計表明,90%的英語自然話語是通過語塊結構實現的。1992年Nattinger和Decarrico把預制語塊分為:多元詞語塊(Polywords)、短語架構語塊(Phrasalconstraints)、習俗語語塊(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和句子構建語塊(Sentence builders)。根據不同情景中的會話結構和話語語用特點,預制語塊又可分為必要的話題(Necessarytopics)、社交互動(Socialinteractions)和話語設置(Discoursedevices)三類。
在高職院校,教學目的主要側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交際能力和應用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方法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仍采取死記硬背,填鴨式教學。高職英語學習過程中,詞匯量大、語法復雜,學生英語底子差,學習興趣不濃,學生主體地位角色仍未充分發(fā)揮,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交流較少,這樣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高職學生主要來源于各個旗縣盟市地區(qū),生源復雜,以普高、職高、單招學生為主,對于英語基礎整體較薄弱,對音標的掌握不扎實,讀音帶有嚴重的地方口音,詞匯積累比較缺乏,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效果不明顯,比較吃力。
除外語類職業(yè)院校外,大多數職業(yè)院校對英語教學重視度不夠,因此,學院對外語教學的設備投入不足,不夠完善和不成熟,教學技術和教學資源不夠先進,很多落后的教學條件嚴重阻礙了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
將符合語境的預制語塊應用于人們在日常真實口語交際中,而不是將單詞簡單地羅列,如果學生想要很好地掌握口語交際,就要有一定量的預制語塊的積累,因而教師在進行英語口語授課時,應重視語塊教學,增強學生語塊積累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別和歸納大量各類語塊的能力,可以很大提高學生口語表達效率和準確性,從而提升學生實際交際能力。
在職業(yè)院校中,專業(yè)英語文章中句子的構建語塊在應用閱讀教學中更加強調,如It’s suggested that...,是用來表達建議的。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預制語塊,介紹一些相關的閱讀策略。學生可以利用這些預制語塊更好地把握語篇結構,語篇處理速度得到提升,語篇的理解能力得到培養(yǎng)。
預制語塊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擴展詞匯學習,避免機械性的記憶,促進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英語中語塊教學除了教授學生詞匯語法知識外,學生的語用能力也得到提升,語塊教學很好的幫助學生鞏固詞匯,提高詞匯的記憶效率,同時預制語塊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準確地、流利地表達思想,完成交際。
在高職英語課堂中,教師要教授學生進行大量的專業(yè)詞匯語塊的學習,為學生創(chuàng)設語塊學習環(huán)境,安排鞏固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對掌握和運用專業(yè)詞匯語塊,同時學生對專業(yè)詞匯語塊學習的興趣也會有所提高,有助于ESP(專業(yè)詞匯)的準確產出。
預制語塊可以有效改善高職院校學生詞語搭配不當、語篇銜接差、中式英語、語言邏輯不清晰、文章不連貫等問題,準確生動的表達思想,使文章邏輯性與連貫性更加凸顯。寫作課堂上,教師通過預制語塊使學生掌握各種文體的開頭、過渡、結尾,靈活使用因果、遞進、轉折、列舉等指示語塊等。
學生通過對預制語塊的學習,不但增強自身的語言組織能力,使文章更生動、更規(guī)范,而且通過句子翻譯、短文翻譯和寫作來加強語塊輸出練習。
綜上所述,預制語塊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及影響力不可比擬。教師應充分利用預制語塊的特點和優(yōu)勢來完善、提升教學效果,不斷將二者融合,探索語塊教學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