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桃源小學 邱建平
翻轉課堂的存在,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離開教師的指導后,依舊能夠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對知識的探索和建構。隨著“生本教育”理念的發(fā)展,以及現(xiàn)代教育資源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教師開始重視翻轉課堂,并嘗試利用多種渠道促進信息技術翻轉課堂的創(chuàng)建,以便學生在翻轉的學習模式下,增強自主學習信息技術的能力。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只有自主對知識進行學習,才能夠真正地掌握知識,知道自己學會了什么。而以“學案”為載體的“學案導學”活動,能夠引導學生以導學案為依據(jù),有序完成對知識的自主學習。所以,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師有必要借助導學案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活動,使學生在逐條完成學習任務中,實現(xiàn)對信息技術知識的自主建構。
以《收發(fā)電子郵件》這一課的教學來說,教師就可以利用導學案的設計,輔助學生進行信息技術知識的自主學習。具體來說,在導學案上可以設計如下版塊:“學習目標”版塊,為學生設定“了解電子郵件的原理、電子郵件地址格式和意義”“熟練掌握書寫電子郵件地址的格式”等目標,明確學生利用導學案進行學習的目的,使學生了解自主學習的方向;“重難點”版塊,指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使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預習導學”版塊,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預習的方向;“問題導學”版塊,為學生設計“使用電子郵件的優(yōu)勢是什么呢”等問題,以便學生在解答這些問題后,能夠有效完成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建構。學生按照導學案上的要求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自學,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以便之后更好地進行查漏補缺,提高學習效果。
顯見,在利用導學案引導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時,學生會按照導學案上的要求,自主有序地探索信息技術學科的內容,從而實現(xiàn)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同時,導學案的教育方式,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把握自學的方向,合理地安排自主學習的節(jié)奏,為實現(xiàn)課堂的翻轉鋪墊良好基礎。
在學生完全依靠個人的力量分析信息技術知識時,學生會因為能力不足,而無法全面自學信息技術知識,以至于制約了翻轉課堂的創(chuàng)建。而不同學生之間是存在一定差異的,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可以形成互助的結構,所以,在為學生設定了自學的任務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對學生的了解,按照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安排自學小組,以便學生在相互幫助中共同完成對信息技術知識的自主學習。
比如:在《美化文檔》這一課的教學中,為了促進翻轉課堂的構建,教師就可以基于對學生的了解,為學生創(chuàng)建合作交流的小組,促使學生在合作中,逐步完成對藝術字插入方法、自選圖片插入方法等知識的自主學習。首先,教師結合以往經驗,對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以及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等進行分析,按學生操作Word文檔能力的強弱,以優(yōu)勢互補為原則,安排合作學習小組的成員,使每個小組中的學生對Word文檔的操作能力各不相同。緊接著,學生在小組中各抒己見,表述自己對插入藝術字、自選圖片方法的認識,以便學生在集體思維中提高對藝術字、自選圖片插入方法的自學效果。
可以看出,合作活動的創(chuàng)建,為學生集中彼此的思維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學生能夠借助他人的力量,彌補自己的欠缺,在與同伴進行協(xié)商的過程中,逐步完成對信息技術知識的自主學習,助力翻轉課堂的形成。
打造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使用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現(xiàn)代化的學習資源,打造全新的教育環(huán)境,促使學生在靈動的學習方式下,更加積極地進行信息技術知識的自主學習。就拿微課這一技術來說,教師就可以發(fā)揮其短小精悍、內容豐富的優(yōu)勢,輔助學生進行信息技術知識的自主建構。
例如《初識Scratch》這一課主要包含認識Scratch軟件操作界面、學習Scratch基本工作方式的教育內容,圍繞上述內容,教師進行微課視頻的制作,并結合對小學生注意力維持時間的觀察,將微課視頻的時長調整為十分鐘左右。在微課視頻制作完畢后,教師將做好的微課發(fā)送給學生,引導學生在觀看微課中提取其中的基礎知識,認識Scratch軟件的操作界面,以及Scratch的基本工作方式。同時,微課視頻也具有調節(jié)播放速度、后退和快進的功能,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對微課視頻的快慢進行調節(jié),從而實現(xiàn)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個性化建構。此外,微課視頻還可以被儲存在云端,方便學生之后的隨時調取,以便更好輔助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自主學習。
透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在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教師使用微課技術為學生制作自主學習的資源,能夠有效豐富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式,打造新穎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從而落實翻轉教學的模式。
打造翻轉課堂時,教師要認識到,真正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非簡單地引導學生對現(xiàn)有信息技術知識進行學習就可以落實,而是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檢索知識的能力,使學生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在學習信息技術知識中遇到的問題。網(wǎng)絡資源的發(fā)展,使信息的上傳和下載變得更加便捷,因此,在學生自主學習信息技術知識遇到問題時,也可以利用網(wǎng)絡上的海量信息,自主檢索解決問題的路徑,以便在解答自身的疑惑中,真正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
以《走進網(wǎng)絡論壇》這一課的教學為例,在學生自主學習BBS論壇的概念、作用,以及注冊賬號的方法等內容時,學生會產生“只有BBS這一種論壇嗎?”“是否有其他網(wǎng)絡形式,可以為人們提供討論的場所呢?”等問題。當學生產生這些疑問時,教師不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組織學生利用網(wǎng)絡檢索的方式,自主查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具體而言,學生可以將上述問題的關鍵詞輸入瀏覽器中,查看網(wǎng)絡上對這些內容的解說。隨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信息素養(yǎng),對這些內容進行篩選和分析,以便在瀏覽中逐步解答自己的疑惑,了解還有哪些網(wǎng)絡平臺可以當作論壇。
在翻轉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時,學生難免會遇到一些難題和疑問,這時,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自主檢索的方式解答這些疑惑,能夠有效發(fā)展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使學生在全面掌握信息技術知識中提高翻轉學習的實效。
翻轉課堂的最大特色是教師與學生的身份進行顛倒,即學生成為課堂上的“小老師”,為其他學生講述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而教師則成為課堂上的“觀眾”,以旁觀者的身份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在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創(chuàng)建翻轉課堂,教師也要主動地與學生調轉身份。
比如:在《下載網(wǎng)上信息》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與學生進行身份的調轉,讓學生在翻轉的學習方式下,增強對網(wǎng)頁、文字和圖片下載方法的認識。在開展活動前,學生自主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分析,學會使用搜索引擎進行網(wǎng)頁、圖片等信息搜索的方法,并掌握其下載方法。隨后,學生根據(jù)自身特點,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并安排講解本節(jié)課知識的順序,為之后擔任“小老師”鋪墊基礎。在課堂上,教師為學生提供平臺,組織學生扮演“小老師”,使學生在翻轉的教育模式下,帶領其他學生認識網(wǎng)頁、文字和圖片的下載方法。在學生講解完畢后,其他學生和教師再提出自己的疑問,引導講解者反思自己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認識情況,以便“小老師”可以及時地糾正自己的問題,加深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印象。
顯然,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身份的調轉,讓學生以“小老師”的身份為其他人講述信息技術知識,能夠真正地實現(xiàn)翻轉施教,使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對“小老師”的講解情況進行點評,促使“小老師”在反思自學過程中,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問題,正確、全面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
總而言之,翻轉課堂的創(chuàng)建能夠有效凸顯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位置,提升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效果。然而,打造翻轉課堂并非簡單地依靠上述策略就可以落實的,而是一個不斷創(chuàng)新和實踐的過程。所以,在未來的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師有必要從翻轉課堂的精髓出發(fā),引導學生以多種方式進行信息技術知識的翻轉學習,以便在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中,增強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