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福建省中職學校學業(yè)水平考試《計算機應用基礎》為合格性考試,旨在檢測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基礎理解和運用的水平,《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學業(yè)水平考試
《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中職學校公共基礎課,是培養(yǎng)中職生計算機應用技能的重要教學課程,也是福建省中職學校學業(yè)水平考試合格性考試科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
早期《計算機應用基礎》在大多數(shù)中職學校教學上并不引起重視,忽視教學改革,教學設備不完善,同時教材內容陳舊,并沒有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行與時俱進的更新,無法突出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在未來學生求職就業(yè)中的重要性,影響了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興趣和積極性。中職生源的文化素質不高,計算機基礎普遍偏低,對計算機的認知程度和掌握水平參差不齊,再加上前幾年生源減少,進入學校的門檻在不斷的放低,更加劇了該問題的突出性。中職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學習興趣不高,他們最關心的是如何用計算機上網(wǎng)聊天和玩游戲。針對上述情況,以及福建省中職學校學業(yè)水平考試的開展,談談多年來本人從事《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主要原動力。健康的心理和端正的態(tài)度則是學習的催化劑。教育理論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只在于傳授本領,更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學科特點決定了計算機是一門應用廣泛的學科,它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電腦、MP3、智能家居、網(wǎng)絡、游戲、動畫、辦公處理等等,無一不與計算機技術相關。結合我們生活中的實際例子,我們足以讓學生意識到學習計算機知識的意義,更何況《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中職學校學業(yè)水平考試合格性考試科目,也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他們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二、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中職學生對一門課程的喜好經(jīng)常是“三分鐘的熱度”,這就要求我們不但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讓他們知道本課程的重要性。在教學中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教師在備課時要了解學生的特點,在教材內容上要量體裁衣,因材施教,語言通俗易懂,深入淺出,這樣學生學習就會有自信心,樂于參與。例如教師可采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分組制作成績單、賀卡等,進行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最后點評。這樣學生在制作過程中就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自主學,輕松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就不會出現(xiàn)“三分鐘的熱度”現(xiàn)象,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三、改革教學模式,應用多種教學方法
1、分層教學法
中職的學生很大一部分來自農村,由于目前農村鄉(xiāng)鎮(zhèn)中學計算機教學設施還不太完備,許多學生在初中學習時很少接觸計算機,更談不上操作和運用了。城里的學生幾乎都接觸過電腦,且這些學生中有部分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強。在教學中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模式,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仔細分析學生的差異性,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建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從而有效展開分層教學。在教學中還可根據(jù)學生一階段的學習,對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變化情況,適時進行學習小組的調整,以便學生能更好適應小組的學習。
2、任務驅動法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一個實踐性,動手能力非常強的學科。培養(yǎng)中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是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上機操作是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重頭戲,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關鍵。本人從事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多年,深感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有別于其他學科的教學。在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著重強調通過反復的操作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應變能力。通過各種不同類型的操作例題,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完成教學的總體目標。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旦完成了各項目標,在學習中就會有一種成就感,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加學習動力。在課堂教學中,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法,都要將操作與理論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實驗——查漏——再實驗,循環(huán)往復,螺旋式深化,在實踐操作中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課程知識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本人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認為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非常適用。
首先談談任務驅動教學的優(yōu)勢:
(1)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從教學生“學會學習”目標出發(fā),使職業(yè)教學從注重“教法”轉到注重“學法”,將學生的學習與學生發(fā)展密切結合起來。采用師生互動型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在教學中,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是課堂的主體。
(2)任務驅動教學法體現(xiàn)了“以學為本,因學施教”的教學準則,因為“學”在人的活動中占據(jù)主體地位,而教則應因人因時施以不同的“教”?!敖獭痹谟趯θ说某砷L和發(fā)展起著輔助和促進的作用。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知識”,而且要“學會學習”。
(3)任務驅動教學通過創(chuàng)造某種特定的“環(huán)境”或“情境”,讓學生在老師所設計的學習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使每個學習者都有施展個性能力的機會和舞臺。任務驅動教學倡導學生參與教與學的全過程,這種教與學通常圍繞某一課題、問題或項目開展教學的活動,重視學習過程的體驗。
(4)任務驅動教學具有針對性強、教學效率高的特點。
(5)任務驅動教學中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是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展示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水平,不斷把知識化為能力。
我們以教學內容“Excel電子表格公式和函數(shù)”為例具體說明如何設計“任務”。該教學內容涉及的函數(shù)種類有:Sum(求和函數(shù))、Average(求平均值函數(shù))、Max(最大值函數(shù))、Min(最小值函數(shù))、Countif(統(tǒng)計函數(shù))、if(條件函數(shù))。根據(jù)以上教學內容,設計“制作全班期中考試成績總表”的任務,練習內容包含:班級成員各科成績、班級成員平均成績、各科的平均分、班級總分和平均分、該總分最高/最低的個人、平均分90以上的人數(shù)、不及格的人數(shù)等?!叭蝿铡庇幸韵绿攸c:該“成績總表”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用到了教學內容的全部函數(shù);該“任務”要求學生把零散的知識應用于一個實際的項目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而且有準確一致的答案,易于評價。
以上是本人在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教學中的一些心得體會,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必須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讓學生明白計算機應用基礎課一定要學會,一定能學好。隨著信息技術和教學理論的發(fā)展,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理念必然不斷翻新,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也必將越來越豐富,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人才。
作者簡介
郭偉標,1979年8月,男,回族,福建惠安,大學本科,福建省惠安職業(yè)中專學校,中職講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