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授式”的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能力與思維的培養(yǎng),把寫作的主導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在寫作中可以自由發(fā)揮與想象,激發(fā)內心的寫作靈感。同時,教師也要注重對學生發(fā)散思維的訓練。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重視每一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化差異,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與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寫出特色新穎、獨具一格的文章來。
關鍵詞:小學作文;發(fā)散性思維;訓練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5-00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5.039
作者簡介:董金鳳(1977.7— ),女,漢族,甘肅民勤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教學。
在目前的小學作文教學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即學生對于作文存在一定的畏懼心理與抵觸心理,導致作文教學效率低下,再加之作文一直屬于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內容,針對以上問題,教師需要注重開發(fā)與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以此來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理念,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同時,教師也需要改善作文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注重啟發(fā)學生的寫作思路,讓他們能夠按照自己接受與喜歡的方式開展寫作,讓學生在思考與創(chuàng)新中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從而能夠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改變以往寫作過程中思考模式固定、僵化的問題,要讓學生能夠投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去寫作,展現(xiàn)出寫作角度的多元化與創(chuàng)新性。
一、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一)較為束縛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中,大多數(shù)教師習慣于讓學生按照自己的作文思想與模式來展開寫作,不能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作文寫作,這樣做的結果便是完全束縛了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為了快速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有時會用一種規(guī)范化的作文模式來約束學生,這樣不僅無法提高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還會讓他們對于作文存在嚴重的學習排斥心理,認為寫作文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同時,教師只是機械地為學生提供一些素材內容,完全抑制了學生的童心與個性的發(fā)揮,更導致學生缺乏探索事物的好奇心與自主性,無法對事物有深層次的了解與認識,作文課堂成為束縛學生發(fā)散思維的場所,致使個別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完全是“記流水賬”。而且,教師的作文教學活動模式較為單一,平時開展的一些作文教學活動也嚴重缺乏趣味性與開放性,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發(fā)揮與想象的空間,完全制約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
(二)作文教學模式較為成人化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中,存在作文教學模式較為成人化的問題。個別教師可能認為自己的思維能力要比學生強,自己習慣于成為學生作文寫作的主導者,無論是作文教學的教案設計,還是教學過程活動的模式,教師都會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對作文進行思考與構思,致使小學作文教學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完全被束縛在固定的作文教學模式中,教師可能認為這是理想化的作文教學模式,但是對于學生來講卻是無法理解與接受的。而且,教師完全沒有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重要性,認為孩子的思想觀念幼稚、簡單,不屑于尊重學生的想法,而且遏制了學生對于人生與社會的思考,殊不知教師不重視的這種情況卻恰恰是學生最珍貴的學習優(yōu)勢所在,在強調教學規(guī)范與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完全讓學生喪失了寫作的自主性與創(chuàng)造性。
(三)教師習慣用技巧控制學生的思維
在當前的小學作文教學指導過程中,教師習慣于用技巧來控制學生的思維,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學生的思維模式中,無論是寫作內容的選擇,還是寫作方法的設定,教師都希望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模式進行,導致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缺乏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無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而且,大多數(shù)教師習慣于選擇一些知識記憶性的寫作素材,通過自己精心設定的問題,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步驟完成寫作過程與對白,最終實現(xiàn)自我教學目標,但是這樣做的結果,便是讓作文寫作課堂成為知識灌輸?shù)恼n堂,根本沒有體現(xiàn)出作文教學中的循序漸進理念。特別是在一些開放性的寫作討論活動中,學生撰寫的作文內容大致都是相同的,完全喪失了真實的溝通與交流,更缺乏了表達自我觀點的機會,完全扼殺與磨滅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發(fā)散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小學作文教學中的發(fā)散思維訓練策略
(一)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中,要想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教師需要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為每一位學生設定一個輕松與愉悅的寫作氛圍,讓他們的思緒與心靈不會受到教師的強制束縛,而是能夠做到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寫出高質量與高品格的文章,進而在寫作過程中實現(xiàn)發(fā)散思維的訓練。另外,教師不能把自己作為寫作教學中的強勢一方,而是要成為學生寫作的幫助者,為學生解決寫作過程中的問題與困惑,充分激發(fā)每一位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與創(chuàng)造潛能。而且,在作文寫作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需要積極的溝通與交流,實現(xiàn)平等對話,因為學生只有實現(xiàn)真正的學習平等,才能夠在思想溝通過程中消除顧慮,能夠把教師作為自己的朋友,描述自我的真實想法,從而完全改變傳統(tǒng)寫作教學中教師權威者的角色。小學作文課的最核心目的,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真正獲得發(fā)展與成長,擁有創(chuàng)新的能力,充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發(fā)散思維能力,但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尊重學生與理解學生的基礎上,所以,教師要成為學生思考的推動者,而不是學生思考的評判者與指揮者。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不只是要體現(xiàn)在交流與對話中,更多的是教師要肯定學生的思考與寫作內容,不能簡單地用好與壞來評價學生,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開展作文教學活動。
(二)借助促進性態(tài)度構建輕松的寫作氛圍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中,要想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教師需要借助于促進性態(tài)度構建輕松的寫作氛圍,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始終處于一個迸發(fā)的狀態(tài),進而實現(xiàn)思維的自由成長。因為學生只有在思維放松的狀態(tài)之下,才能夠寫出表達自我真實情感的文章,同時,情感生活屬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寫作的重要源泉,而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是輕松與快樂的,所以,教師要實現(xiàn)生活場景重現(xiàn),必須讓學生對生活中的素材進行思考與創(chuàng)造,在無形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另外,教師要成為學生的激勵者與促進者,充分給予他們自由寫作的機會,并且教師要和學生共同進步與學習,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在寫作過程中的感受與問題。教師要成為學生思維發(fā)展的推動者,尊重學生對于邏輯的推理,讓學生能夠在內心的自由表達與思考中,減少一切寫作束縛力,寫出自己喜愛的內容,從而讓他們擁有更多的自主學習權利,學會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也是對學生發(fā)散思維的一種訓練模式。教師要讓學生之間學會分享寫作方法與技巧,讓他們在對話中相互促進,相互提高,改變以往被迫式的寫作對話,讓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實現(xiàn)發(fā)散思維的訓練。在重點與難點寫作內容中,教師要適當給予指導與點撥,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把寫作主導權交給學生,教會他們如何面對困難,以及如何創(chuàng)造寫作內容,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同時,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評價活動中,教師要改變以往單一的評價模式,借助于開放性的評價模式,為學生構建一個輕松的寫作情景與氛圍,不要讓學生為了快速完成寫作任務,而在內心存在較大的寫作壓力。教師要開展多元化的寫作評價,可以結合學生寫作內容的創(chuàng)新點與情感性展開評價,多肯定學生寫作中的閃光點,提高他們參與寫作的自信心。
(三)構建多元化的寫作活動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借助于多元化的寫作活動,發(fā)展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通過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與觀察能力,鼓勵他們創(chuàng)造與觀察。教師要借助于游戲活動來落實作文教學任務,因為游戲屬于學生發(fā)展心智與智力的重要手段,游戲能夠釋放學生的天性與童真,教師要讓學生在游戲中認知世界與體驗世界,從中擁有更多的感悟,這對學生來講會收獲更多的生活化與創(chuàng)造性的寫作素材,在無形之中也訓練和提高了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同時,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要提前設定寫作模式,而是要讓學生自主思考與探究,展現(xiàn)學生思維的多樣化創(chuàng)作,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提供一個寫作方向,為學生開展創(chuàng)造性的訓練活動。教師要改變以往封閉式的寫作教學模式,而是要設定一種開放式的寫作模式,不要讓他們失去自由想象與思考的機會,讓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寫作。由于每一位學生的生活精力與家庭背景都是不同的,這也導致了每一位學生對于事物的認知能力也是有區(qū)別的,其思維邏輯與思維模式也存在較大差異,所以,教師不但要尊重學生的這種思維差異化,而且要尊重與理解每一個學生的表達模式,認可學生的寫作觀點,鼓勵學生能夠站在不同角度展開寫作,完全展示出自己的寫作特色。另外,教師要盡量減少一些封閉式的寫作問題,要認可學生想象與思考的合理性,在鼓勵學生大膽思考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多多和他們溝通與交流,因為教師只有參與到學生的創(chuàng)造和想象過程中去,才能夠真正發(fā)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三、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借助于多元化的作文教學模式,讓每一位學生能夠感受到寫作的趣味性,能夠自主地投入到作文學習活動中去,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發(fā)揮與自由思考的時間,讓他們能夠在內心的思考中完全釋放自己的童心與天性,這樣才能夠使他們融入真實情感去寫作,培養(yǎng)自身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改變傳統(tǒng)作文教學中學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
參考文獻:
[1]古吉慧,龍群.新課程標準下小學作文教學與認知訓練的整合研究[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3(10).
[2]王法修,魯嵐.訓練思維悟性,拓展視野有語——作文教學發(fā)散思維訓練嘗試[J].泰安教學學院學報岱宗學刊,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