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帥
【摘 要】目的:分析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臨床檢驗特點。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30例年齡60歲~70歲的老年AIH患者作為觀察組,另擇取同期院內收治的30例非老年AIH患者作為對照組,疾病檢查中均實施免疫學檢查、生化指標檢查等,將兩組患者的腎功能、血細胞、抗體等檢測結果進行比較。結果:兩組患者的ALP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ALT檢測結果值低于對照組,AST檢測結果值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腎功能指標比較中觀察組的Cys-C、BUN、Cr等檢測結果值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ENA陽性率、ANA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AIH疾病臨床中不同年齡段患者在免疫學指標上高度相似,但血生化以及腎功能等方面的指標檢測結果具有較大差異。針對老年AIH疾病,醫(yī)生通過對其血生化、腎功能的分析,可提升疾病判斷的準確性,進而在相關治療工作中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老年患者;自身抗體指標;腎功能指標;生化指標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屬于臨床常見肝病類型之一,是肝臟慢性損傷的一種,其關鍵病因在于肝細胞受到免疫系統(tǒng)的攻擊,與遺傳因素高度相關,后在環(huán)境刺激下發(fā)作,如藥物性肝損傷、病毒感染等[1]?,F有病例中,以女性更多見,發(fā)病年齡高峰大致可分為兩個,包括10歲~30歲、>40歲,慢性肝炎是患者主要表現,其中34%左右確診患者是在無癥狀表現的情況下于健康體檢中發(fā)現相關征兆,更有30%左右確診時已經有肝硬化現象,同時還有許多患者同時患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甲狀腺炎、1型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2]。AIH的發(fā)生發(fā)展較緩慢,輕者一般無癥狀表現,但當患者出現惡心、腹脹、乏力、厭惡油膩,或臨床檢驗指標中轉氨酶出現異常值增高現象時,則需要警惕肝功能受損,盡快就醫(yī)排查病因,避免肝臟損傷問題進一步擴大。而根據研究指出,針對AIH兩個高發(fā)年齡段,臨床所實施的診治措施有所差異,其中老年AIH患者中多數無法耐受肝活檢的操作,因此還需要尋找其他有效檢驗方式。本文基于研究老年AIH患者臨床檢驗特點,特抽取同期到院治療的非老年AIH患者進行對照研究,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30例的老年AIH患者作為觀察組,男13例,女17例,年齡60歲~70歲,平均年齡(65.25±4.63)歲;另擇取同期院內收治的30例非老年AIH患者作為對照組,男12例,女18例,年齡20歲~59歲,平均年齡(39.55±3.67)歲。除年齡外,患者其他基本資料對比,兩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開展前已經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 方法
針對有所患者開展血液生化檢測、免疫學檢測、腎功能檢測。
1.3 觀察指標
(1)血液生化指標:ALT即谷丙轉氨酶;AST即谷草轉氨酶;ALP即堿性磷酸酶。(2)腎功能指標:Cys-C即胱抑素C;BUN即尿素氮;Cr即肌酐。(3)免疫指標:ENA即抗核提取物抗體;ANA即抗核抗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血液生化指標水平
兩組ALP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ALT檢測結果值低于對照組,AST檢測結果值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腎功能指標水平
兩組患者的腎功能指標比較中,觀察組患者的Cys-C、BUN、Cr等檢測結果值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對比兩組自身抗體指標水平
兩患者的ENA陽性率、ANA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當前AIH疾病患者在預后上存在較大的差異,其中未及時接受治療措施干預的患者中,多數均在慢性進展中發(fā)生肝硬化,或者繼發(fā)其他嚴重性肝病,直接增加了病死率。有研究曾做過調查,發(fā)現AIH病情嚴重者在不接受治療的情況下,其3年生存率可達到50%,5年生存率可達到10%,而接受治療后的患者其20年生存率在80%左右,基本上可與正常人無異,而部分無癥狀AIH患者或HLA-DR3攜帶患者的整體預后較佳,因此早期診治,對AIH患者獲得理想預后意義重大,必須引起高度重視[3]。
步入老年,人的整體健康狀態(tài)會逐漸變差,呈現亞健康,主要表現為多種多樣的老年疾病,其中免疫性疾病屬于老年人較多發(fā)的健康問題,無論是自身機能因素還是疾病藥物治療因素,都容易使肝功能受到創(chuàng)傷,因此臨床始終對老年AIH相關診斷工作給予高度重視。AIH屬于肝臟慢性損傷表現,其典型癥狀特征包括界面性肝炎、高y-球蛋白血癥、轉氨酶增高、形成玫瑰花環(huán)等,一般集中發(fā)生于10歲~30歲、>40歲兩個年齡段人群中,老年患者較多,因此當老年人檢出肝功能異常、肝硬化等情況時,需要高度重視對AIH疾病的篩查診斷。當前,臨床尚無資料明確指出AIH發(fā)病機制,僅可了解到該疾病與患者基因遺傳易感性、機體免疫調節(jié)功能缺陷、分子模擬機制等因素的影響有關。60歲以上老年AIH患者占比約20%,其臨床表現包括懶散、疲乏、肝硬化、肝纖維化等,具有難以預料、進行性的特點,也有部分患者無相關癥狀表現。研究指出,老年AIH疾病往往還有較高可能性合并甲狀腺炎、類風濕關節(jié)炎等其他類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受到這些合并癥的影響,很容易將人們的目光從肝臟損傷中轉移開,降低人們對AIH的警惕,進而導致疾病診斷結果出現誤差[4]。
AIH鑒別診斷:(1)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在癥狀、實驗室檢查結果等方面,AIH與之存在一定相似性,以中年女性患者最常見,患病后的典型癥狀包括皮膚瘙癢、全身乏力、黃疸等,其肝功能檢測結果中,可見γ-谷氨酰轉肽酶、血清總膽固醇等指標增高現象;(2)原發(fā)性硬化性膽管炎:該疾病患者最主要的癥狀為外膽道系統(tǒng)、肝內等部位的纖維化和炎癥表現,患者以中青年男性較多見,經常合并潰瘍性結腸炎;(3)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本病容易引起循環(huán)自身抗體、高球蛋白血癥,但抗體滴度低且持續(xù)時間短,一般可通過血清病毒抗體進行鑒別;(4)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有飲酒史,以血清IgA增高為主要特點;(5)藥物性肝損害:患者有特殊藥物服用史,一般在藥物停用后,其肝臟異常問題可自行消失,而不會病變?yōu)槁愿窝?,往往需要通過病理檢驗才能確定是否存在藥物性肝損傷。
當前臨床報道病例中AIH誤診情況并不少見,一旦發(fā)生誤診,將直接導致病情延誤的情況發(fā)生,例如確診時已經發(fā)展成為肝硬化,后續(xù)治療中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卻無法獲得理想預后效果。除多種常見合并癥會增加AIH誤診概率之外,AIH與慢性病毒性肝炎之間相似的病理(小葉間隔、匯管區(qū)周圍肝細胞呈現碎屑樣壞死狀態(tài)并伴有炎細胞浸潤)同樣會對疾病診斷產生一定障礙。根據研究指出,由于AIH在表現上缺乏特異性,加之我國范圍內病毒性肝炎具有多發(fā)性特點,肝穿刺活檢方式不易普及,因而導致AIH出現誤診率高的特點。
趙再英[5]研究報道中將年齡60歲上下的AIH患者分別納入對照組(≤60歲)和研究組(>60歲),分析得出結果顯示研究組中患者存在甲狀腺炎、干燥綜合征等問題的發(fā)生率較對照組更低,而存在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合并癥問題的概率較對照組高,同時其血紅細胞檢測結果中MCH、MCV等指標水平值皆高于對照組,腎功能檢測結果中BUN、Cr等皆較對照組更高,而兩個不同年齡組的AIH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檢測結果差異比較小,提示臨床在針對老年AIH疾病患者開展的診療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視血紅細胞、腎功能等指標的檢測,以便更準確地對患者的病情做出判斷。
本文中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間抽取到院接受診療的老年與非老年AIH患者進行對照研究,兩組ALP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ALT檢測結果值低于對照組,AST檢測結果值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腎功能指標比較中觀察組患者的Cys-C、BUN、Cr等檢測結果值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ENA陽性率、ANA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老年AIH患者在血生化指標、腎功能指標等方面皆存在明顯的異常,可在疾病診治過程中作為重要的數據支持。
綜上所述,AIH疾病臨床中不同年齡段患者在免疫學指標上高度相似,但血生化以及腎功能等方面的指標檢測結果具有較大差異,針對老年AIH疾病,醫(yī)生通過對其血生化、腎功能的分析,可提升疾病判斷的準確性,進而在相關治療工作中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馮曉鴻,陸正民,杜合娟.血清補體C3和C4檢測對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病情評估的價值[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9,21(1):62-64.
[2] 呂婷婷,李敏,孔媛媛,等.亞洲,歐洲及美洲人群中自身免疫性肝炎發(fā)病率和患病率的流行病學特點:系統(tǒng)綜述與薈萃分析[J].臨床肝膽病雜志,2020,36(2):13.
[3] 黃云麗,單晶,黃春洋,等.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臨床特征及自身抗體水平[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9,18(1):16-20.
[4] 吳玲玲,陳堅,胡麗娟,等.老年性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構成比及臨床特征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20,30(17):2049-2051,2055.
[5] 趙再英.探討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臨床檢驗特點[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20,36(12):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