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華
摘要: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指出要“大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見當前國家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比較關注的。本文針對特殊教育學校開設心理健康課程的現狀展開研究,以期為特殊兒童的心理健康提供更為優(yōu)質的服務。
關鍵詞:特殊教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特殊教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1)缺乏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當前,許多特殊教育工作者認為應當對特殊兒童進行心理教育,且推測特殊兒童的心理困擾很可能是由其生理缺陷所引起的,還有部分教育者認為對特殊兒童行為問題的干預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正是由于沒有相應標準化的課程指導,教育者對特殊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理解存在誤區(qū),導致特殊學校所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針對性,沒有充分關注到特殊兒童情緒、自尊和人格的全面健康。
(2)心理健康課程的整體管理機制不夠規(guī)范、完善
目前,大多數特殊教育學校開設的心理健康課程的整體管理機制不夠規(guī)范和完善。心理健康課程沒有非常明確具體的負責部門,無法實現對特殊兒童的精準管理。同時,有些特殊教育學校在心理健康課程方面的資金投入不足,導致教師在實施心理健康課程的時候缺乏相關的必要設備,進而對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學效果產生不良的影響。其次,特殊教育學校的心理健康課程的評價制度也不夠規(guī)范,沒有進行具體的量化考核。大多數特殊教育學校沒有對心理健康課程進行規(guī)范的評估,只是對教師上課的基本情況進行考察,并沒有將心理健康課程歸入整體的教學評價機制中,對心理健康課程的整體管理過于隨意。有些特殊教育學校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師認為心理健康課程是副課,所以在心理健康課程的實施上比較隨意,特殊教育學校的心理健康課程沒有比較規(guī)范的管理機制。
(3)特殊兒童差異性決定了心理健康教育開展難度大
特殊兒童在情緒、人格和行為方面都和普通兒童有著顯著的差異。特殊兒童在情緒方面,更容易表現出焦慮感,尤其是自閉癥兒童常會因“不知名”原因情緒爆發(fā);在人格發(fā)展上,特殊兒童也會表現出一定的偏執(zhí),如唐氏綜合征兒童大多比較執(zhí)拗,不愿意做的事情堅決不完成;在行為問題表現方面,特殊兒童因其表達困難,不能用他人約定俗成的方式訴諸請求,通常會表現出大喊大叫,甚至自傷傷人的情況。所以,特殊兒童的障礙往往是多重的,問題是復雜的,互相之間的差異較大,教師需要通過外顯的事件探究內在的原因,這具有一定的難度。尤其很多特殊兒童存在溝通困難,不能進行言語表述,這又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增添了新的難度。
二、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設定預防與矯正相結合的教育目標智障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具有廣泛性與持久性,培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設定應將預防與矯正相結合,通過體系化與延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既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萌發(fā)起到預防的作用,又對其當下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及時的教育矯正。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需通過觀察與訪談等方法對每名學生有無心理健康問題、主要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及心理健康問題的表現等進行充分的了解,綜合考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征與認知能力,為其制訂切實的長短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并不斷審視所設定的教育目標能否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起到預防與矯正的作用。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實時關注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并思考下一階段教育目標的設定與教育內容的選取,以提高培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與可持續(xù)性。
(2)進一步完善心理健康課程的設置
為增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的針對性,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為不同的殘障學生制訂心理健康教育個別化方案,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意識的教育,引導學生養(yǎng)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方式。特殊兒童不僅存在身體上的一些殘疾,在心理方面也存在比普通學生更多的心理問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主要目的是讓特殊兒童能學會積極樂觀地接受自己,獲得自尊自愛的勇氣。根據特殊教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目標,構建出獨立的課程結構框架;以特殊兒童為主體,根據特殊兒童身心發(fā)展特點和教學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課程設置;適當提高心理健康課程的課時比例,提升課時設置的合理性;參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順序來進行課序設置,增強課程順序的邏輯性。
(3)幫助特殊兒童樹立強大的自信心,促使其認可自我
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教師應該嚴格從細微處入手,目的就是讓學生產生學習自信,對此,教師可以在課后作業(yè)上下功夫。例如:在布置每天的作業(yè)時,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分層布置,結合實際,對于作業(yè)的質量和數量進行不同的安排,省去課題難點,多為特殊兒童開展基礎知識教學,將他們日常的表現算入成績的綜合評估當中。在批閱特殊兒童的作業(yè)時,教師應該對隨班就讀的特殊學生進行特殊照顧,多贊美少批評,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對特殊兒童進行正向引導,讓他們在不斷地進步中相信自己,保持一個良好的心境。
(4)采用縱向與橫向相結合的綜合教育評價
受智障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表現差異性的影響,心理教師在對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評價時較難采用一致性的標準,評價結果也易受主觀因素的影響?;诖?,培智學校應采用縱向評價與橫向評價相結合的心理健康評價方式,以提升評價的信度,為后續(xù)教育提供參考??v向評價用于測評學生個體心理健康的實際發(fā)展情況,表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程度。橫向評價用于測評學生個體間當前心理健康情況的差異,為下一階段的個別化心理健康教育計劃提供調整的依據。在實施縱向與橫向相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評價時,一方面,教師可以采用多主體評價,將自評、互評、師評與家長評有機結合,多維度地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施以測評。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評價,分別反映學生短期與長期心理健康發(fā)展狀況,使心理健康評價更客觀、更真實地反映學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前后心理素質及問題行為等方面的變化。教師也可以通過對比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的差異,檢視當前階段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進度與成效,從而引發(fā)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深度思考。
綜上,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一樣,也有喜怒哀樂,有自尊、自卑和孤獨感,因為自身的障礙,他們缺失了許多機會,這更需要教師正確引導,走進他們的世界,進行心靈的對話,幫助他們重拾生活的美好體驗。因此,我們更應該明確,特殊兒童是完整的個體,是發(fā)展中的人,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更好地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沙鵬.培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與建議[J].現代特殊教育,2021(19):67-68.
[2]王芳.特殊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華夏教師,20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