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瑛
摘 要 針對初中整本書閱讀中“假閱讀”和淺閱讀現(xiàn)象的陳疴,筆者試圖通結合個人教學經(jīng)驗提出實施整本書閱讀項目化學習路徑。首先教師要提煉整本書的核心知識,圍繞核心知識設置推進真實閱讀的驅動性問題,項目開始時明確整本書閱讀的多樣的可選擇的最終公開成果及方式其次教師指導學生帶著目標、任務圍繞核心知識、驅動性問題通過實施問題解決、創(chuàng)見、決策等高階認知策略,開展真實的閱讀實踐最后師生及相關人員對整個項目化學習進行全程評價。通過以上策略以期推進整本書的真實閱讀和深度閱讀。
關鍵詞 整本書閱讀;項目化學習;真實閱讀;深度閱讀
一、初中整本書閱讀現(xiàn)狀不容樂觀
1.“假閱讀”現(xiàn)象較為普遍
假閱讀主要指不讀原著或未讀完原著,而只吃“快餐速食”,即只讀相關的指導叢書,如《中考名著導讀》《中考名著閱讀訓練》等等。一來迫于中考的升學壓力,歷來家長、學生重視題海戰(zhàn)術,重視補習提高,卻不重視整本書閱讀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二來由于目前許多地方中考與名著相關的題目即使學生未讀原著只要有復習指導叢書也能做準確,所以,學生假閱讀現(xiàn)象較為普遍。
2.淺閱讀現(xiàn)象令人擔憂
淺閱讀主要指閱讀整本書時往往只注重情節(jié),追求快感和趣味,淺嘗輒止、囫圇吞棗,沒有深度思考。這種現(xiàn)象的存在固然跟學生面臨的升學壓力、學生的閱讀習慣、閱讀認知有關,但缺乏有效的整本書閱讀指導、閱讀評價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內多以課本為本,單篇為主,講練為重,課后也以完成相應的閱讀訓練為主,整本書閱讀基本處于放任自流的狀態(tài),缺少教師的持續(xù)有效的指導、評價,淺閱讀在所難免,令人擔憂。
二、初中整本書閱讀項目化學習實施路徑
如何促進師生真實閱讀和深度閱讀呢?筆者認為開展整本書項目化學習是一種較理想的策略和方法。
項目化學習指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對與學科或跨學科有關的驅動性問題進行深入持續(xù)的探索,調動所有知識、能力等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新問題。并形成對核心知識和學習歷程的深刻理解,能夠在新情境中進行遷移的學習方式。
項目化學習包含六個維度:核心知識、驅動性問題、高階認知、學習實踐、公開成果、全程評價。它具有四個特征:指向核心知識的再建構,創(chuàng)建真實的驅動性問題和成果,用高階學習帶動低階學習,將素養(yǎng)轉化為持續(xù)的學習實踐。
由此,筆者認為整本書閱讀項目化學習路徑可以這樣來設計:首先教師提煉整本書的核心知識,圍繞核心知識設置推進真實閱讀的驅動性問題。此時需注意在項目開始時要明確整本書閱讀的多樣的可選擇的最終公開成果及方式其次教師引導、指導學生帶著目標、任務圍繞核心知識、驅動性問題通過實施問題解決、創(chuàng)見、決策等高階認知策略,開展真實的閱讀實踐,最后師生及相關人員對整個項目化學習進行全程評價。這樣的項目化學習路徑有望推進整本書的真實閱讀和深度閱讀。
三、以《朝花夕拾》為例探究整本書閱讀項目化學習實施策略
1.提煉核心知識明主題
項目化學習主要聚焦核心知識。核心知識指向關鍵的學科概念、能力,指向學生成長、人類和世界發(fā)展的重要知識。項目化學習不僅要對比較零散的知識進行提煉,還需要在新的情境中運用、遷移、轉換知識,構建新的核心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朝花夕拾》是魯迅1926創(chuàng)作的10篇回憶性散文,作者回憶了青少年時期的重要生活、經(jīng)歷,涉及到的人、事比較多,思想感情比較豐富,心路歷程不斷變化發(fā)展。文章的藝術手法豐富靈活,涉及成人視角和兒童視角、諷刺性的幽默、靈活的表達方式等。這些零散的知識固然重要,但項目化學習需要將10篇文章聯(lián)系起來,進行對比分析,提煉出項目學習的核心知識。依據(jù)《朝花夕拾》的主要內容、思想情感、創(chuàng)作意圖和七年級學生的年齡階段特點等,《朝花夕拾》整本書項目化學習的核心知識可以提煉為“成長史”“成長教育”“影響成長的因素”等?!冻ㄏκ啊分饕獙懙氖亲髡邚耐甑角嗄甑某砷L史,如果深入對比分析會發(fā)現(xiàn)重點寫了影響作者成長的三大教育途徑——自然生活影響、民間文化熏陶、向西方學習,以及影響作者成長的因素,其中有人的因素(親人、朋友、老師、鄰居等)、教育的因素、社會的因素等。在成長中的初中生通過閱讀,對照、思考作者與自己的“成長史”“成長教育”“影響成長的因素”等,從中汲取成長的智慧和力量。
2.形成驅動問題明方向
項目化學習是通過問題引發(fā)學生對核心概念或核心知識的思考和探索。驅動性學習嵌入了學生更感興趣的情境,以驅動學生更主動投入思考、學習、實踐和探索。
《朝花夕拾》根據(jù)“成長史”“成長教育”“影響成長的因素”等核心知識可設置如下驅動性問題:
(1)勾畫整本書的思維導圖。(可以圍繞主要內容,可以圍繞成長經(jīng)歷,可以圍繞情感態(tài)度,還可以圍繞寫作特色)。
(2)談談作品中涉及到的有趣的人、好玩的事,并說說你成長中有趣的人、好玩的事。
(3)讀完作品,如果請你寫一封信給作品中的人物,你會最想寫給誰?為什么?
(4)作者的成長經(jīng)歷和你的成長經(jīng)歷有何異同?你從中可以獲得什么人生啟示?
(5)讀完作品,你認為影響作者成長的因素有哪些?哪些是積極因素,請結合作品內容和作者生平及其所取得的成就進行分析。
3.明確公開成果定目標
項目化學習的重要特點之一是學習者在學習結束時要呈現(xiàn)公開的有質量的成果。這成果應該是指向對核心知識的深度理解和高階認知,并回答驅動性問題。成果的形式是多樣的,有個人的和團隊的成果。同時呈現(xiàn)成果的方式也可以多樣的。項目學習開展時教師應該和學生一起探討最終展示成果的樣式和方式。教師可以進行指導,也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自此項目學習就有了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朝花夕拾》閱讀成果可以這樣設計:
(1)說 主要體現(xiàn)個人成果,舉辦讀書交流會,100字推薦好書《朝花夕拾》,分享讀《朝花夕拾》心得體會,分享時用ppt。
(2)測 進行整本書知識競賽(百分制)。
(3)畫 勾畫《朝花夕拾》的人物關系思維導圖、成長經(jīng)歷思維導圖、教育成長思維導圖、作者對往事的情感態(tài)度思維導圖、作者思想變化思維導圖,可做成美篇展示等。
(4)寫 主要體現(xiàn)個人成果,從書中任選一個給作者帶來積極影響人物,給他寫一則頒獎詞;圍繞核心知識撰寫小論文,如《魯迅的成長成功軌跡》《揭秘魯迅的成長教育》《魯迅生命中的“貴人”》等等。
(5)演 主要體現(xiàn)團體成果,演課本劇《五猖會》,拍攝《魯迅成長二三事》《魯迅成長紀錄片》等。
4.設計全程評價有動力
項目化學習的評價是多元豐富的,指向學習目標,以始為終,具有逆向性,需要設計過程性、總結性評價策略,需要設計多元主體參與評價方式,需要設計各種評價量規(guī),以促進學生個體和團體的共同進步。
《朝花夕拾》項目化學習可以采用給每個學生建立檔案袋、千分制評價方式,其中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各占500分,也體現(xiàn)兩者的同等重要地位。過程性評價應該貫穿在全過程,從核心知識的提煉、驅動性問題的設計,到其它各種學習實踐和學習過程中的成果,充分體現(xiàn)真實的閱讀過程,可以包含《狗·貓·鼠》等每篇散文的閱讀量規(guī)(概括內容、思維導圖、閱讀感悟等)、紙筆測試等。自己、小組同學、教師、家長都可參與評價,取綜合得分??偨Y性評價主要圍繞設計的閱讀成果“說、測、畫、寫、演”展示進行,設計量規(guī)表,也由自己、小組同學、教師、家長參與評價。最終計算出過程性和總結性評價的綜合得分,進行表彰,讓學生收獲成就感,以培養(yǎng)名著閱讀的良好習慣,形成名著閱讀的良性循環(huán)。
5.明晰高階認知和學習實踐提升學生素養(yǎng)
項目化學習主要運用了問題解決、創(chuàng)見、決策、實驗、調研、系統(tǒng)分析等高階認知策略。其中,在整本書閱讀中較多運用問題解決、創(chuàng)見、調研和系統(tǒng)分析等高階認知策略。當然,這些高階認知策略是在低階認知策略(信息收集、組織、存儲、鞏固、比較、分析等)的基礎的上對情境中的大量信息進行進行情境分析、問題成因探查和錯誤分析等過程后才能最終解決問題,形成創(chuàng)建。
學生通過參加一系列真實情境中的有意義的學習實踐,進而完成驅動性問題和公開成果。學習實踐主要包含五種形態(tài),即探究性實踐、社會性實踐、審美性實踐、技術性實踐和調控性實踐,它們之間往往是相互交叉和融合的。在進行項目學習設計時要有意識地將這些形態(tài)設計到各個階段,將學生的素養(yǎng)轉化為持續(xù)的學習實踐,又在持續(xù)的學習實踐中促進學生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
《朝花夕拾》項目化學習中核心知識的提出、驅動性問題的完成、成果的完成及展示等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調研、系統(tǒng)分析、發(fā)表創(chuàng)見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不斷參加一系列真實情境中的有意義的學習實踐的過程。
例如,驅動性問題“作者的成長經(jīng)歷和你的成長經(jīng)歷有何異同?你從中可以獲得什么人生啟示?”的完成一定是在先讀完讀懂作品后分析概括作者的成長經(jīng)歷,然后回顧總結自己的成長過程,在此不斷實踐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分析異同,并歸納提煉出對自己人生有指導性有價值的啟示,才能汲取前行、成長的智慧和力量。
〔本文系2020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基礎教育研究專項) “促進深度學習的初中生閱讀評價研究”(立項編號:JSZJ20161)研究成果〕
[作者通聯(lián):福建龍巖市第一中學錦山學校]
有多少求職者栽倒在“第一學歷”
“非985、211高校畢業(yè)生不要”“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曾是不少用人單位招聘時的明文規(guī)定,盡管隨著教育部門三令五申,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就業(yè)歧視,這種明目張膽的學歷歧視已經(jīng)不多見,但直接篩掉非名校畢業(yè)求職者簡歷的現(xiàn)象,仍然大量存在。而且,如今的學歷歧視鏈條不僅僅限于最高學歷,有時甚至延伸至第一學歷。即便求職者最高學歷為名校碩博,可如果本科只是畢業(yè)于普通高校,也可能受到歧視。
學歷歧視有違就業(yè)公平宗旨,可為何卻依舊屢禁不止?這首先源自一些用人單位從“提高招聘效率”層面的考慮。在招聘階段無法對求職者進行深入考察的情形下,有些單位為圖省事,干脆“一刀切”,把學歷作為剛性篩選標準之一。而且,長久以來社會上一直存在的唯學歷論,也加大了用人單位的學歷崇拜,迷信高學歷、名校生,盲目將學歷與能力劃等號。
此外,全民學歷水平的提升以及由此帶來的“學歷貶值”和部分高校辦學缺乏特色,在人才培養(yǎng)及畢業(yè)生把關上“放水”,也是重要誘因。
要破除就業(yè)中的學歷歧視,還得對癥下藥。一方面,要從法律層面為反對學歷歧視提供有力支撐。勞動法已有規(guī)定:“勞動者就業(yè),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視?!蓖瑫r,要暢通學歷歧視受害者的維權渠道,正如有學者所言:“在這個過程中,舉證責任應該是倒置的:勞動者只需要證明自己遭受了不公平的對待,用人單位則必須證明自己并沒有歧視存在?!苯档途S權成本的同時,也加大了用人單位學歷歧視的成本。
另一方面,則要在全社會大力破除唯學歷論的不正之風,剝落附著在高學歷、名校上的盲目崇拜與迷信,讓學歷回歸學習經(jīng)歷證明的本真,而非成為能力的代名詞。在這點上,公務員考試理應當好表率,取消本科及以上學歷限制的輿論呼聲已經(jīng)存在一段時間了。而大力發(fā)展高質量的職業(yè)教育,讓職業(yè)院校的畢業(yè)生也能擁有不菲收入、上升空間,得到社會廣泛認可,也是消除學歷歧視的重要舉措,甚至可以說是治本之策。在提升學歷含金量、畢業(yè)生質量上,眾多目前可能處于被歧視狀態(tài)的普通高校及學生要知恥而后勇,通過自身努力向用人單位證明,即便自己不是高學歷的名校生,也同樣能勝任相應的工作崗位。
——《中國青年報》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