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艷五
摘要:基于教材的模塊整合化教學,以教材為依托,將模塊、課時之間相關聯(lián)的知識點實現(xiàn)縱向和橫向的串聯(lián),關注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發(fā)揮英語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功能,將英語學科的教與學的功能聚焦在“核心素養(yǎng)”的能力上。模塊整體教學基于模塊目標,整合教材內容時,將詞、句等有機結合,在整體語境中自然習得語言。在英語教學中以話題為主線,以任務設計為途徑,將教材進行整合,學生的一切活動圍繞話題開展,從而達到整體學習的目的。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模塊整體;教學目標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37-329
模塊整體教學是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整合、充足,并以一個完整的教學主題作為一個教學內容單元。模塊整體教學目標設計旨在設定模塊整體目標,整體安排模塊教學內容,以一個完整的教學主題作為一個模塊的教學,模塊整體教學與設計要去模塊內課時之前應該相互融合、層層遞進,切合“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語言交際目標。
在以往的教研課中,老師通常選課,大多是根據(jù)課型來選擇,如詞匯課、聽說課、閱讀課,通常在上課時習慣了以課時內容為依據(jù),雖然老師會創(chuàng)設很多貼近于學生生活的情境,但是有些情境脫離了模塊主題內容,學生在一節(jié)課中需要從一個情境跳入另一個情境,這種沒有邏輯關聯(lián)的情境跳躍,很難讓學生在思維上對所學的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感知和聯(lián)系。教師習慣性地以單一語篇內容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造成學生在整體感知的語言學習能力上比較差。往往這樣的的教學設計只注重了老師的教,而模塊整體教學則更關注于學生的學。
一、基于模塊統(tǒng)整,確定語言知識目標
英語外研版教材在每個模塊中有如下的板塊設置:Look?and?listen,Listen?and?read,say?and?act,practise,Do?a?survey等幾個組成部分?;谀K統(tǒng)整,就是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打破模塊之間的壁壘,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際情況,如課標、校情、學情等,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調整模塊板塊順序。并依據(jù)調整后的板塊確定相應的語言知識目標,從而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
在festival模塊教學目標“語言知識目標”的設計中我重新調整了模塊板塊的學習順序,將教材核心板塊Look?and?learn,Ask?and?answer.Listen?and?say放在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教,將非核心板塊Look?and?read,Listen?and?enjoy,Make?and?play放在第三課時和第四課時教。并根據(jù)知識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在制定“知識目標”時,所使用的行為術語也是不同的,即“認讀—正確使用—熟練運用”,三個層層遞進的知識目標要求,符合語言學習和認知發(fā)展的規(guī)律。呈現(xiàn)了教師“教”的思路,梳理了學生“學”的脈絡。
二、基于語境帶動,確定語言技能與運用目標
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指的就是英語的聽說讀寫的技能與運用。因此,在制定語言技能運用目標時,語境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在festival教學目標“語言技能與運用目標”的設計中,我根據(jù)模塊整體教學遵循“從整體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體”的原則,進行了如下的語境設計:語境一,Amy和朋友們一起觀看有關西方節(jié)日介紹的影片。讓學生在這一語境中整體感知,初步運用四個西方節(jié)日的單詞和句型。語境二、三,Amy和分別介紹自己曾經度過的復活節(jié)和萬圣節(jié)的經歷。讓學生分別在復活節(jié)和萬圣節(jié)的這兩個部分語境中具體感知,正確表達這兩個節(jié)日的相關信息。語境四,Amy和朋友們通過微博,交流自己所最喜歡的西方節(jié)日。從而再次讓學生在語境中整體回顧,熟練表達其中自己最喜歡的節(jié)日。學生在這種“整體感知—部分感悟—整體回顧”的語境模式中學習英語,大大提高了語言的整體輸入、輸出技能??梢?,合理而又巧妙的語境能帶動語言技能與運用能力的提高。
三、基于內容整合,確定情感文化目標
語言來源于文本內容,它是一種文化情感的體現(xiàn),因此,文本內容與情感文化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在模塊整體設計中的內容整合,指的就是教師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合理安排教材所需學習的內容,使學生既學習了教材整合后的文本內容,又感悟到了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清晰了情感文化目標。真正實現(xiàn)“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
在festival模塊設計中,我依據(jù)重新整合后的四篇不同的文本內容,確定了與所對應的“文化情感”目標。從“初步感受多彩的節(jié)日”,到“進一步了解復活節(jié)、進一步了解萬圣節(jié)”,到最后“深入了解西方不同的節(jié)日”,不同的文本拓展了文化情感的廣度和深度,豐富了文化情感視野,升華了文化情感目標。
四、基于語用體驗,確定學習策略目標
學習策略目標主要指三維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而在小學英語模塊整體教學中,我們強調語用體驗,即主張通過一系列課堂活動,讓學生感知、理解、運用語言,從而實現(xiàn)語言的大量輸出,并從中體驗到語言學習的快樂。因此,語用體驗和學習策略本身是統(tǒng)一的,學習策略目標的合理制定是建立在語用體驗的各項活動有效實施的基礎上的。在制定“學習策略”這一目標時,從第一課時的對話、角色扮演,到第二、第三課時的采訪、視聽、文本閱讀、模仿,以及最后第四課時的唱、說、寫、做一做等多形式、全方位的語用體驗活動,使得英語單詞、句型、文本在語用體驗的過程中不斷鞏固深化,充分體現(xiàn)了單元整體教學循環(huán)性、遞進性的特點。
總之,基于小學英語模塊整體教學下課時教學目標的設計主要體現(xiàn)了以下四個特點:統(tǒng)整模塊板塊,確定語言知識目標;制定合理語境,確立語言技能與運用目標;細品內容文本,清晰情感文化目標;組織有效語用體驗活動,確定學習策略目標。這四個教學目標的設計特點既體現(xiàn)了單元整體教學的思想,又體現(xiàn)了課時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互相聯(lián)系、融為一體的特性。使學生在“教學目標”這根“課堂指揮棒”的引領下,學得輕松、有效,促進了學生語言的全方位學習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程夏.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設計與教學——以?5AU3?Birthday?Part為例[OL],2011(12)
[2]杜鵑.“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結題報告[OL],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