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花
摘要:小學生養(yǎng)成想象、創(chuàng)新、思維等能力,同語文學科的教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lián),同樣,也是新課改所要求的培養(yǎng)目標。而通過在語文學科中開展群文閱讀教學,能夠協(xié)助小學生積累更廣泛的詞句量、拓展知識視野、激發(fā)情感共鳴、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觀念與道德素養(yǎng),為小學生日后在語文方面的良好發(fā)展起到一定的推進作用?;诖?,本文將重點圍繞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的策略予以詳細分析,以求可以協(xié)助教師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以往在實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期間,教師普遍都拘泥于教材文章中,只是要求小學生通過閱讀教材文章,來積累詞句量,并且學會其中所蘊藏的思想寓意。然而,此種閱讀方式已無法滿足小學生真實的閱讀需求,也會制約小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提高,不符合新課改所推行的要求。因此,教師必須要高度重視群文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引導小學生閱讀更多的文章與書籍,進而擴張知識視野、豐富詞句量、懂得更多的人生道理,切實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為日后的健康、全面發(fā)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二、群文閱讀教學的概念
在實施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活動期間,閱讀通常作三種形式的劃分,包含整本閱讀、單獨一篇閱讀以及結合多篇閱讀等。所謂的群文閱讀教學,并不是增加閱讀的數(shù)量,而是對閱讀的種類予以增加,同樣,也需要實現(xiàn)閱讀廣度的增加[1]。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小學生需要經(jīng)過教師的指引,從單一化的閱讀文章朝著其他文章擴展,確??梢酝貙捫W生的知識面,切實提高閱讀水平。同以往所采取的閱讀教學模式相較,可以確保小學生對閱讀的價值、意義有清晰且透徹的了解,進而協(xié)助教師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
三、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新課改理念下,要求教師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將小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高作為落腳點、出發(fā)點。并且,協(xié)助小學生在閱讀更多的文章時,提高內在思維,確保其通過理解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從而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品質修養(yǎng)??梢哉f,群文閱讀教學屬于當下較為新興的一種閱讀教學模式,可以在培養(yǎng)小學生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邏輯能力等方面起到良好的協(xié)助功效,確保小學生可以增長知識面,腦海中保存更多精美、精妙的詞句,以便在日后與他人交流、寫作時,可以擁有更為豐富的語言,在文學方面有著良好的發(fā)展。
四、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互動性
針對于小學的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而言,屬于雙向互動的一個交流過程,通過互動,可以有效增添群文閱讀教學的趣味性,從而充分調動起小學生參與文章閱讀的自主性以及積極性,并且始終保持積極、飽滿的態(tài)度加入至文章閱讀的行列當中。但是,就目前的現(xiàn)狀來看,絕大多數(shù)的語文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與小學生之間往往缺乏有效的交流與互動,導致小學生多數(shù)都只能是聽取教師的講解,對于閱讀后內心所存在的疑問、不解或想法,難以在課堂中與教師積極展開探討,長此以往,便會造成小學生對文章的閱讀產(chǎn)生乏味、枯燥等負性思想,甚至會有交頭接耳、做小動作、睡覺等錯誤行為表現(xiàn),影響到自身的閱讀與學習效率[3]。
(二)教學方式過于單一
目前,在實施小學的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活動期間,部分教師依然在課堂中延續(xù)板書+口頭講解這種較為單一、落后的教學方式,導致課堂中的小學生只能是被動接受知識的灌輸,整體的課堂氛圍顯得較為乏味、枯燥,難以實現(xiàn)小學生閱讀文章、學習知識自主性以及積極性的有效提高,同樣,也對小學生閱讀興趣、熱情的激發(fā)產(chǎn)生一定的制約影響,同現(xiàn)代的教學要求出現(xiàn)不符現(xiàn)象。
(三)未重視小學生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所處的主體地位
在實施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多數(shù)會認為自身的角色就是在小學生閱讀教材文章之后,向其傳授主旨、文章結構、寫作手法等基礎性的知識,需要占據(jù)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導致在課堂中始終延續(xù)“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形式,小學生難以在課堂中對閱讀的文章進行思考與探討,身份角色過于被動,久而久之,在課堂中缺少注意力,造成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并未達成預期的成效。
五、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重視師生間的互動
在互動與交流的過程中,能夠促使小學生始終參與至教材文章、其他文章的閱讀及學習當中,從而保障其具備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并且在圍繞文章予以互動交流時,對相關知識有更為充分的掌握,進而對閱讀的文章主旨有更深入地了解。由此可見,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活動中必須要重視師生間的互動,通過彼此的互動,來實現(xiàn)小學生閱讀興趣、學習欲望的充分調動。
(二)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群文閱讀習慣
教師想要對小學生良好的群文閱讀習慣予以培養(yǎng),激發(fā)其群文閱讀的熱情與興趣,就必須要積極改變以往過于傳統(tǒng)、滯后的教學形式。首先,在小學生閱讀及學習教材文章時,教師應該為其安排一些預習任務,引導小學生有內容、有目的進行閱讀。隨后,再對教材文章予以延伸,促使小學生能夠閱讀到與教材文章相類似的更多內容,并且如教師在教學中安排預習任務一般,對文章、書籍進行目的性的閱讀。
(三)引導小學生了解群文閱讀的重要性
教師在指導小學生展開群文閱讀活動的過程中,必須要對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投入高度的重視,積極強化自身的教學方式方法,為小學生提高閱讀水平起到良好的推進作用。首先,在展開群文閱讀教學活動期間,教師必須要對指導的目的有所明確;其次,必須要將目的、計劃作為依據(jù),引導小學生多去閱讀文章與書籍,實現(xiàn)閱讀能力的切實提高,達成有效閱讀的目標。
(四)鼓勵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想要小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至群文閱讀的行列當中,教師就必須要積極鼓勵小學生利用課余的時間多去閱讀有趣且有寓意的書籍或文章,進而實現(xiàn)其閱讀品味、閱讀能力的整體提高。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引導小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從而對各種文化魅力有所領略,實現(xiàn)自身思想文化修養(yǎng)的提高。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的推行下,教師除了需要對教材文章進行講解與傳授之外,還應該重視群文閱讀教學工作,從而帶領小學生閱讀更多的文章與書籍,領略與體會各種文化魅力,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想象、思維、創(chuàng)新等能力,并且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實現(xiàn)知識面的拓寬,豐富自身的詞句積累量,無論是日后與人交流還是面對文章寫作,均可以文思泉涌,語言或文字不會過度蒼白,在文學方面能夠有全面、持續(xù)的發(fā)展,并且協(xié)助教師達成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薛志偉.關于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8):241-242.
[2]齊建芳.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實踐與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8):29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