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輝
摘要: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中師生相互交流的重要雙邊活動,是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的可靠手段。要提高中職生物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教師應該深諳現(xiàn)代教育理念,背熟教材,備實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提問情境,活躍課堂教學氣氛;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激勵學生主動提問,促進學生探究式學習。
關鍵詞:中職生物 ?課堂提問 ?有效性 ?方法策略
提問是生物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使教學目標達成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課堂提問是一種教學藝術,只有經過教師精心設計、恰到好處的課堂提問,才能活躍課堂氣氛,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學生對知識的探究熱情,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增進師生交流,從而極大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本文試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中職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提問。
一、深諳現(xiàn)代教育理念,背熟教材,備實學生
現(xiàn)代教育理念以“為了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核心,我們的中職生物教學要在這一理念的引領下展開,努力做到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教室,帶著思考走出教室。要實現(xiàn)有效課堂提問,我們應該深諳現(xiàn)代教育理念,全面掌握和理解教材,在對教材的知識體系、重點和難點了如指掌,做到透徹掌握,融會貫通的前提下,明確“如何問”、“問什么”“為什么問”。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我們不僅要備教材、備教法,更要備學生、備學法。教師要深入學生中間,關注學生的主體意識,了解自己所教學生的知識基礎、接受能力、思維習慣,以及學習中的困難和問題等。要使自己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體會、感受學生的學,只有真正了解了學生,才能恰當地把握問題的難易度,游刃有余地、有針對性地提問,使提出的問題能促使學生產生一種懷疑、困惑、焦慮、探索的心理狀態(tài)和強烈的求知欲望,自覺自愿地投入到生物學習中去,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去自己探索、體驗乃至創(chuàng)造,讓課堂提問真正成為激活學生思維的“興奮劑”,強化學生記憶的“催化劑”。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提問情境,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職生的封閉心理逐漸加強,教師應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良好的提問情境,以一種有形與無形組成的教學情意場,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以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彼此溝通、共同討論,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調動學生的思維,推動學生主動進行思考,為教師提問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使生物教學在不斷提出和解決問題中向前發(fā)展。例如在講授“高等動物和人糖類代謝過程”的內容時,我們先給學生播放了一段有關高等動物和人糖類代謝過程的fiash動畫,用直觀的動畫將抽象的概念生動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領略生物體內部神秘的生理活動。在此基礎上,教師出示提問:①生物體細胞內糖類來源有幾個方面? ②糖類在組織細胞中大部分是如何轉變的? ③多余的糖類是如何合成糖原的?④動物體細胞內糖類有幾個轉化路徑?由于前面動畫的渲染效果,學生的熱情被激發(fā)起來,在良好的提問情景下引領學習,在積極的思維中探索問題的答案,并在教師的熱情鼓勵和引導下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掌握了細胞內糖類轉化的規(guī)律,深刻理解糖類代謝過程。
三、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
在生物教學中,教師的提問必須以教學目的為指南,抓住教材的整體要求,針對教學的重點、難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認知規(guī)律,用敏銳的觀察力和靈活的應變力精心設計籌劃,按照教學內容、教學程序、課堂結構,循序漸進地提出問題。要善于因材施“問”,使提問的設計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目標明確,角度新穎、層次清晰、提綱攜領,讓學生在回答提問的過程中喚起內心的探索向往,點燃思維的火花,逐步突破難點、把握要領、掌握規(guī)律,為他們學習的深入和科學思維習慣的養(yǎng)成提供橋梁和階梯。在研究“胰島素的作用”時,我們在學生閱讀課本提供的“資料分析”后,就糖尿病例實驗現(xiàn)象進行提問。①第一個實驗說明狗得糖尿病與什么有關?②第二個實驗說明狗得糖尿病與什么有關?③第三個實驗說明狗得糖尿病與什么有關?在學生回答了三者分別與胰腺、胰島和胰島細胞提取物有關,并總結出“胰島細胞提取物就是胰島素,糖尿病的發(fā)病原因是胰島素分泌不足”后,進一步提問:④胰島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⑤糖尿病有什么癥狀?應怎么治療?這樣的提問,呈現(xiàn)了一定的梯度,促使學生的思維穩(wěn)扎穩(wěn)打,指向層層推進,在不斷的探究中得到深入和升華。
四、激勵學生主動提問,促進學生探究式學習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僅僅是一種技能,而提出一個新的問題,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蔽覀円寣W生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習慣,營造令學生因疑而問的教學時機,指導學生提問的方法,使學生“想問”、“善問”“會問”。在教學“光合作用產生淀粉”內容時,我們啟發(fā)激勵學生在閱讀教材、互相交流的基礎上,開動腦筋提出問題。學生在認真的思索和熱烈的討論后提出了:實驗中為什么要對葉片一半遮光,另一半曝光?為何要葉片放入沸酒精中脫色?滴加等量的碘酒后為何一半葉片變藍色而另一半葉片不變色?等一系列問題。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我們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評價。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我們更是給予特別的鼓勵,消除他們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障礙,使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成為學生重要的學習目的。我們將學生提出的問題公開化,讓全班共享,從而使問題的提出者獲得成就感,逐漸形成生疑、質疑、解疑的良好心理素質,促進了學生的探究式學習。
應該說:課堂提問是一種策略、一種手段,更是一種值得我們認真研究與實踐的教學藝術。要實現(xiàn)中職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提問,我們必須尊重思維的客觀規(guī)律,勇于探索、善于總結、勤于反思,掌握新形勢下課堂提問的發(fā)展趨勢,運用好提問技巧,提升自身對這門藝術的表現(xiàn)能力,從而對中職生物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真正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吳玉敏 ?小議課堂教學提問《素質教育論壇·下半月》2019年10期
[2]雷 ?云 ?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新課程·教研版》2020年4期
[3]龐立娜 ?加強課堂有效提問 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管理觀察》2021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