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瑜君
摘要: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只有把課堂的主動權(quán)給予學生,才能使課堂教學迸發(fā)新活力、產(chǎn)生新動力。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之中,教師應該做到以學生為本,讓學生成為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主人。
關鍵詞:以生為本;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就是以教師為本,以教學為本,這樣就不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久而久之,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中感受到的是壓力,是枯燥,是心酸,為了扭轉(zhuǎn)這一局勢,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摒棄這種以“教”為本的做法,把課堂的主動權(quán)給予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自由地飛翔在學習的樂園之中。下面,將從轉(zhuǎn)換角色、構(gòu)建情境、項目活動等幾個方面切入,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如何做到以生為本進行一番研究。
一、轉(zhuǎn)換角色,讓學生獲得講課的機會
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之中總是一直講課,不能給學生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那么就不利于學生個性化成長。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采用角色轉(zhuǎn)換教學法,讓學生當一當小老師,獲得在講臺上講課的機會,讓學生盡情地表現(xiàn)他們自己的風采。例如,在講授《踏上強國之路》這一課的時候,就對角色轉(zhuǎn)換教學法進行了充分的使用。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下一次我們將要學習《踏上強國之路》這一課。請你們提前對這一課的內(nèi)容進行預習,并選擇一個知識點進行備課,等上課的時候,由你們來講一講?!逼浯?,為了充分地表現(xiàn)自己的講課風采,學生們都積極地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了充分充足的備課。
再次,在上這節(jié)課的過程中,學生都期待著展示他們的講課風采。于是,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下面,該你們登上講臺進行授課啦。哪位同學愿意先來?”于是,一名學生自告奮勇,勇敢地說:“老師,我先來?!苯處煂@名學生說:“好的,真棒?!苯酉聛?,這名學生落落大方地走到講臺上,認真地講授著與改革開放有關的知識點。等他講完后,教師進行了如下點評:“雖然講的不夠流暢,但是也很有特色?!弊詈螅渌瑢W按著一定的順序繼續(xù)對本課的其它知識點進行講授。有的學生講到了改革開放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有的學生講到了走向共同富裕這個知識點。還有的學生針對“共享發(fā)展紅利”這個知識點進行了分享。還有的學生……總之,在角色轉(zhuǎn)換教學法的作用下,學生獲得了當小老師的機會。
二、構(gòu)建情境,讓學生自由地暢所欲言
情境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因素。課堂之中有了情境,就能夠充滿生機與活力。對此,教師應該主動創(chuàng)建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使學會學有所樂。例如,在講授《追求民主價值》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創(chuàng)設了各種適合學生學習的情境。首先是問題情境。教師提出如下問題:“民主,你覺得是怎樣的?”于是,有的學生說:“民主就是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庇械膶W生說:“民主就是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有的學生說:“民主就是投票選舉,而不是一人說了算?!边€有的學生說:“民主就是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p>
其次,創(chuàng)設了圖片情境。向?qū)W生展示了鄭觀應、康有為、孫中山等人的圖畫,并引導學生分析他們對民主的看法。有的學生說:“在鄭觀應看來,民主就是設立議院?!庇械膶W生說:“在孫中山看來,民主就是國家權(quán)力屬于人民?!边€有的學生說……再次,教師創(chuàng)設了閱讀情境,讓學生對教材中的《閱讀感悟》的“毛主席與黃炎培”的對話進行閱讀。在這樣的閱讀情境之中,學生意識到了施行民主制度的必要性。
三、項目活動,讓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究
教師在課堂教學之中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不能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入探究,常常處于淺嘗輒止的層面。如果教師不能有效地使學生深入地探究所學知識,那么就不利于學生真正地吃透知識的本質(zhì)。有鑒于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之中可以實施項目探究活動,讓學生以合作的形式進行深入式學習。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四課《建設法治中國》這一課的時候,就設計了項目化探究活動。首先,教師讓學生對《建設法治中國》這一課進行自主分析,并勾畫出重點知識。其次,教師根據(jù)劃分小組的原則與標準,把全班的學生分成了若干個小組,并為他們設計了如下幾個具有代表性與探究性的驅(qū)動任務:①什么保證社會生活安全有序?②選擇法治道路的意義是什么呢?③如何凝聚法治共識?再次,各個小組根據(jù)相關的要求對這些任務進行深入的分析與討論。經(jīng)過這樣的項目探究,學生對《建設法治中國》這一課相關內(nèi)容產(chǎn)生了深刻而又全面的理解與認識。由此可見,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之中開設項目探究活動是很有必要性的。
綜上所述,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利用轉(zhuǎn)換角色教學法,讓學生獲得了講課的機會;通過構(gòu)建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良好情境,讓學生自由地暢所欲言;通過組織項目活動,讓學生對重點知識進行了深入且全面的探究。如此一來,課堂成為了學生的課堂,學生成為了課堂中的主人。
參考文獻
[1]沈燕燕.基于高階思維培養(yǎng)視角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分析[J].新課程,2021(50):73.
[2]曹登玉.立德樹人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實踐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1(9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