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云
小學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階段,在小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長大后才能夠踐行良好的閱讀理念,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而在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無疑是關鍵內容之一,因此,小學語文閱讀應當從自主閱讀著手,寓教于樂,快樂閱讀,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愛閱讀、會閱讀、主動閱讀的好習慣。
小學語文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關鍵的內容,自主閱讀與教師帶領閱讀存在著本質差異,只有激發(fā)內驅力進行自主閱讀,學生才能真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具體而言,自主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自主性閱讀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是自主性閱讀最關鍵也是最主要的作用,自主性閱讀以學生為主體來開展閱讀活動,讓學生掌握更多的閱讀知識,這對于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于語文學習的初級階段,知識積累和思維想法都不成熟,因此需要更多的閱讀來提升學生的閱讀數量和質量。但是,在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閱讀模式中,學生缺少閱讀的自主性,很容易對閱讀產生反感,難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自主閱讀沒有復雜繁重的閱讀任務,也無須進行逐字逐句的閱讀解析,學生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自由閱讀,充分感受閱讀的樂趣,并且主動進行更多的閱讀探索。在興趣和主動性支撐下,學生的閱讀習慣養(yǎng)成也會更加容易。
2.增強閱讀教學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除學生自主進行閱讀外,教師還會開展大量的閱讀教學,帶領學生閱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和領會作品的思想感情,而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有效提升學習質量。學生經過自主閱讀,一方面掌握了更多的生字詞,另一方面,在自主閱讀的作用下,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自身的知識積累和思維能力都有顯著提升。通過強化自主閱讀的效果,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情感會更加輕松,也能夠有效提高閱讀教學的水準。
3.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根據課程改革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而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三大板塊,都可以通過自主閱讀來提升。無論是語感,還是學習方法,或是語文學習習慣,均可通過自主閱讀進行培養(yǎng)。同時,在踐行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實現全方位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這些問題或來自學生本人,或來自教師與家長等外界因素,無論是哪方面原因,都導致了小學語文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沒有達到課程改革的要求。具體來看,這些問題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學生閱讀興趣不足。現代社會新媒體技術快速發(fā)展,對小學生而言,網絡世界有著太多的誘惑,即便離開網絡世界,也有電視等多種娛樂方式,相比之下,閱讀對多數學生而言吸引力并不大。即便是閱讀電子書,也少有學生能夠堅持閱讀下去,更多時候學生的閱讀行為是在教師和家長的強制要求下開展的,學生本人對閱讀的興趣并不大。這就導致學生一方面不愿意開展自主閱讀,即便是強制要求閱讀,他們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開始走神。另一方面,當前可供選擇閱讀的書籍過多,學生一時間無法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而且容易受到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所以,多數學生直接選擇放棄閱讀。
2.缺乏監(jiān)督。在小學語文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學生本身是對閱讀有一定興趣的,并且也愿意付諸實踐,但是因為互聯網世界的誘惑過于強烈,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很容易被這些內容所吸引,閱讀偏離方向,失去培養(yǎng)自主閱讀能力的意義。這種現象是因為缺乏教師或者家長的監(jiān)督所造成的。此外,有的學生本身自律性并不強,如果在閱讀的時候放松對他們的監(jiān)督,最后就會出現學生閱讀效果較差的現象。同時,缺乏監(jiān)督還會讓學生更容易暴露在網絡不良信息下,從而阻滯影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3.缺乏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機制。在小學語文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以學生自身的自律性和興趣天性,要學生完全依靠自身達成自主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目標是難以實現的,教師仍需要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主要在于帶領學生逐步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習慣。但是,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多以教師主導的方式為主,對于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關注度不夠,缺乏對應的培養(yǎng)機制,針對如何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等都沒有對應的機制。
針對上述問題,結合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的客觀要求,特提出了以下策略。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閱讀興趣。在小學語文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中,教師需要通過情境構建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這一方法主要是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情境的構建是為了將學生代入文章內容中,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課文中有關人物的情感,感受自然風物的魅力。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可以利用現代化技術,有效構建教學情境,強化學生對閱讀材料的認知,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2.優(yōu)化課堂,鍛煉學生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優(yōu)化課堂的設計,將課堂主體轉移到學生身上,以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優(yōu)化課堂提問的方法,讓學生在思考與回答教師問題的過程中,把握閱讀主旨,理解閱讀材料字詞,有效鍛煉并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3.課外閱讀,豐富“悅讀”層。注重課外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首先,做好課前準備,教師可以找一些相關的材料,為學生布置好自主閱讀的內容。這樣學生才可以按照教師的要求,先對不認識的生字進行預習,對文章進行分層,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劃出文章的重點難點,對文中的重點進行標注等。完成這些任務的前提就需要學生掌握文章的歷史背景,查找相關的作者介紹,體會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次,要及時進行檢查和反饋。對于學生預習的情況,教師可以及時地進行反饋和評價。如,教師可檢查學生對文章中一些字詞的理解,對復雜句的理解,對文章中心的總結等,并對學生完成的情況進行及時的評價。
最后,要延伸課后作業(yè),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不僅僅要考慮和教材內容的鏈接,也要考慮學生的興趣點,有效延伸作業(yè)內容,豐富學生的閱讀量。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自主閱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既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和學習習慣,還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同時,教師要采取更加積極的策略,從課堂內外同步著手,提高學生的自主性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