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婷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的“微”時代悄然到來,越來越快的生活節(jié)奏讓家長對學習方式有了新的需求和改變。在家校共育中,家長更需要微型學習資源,希望在家長學校用最短的時間獲取最多的家庭教育信息。因此,本文以“線上+線下家校微課堂”創(chuàng)新家長學校功能,從背景、現(xiàn)存問題、定義、實踐、創(chuàng)新之處等方面進行論述,從了解家長的需求、開發(fā)課程、創(chuàng)新推廣方式、多元評價等方面實施“線上+線下家校微課堂”。
【關鍵詞】線上+線下家校微課堂;互聯(lián)網(wǎng)+;家校共育;家長學校
一、家長學校的背景
全國婦聯(lián)等9部門印發(fā)的《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guī)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guī)劃》)指出:“要大力拓展家庭教育新媒體服務平臺。進一步加快網(wǎng)絡家長學校建設,提升網(wǎng)絡服務的可及性及有效性。大力拓展微博、微信和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服務平臺,借勢借力有影響力的自媒體平臺,基本搭建覆蓋城鄉(xiāng)、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的家庭教育信息共享服務平臺?!蓖瑫r,《規(guī)劃》中也講到:“不斷增強網(wǎng)絡服務功能。積極開發(fā)各類數(shù)字化的家庭教育服務產品,組織開展線上線下互動的家庭教育公益文化活動,拓展家園、家校共育的信息服務渠道,為家長提供便捷的、個性化的指導服務。”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家長和學生共處的時間增多了。這是一個家庭教育的良好時機,同時也出現(xiàn)了很多新的親子問題。如何與孩子長時間相處、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對待疫情、如何讓孩子認真學習網(wǎng)課,成為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家長不能回校參加線下的家長學校培訓。這時候,創(chuàng)新家長學校的授課形式——線上的家長學校微課就成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
自2020年2月以來,佛山市的學校和社會機構紛紛行動,助力宅家親子關系的改善。佛山市順德區(qū)推出了一系列的家庭教育線上微課學習資源,如,《疫情之下的擔當教育》《親子快樂宅,我們有辦法》《疫情當前,感恩有你》,等等。作為全國規(guī)范化家長學校實驗區(qū),我鎮(zhèn)一向重視家長學校的建設,我校的家長學校在2020年3月也開展了大型的“學校云沙龍,戰(zhàn)疫‘心’力量”的線上家長培訓活動,在學校微信公眾號推送了相關家庭教育微課。
二、家長學校的現(xiàn)狀及問題
無論是線上的微課還是線下的培訓活動,在實踐的過程中都出現(xiàn)了以下問題:
1.教學內容與家長需求不匹配,課程缺乏針對性。在現(xiàn)有的課程中,缺乏對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需求調查,導致有些內容比較陳舊,特別是線上微課不適合疫情下家長在親子關系、居家關系、親子共讀方面的需求,難以學以致用。
2.形式單一,講授式的課堂占多數(shù),教學模式僵化。沒有最大化地運用新媒體的優(yōu)勢,不夠生動,不能吸引家長學習的興趣。久而久之,不僅會降低家長的熱情與參與度,還會降低家長學校的認可度。
3.推送方式比較單一、推廣途徑僵化。線上微課只在學校微信公眾號和班群發(fā)布,點擊率低。線下培訓只是發(fā)放通知,對家長的發(fā)動不夠。由于家長的個人生活、工作時間等限制,不能保證家長的參與率。
4.教學內容沒有進行明確的分類,知識比較散亂,沒有形成一個課程體系,家長難以深刻透徹地解決同類家庭教育的問題。
5.沒有進行線上線下的家校微課堂融合。疫情停課期間,家校微課堂只能停留在線上。但是,單靠線上的家校微課堂,還不能完全解決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問題。在防疫大環(huán)境穩(wěn)定的情況下,應該結合線上的家校微課堂,開展相對應的線下家校微課堂活動,讓家長在體驗式的培訓活動中真正習得家庭教育的良法。
(6)專業(yè)師資隊伍短缺。目前,家校微課堂的教員多由校內教師組成,由于工作繁重、教員上崗培訓存在不足等原因,僅僅依靠校內教師團隊很難滿足不同群體家長的需求,可以適當挖掘家長、社區(qū)資源,讓優(yōu)秀家長、相關行業(yè)專家、社區(qū)志愿者成為教員的一份子。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下面就家長學校中應用“線上+線下家校微課堂”的形式進行論述。“家校微課堂”正符合新時代的要求,符合國家文件的要求,迎合了現(xiàn)今碎片化學習、多媒體學習的需要。
三、“線上+線下家校微課堂”的定義
“家校微課堂”是“家長學校微課堂”的簡稱。“家長學?!笔侵敢詪胗變骸⒅行W生家長為主要對象,以傳授家庭教育的科學知識和方法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教育形式。“微課堂”一方面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guī)律,呈現(xiàn)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shù)字資源的線上微課;另一方面是指以時間短、參加人數(shù)少、主題單一集中為特點的線下微培訓活動?!凹议L學校微課堂”,是指在家長學校培訓活動中,以“線上微課”和“線下微活動”為形式,家長學校教員向家長傳授家庭教育的科學知識和方法。教員主要包括專家、教師、優(yōu)秀家長代表,等等。
四、“線上+線下家校微課堂”的文獻綜述
目前,我國對于“線上+線下家校微課堂”的研究并不多。大多處于起步階段,有一定的成效但還沒形成課程體系。有些只著重于線上家庭教育微課的研究。我國2005年開始創(chuàng)辦網(wǎng)上家長學校,并進行推廣與應用。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頒布,在婦聯(lián)、教育部門、文明辦等黨政機關的要求和部署下,掀起了網(wǎng)上家長學校建立的高潮。網(wǎng)上家長學校的興起讓家庭教育微課應運而生。在網(wǎng)上家長學校的官方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上有一系列的家庭教育微課。
有些學校只重視家長學校的線下活動。如,學校雖然開展了“小班化體驗式培訓”“家教工作坊”“親子互動式家教課堂”等線下微活動,但還沒把線上和線下的“家校微課堂”有機融合在一起。
現(xiàn)在,只有烏海市海勃灣區(qū)第五小學在研究并實施“線上+線下家校微課堂”。從2019年2月開始,海勃灣區(qū)第五小學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手段,組建一年級家長微信群,開設“線上家長課堂”——“微課堂”,一年級近40位家長參加學習?!拔⒄n堂”每日的“育子晨語”分享,時刻指引、指導家長的育子行為,特邀在家教方面有建樹的專家做定期家教講座,輔導家長掌握育子規(guī)律、答疑解惑,及時解決家長的育子問題。針對“微課堂”中家長關注度比較高的“如何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的家教熱點問題,“線下學校家長課堂”再次開課,學校以“家長學?!睘槠鯔C,充分利用家教讀本,在一年級各班開展了主題為“讓孩子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的家教講座。各班主任擔任活動的講師,從“讀書對學生的重要性、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課外閱讀習慣及打造書香家庭”等方面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與會的家長也紛紛發(fā)言,相互交流分享培養(yǎng)孩子閱讀習慣的經驗和感悟。
我校在現(xiàn)有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學?!熬€上+線下家校微課堂”的開展現(xiàn)狀,以“線上+線下家校微課堂”創(chuàng)新家長學校的實踐探索,讓“線上+線下家校微課堂”成為家長學校的特色項目。
五、“線上+線下家校微課堂”的實踐
(一)了解家長需求
要研究出有用的“線上+線下家校微課堂”,前提是通過問卷調查、訪談、數(shù)據(jù)分析等方法,了解現(xiàn)階段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需求,讓課程內容與家長需求相匹配。調查問卷如下:
通過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家長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學習、生活技能、品質培養(yǎng)等方面。因此,我們也制訂了相應的課程內容。
(二)開發(fā)“線上+線下家校微課堂”的課程
1.課程目標:
2.課程內容: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家長不同的需求,分年級、分類來確定授課的主題,形成一個體系的課程。
(三)創(chuàng)新“線上+線下家校微課堂”的推送方法、推廣途徑和融合方式
1.推送方法:我們探究出了多樣的推送方式,如,在微信家長群、釘釘家長群直播、學校公眾號分享、專門網(wǎng)站互動留言等方式,以達到家長學校資源全面共享的目的。
2.推廣途徑:我們重視活動推廣,并邀請了專家、優(yōu)秀家長、優(yōu)秀班主任擔任家長學校的教員,開展教員的專業(yè)培訓活動,從而提高“家校微課堂”的專業(yè)程度和擴大影響范圍。
3.融合方式:我們根據(jù)線上微課的點擊率決定線下微活動的主題。例如,線上微課“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點擊率最高,所以開展了“提高孩子專注力”的家教沙龍、“打敗‘分神’小怪獸”的親子活動,廣受家長的喜愛。
(四)研究“線上+線下家校微課堂”在家校共育中的應用效果
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研究出科學的課堂成效評價標準,即自評和他評相結合;日常觀察和成果展示相結合;教員評價與家長學員、學生評價相結合。
六、“線上+線下家校微課堂”的創(chuàng)新之處
(一)把線上和線下的“微課堂”相融合
在“家校微課堂”中,我們根據(jù)線上微課的點擊率,選擇家長最關心的家庭教育主題,策劃該主題的線下微活動,讓線上跟線下的“微課堂”配套在一起,讓家長從線上走向線下、從理論走向實踐,從而更有效地幫助家長解決在該方面的家庭教育問題。
剛接觸“家校微課堂”這個詞語,大部分人都以為是家長學校的“微課”。但本課題研究的“家校微課堂”不僅僅是短小精悍的線上教學資源,也包括線下的微培訓活動?!凹倚N⒄n堂”的“微”,就是教學時間較短、教學內容較少、資源容量較小、主題突出、內容具體、成果簡化、易于傳播的意思。它可以是我們常見的時間上“微”的線上教學視頻,也可以是線下空間上“微”的“小班化”家長學?;顒印?/p>
因為很多時候家長學習的時間有限,所以我們可以簡化線下培訓的形式,開展“小班化體驗式培訓”,利用周末的時間舉辦多期“小班化”公益性質的家長培訓。人數(shù)較少的“小班化”教學更有利于采用靈活的體驗互動方式,更容易組織和提高參與率。
建設“家教工作坊”,組建以家長為主體的學習共同體,讓一批同質家長團體,在學校的組織下組建成學習團隊,在專家的引領下,圍繞一個主題多次研討交流,讓工作坊成員在一個心理安全、舒適、放松的氣氛中深入解決家教問題。
開展“親子互動式家教課堂”。讓部分有需要的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采用主題式親子互動形式的“微課堂”。如,《變形記——我與孩子換角色》《唇槍舌劍——網(wǎng)絡利弊親子辯》《大手牽小手,親子共閱讀》等案例培訓。
(二)以“線上+線下家校微課堂”課程資源作為家庭教育品牌項目之一
本次實踐探索采用邊實踐、邊研究的方式,線上制作線上家長學?!拔ⅰ闭n,線下舉辦家長學校“微”培訓活動,根據(jù)家長的需求選擇最新的培訓內容。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改進,最終形成一套家長學校“家校微課堂”課程資源,加以推廣,從而創(chuàng)新“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家校共育。
參考文獻:
[1]繆建東.家庭教育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31-337.
[2]覃盛裕.廣西家長學校發(fā)展對策芻議[J].基礎教育研究,2007(4):6-9.
[3]全國婦聯(lián).全國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狀況抽樣調查報告(節(jié)選)[J].中國婦運,2008(6):30-34.
[4]董艷,王飛.家校合作的微信支持模式及家長認同度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7(2):122-127.
責任編輯? 李?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