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
摘要:有效數(shù)據(jù)顯示,在錄的漢字數(shù)量已有近十萬例,小學階段的學生需要掌握的字符數(shù)應在2500個上下。為了有效保障小學生漢字知識學習的效率與質量,小學語文教師也應對識字教學進行精心的設計,并根據(jù)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合理選擇相應的教學手段,既要培養(yǎng)小學生識字的興趣,還要幫助小學生理解漢字的含義,充實小學生字詞儲備的同時,奠定小學生語文學習最基本又最重要的基礎。本文,將從識字教學的角度出發(fā),簡要探究提高識字教學效率、質量的有效措施,以供相關人士參考取用。
關鍵詞:小學生;識字教學;語文知識;漢字游戲;生活元素;課外探索
識字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小學語文教學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良好的識字教學不僅能夠塑造小學生堅實的語文功底,還可以強化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面對語文挑戰(zhàn)的自信心。但在實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由于自身的教學手段較為單一,難以讓小學生感知到識字的樂趣,長此以往,不僅會降低識字教學所產生的效果,甚至還會阻礙小學生的個人發(fā)展。為了及時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則需要摒棄以往傳統(tǒng)、守舊的教學思想,不斷豐富自身的教學方法,提升識字教學有效性的同時,保障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開展與高效進行。
一、創(chuàng)設漢字游戲,培養(yǎng)學生識字興趣
喜歡做游戲是每一名小學生的成長天性,他們在游戲活動中不僅具有充沛的體力,而且具有靈動的思維。創(chuàng)設漢字游戲便是教師以此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利用游戲化的手段引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小學生可以更為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這一教學手段不僅有利于活躍語文課堂的教學氣氛,還有利于強化小學生對于漢字學習樂趣的感知。因此,教師可以采取創(chuàng)設漢字游戲的方式來培養(yǎng)小學生的識字興趣。
例如,教師在教學“天地人”這一課程時,可以組織小學生進行造句接龍的游戲。每一名小學生根據(jù)“天地人”的順序進行組詞,并結合詞語進行造句,單位時間內表述錯誤或重復的小學生淘汰,最后留在場上的五名學生獲得勝利。如,小學生A首先表示:“天空,天空上飄過幾朵白云?!毙W生B進行接龍:“大地,大地上盛開了無數(shù)的花朵?!毙W生C則表示:“……”教師選用接龍的形式進行識字教學,既能夠滿足小學生成長的天性,還可以落實當前的教學任務安排,進而在輕松、歡快的游戲活動中,逐步實現(xiàn)小學生識字興趣的培養(yǎng)。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將識字教學和游戲內容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學習,如此,一方面可以充分激發(fā)出學生的識字興趣,讓學生體驗到識字的無限樂趣,另一方面也為學生日后深入識字學習活動打下了基礎。
二、關聯(lián)生活元素,幫助學生理解漢字
漢語是如今世界范圍內學習難度較大的語種之一,究其根本,是因為漢字存在極為多樣的含義。教師在講解漢字知識時,也應注重其含義、意義的剖析。對此,教師可以通過關聯(lián)生活元素的方式進行授課。這一教學手段主要是指教師將現(xiàn)階段的字詞知識與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現(xiàn)象進行深度融合,讓小學生以觀察生活、分析生活的形式進行知識探索,并在這一過程中,逐步理解并掌握漢字知識。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活動時就可關聯(lián)生活元素,借此來幫助學生理解漢字、掌握漢字,為增加學生的識字量奠定基礎。
例如,教師在教學“金土水火土”這一課程時,可以先分析漢字書法字體的演變,然后聯(lián)想具體的生活場景進行解析。如“水”字,在講解時,教師可以先分析“水”的漢字結構,這一漢字有橫豎撇捺構成,從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演變而來,最初(甲骨文到小篆),它是像河流一樣的字體,比較彎曲,猶如河流,后來(隸書到行書)開始比較方正,就是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水”字。就如同流水在地面上四散流動一般。而后,教師可以借助我們生活中的具體事物、行為、現(xiàn)象進行深度分析,如事物方面的礦泉水、河水、雨水等;行為方面的洗手、游泳、淋浴等;現(xiàn)象方面的降雨、海嘯、潮汐等。教師關聯(lián)生活元素對漢字進行深入淺出地講解,既能夠幫助小學生理解特定漢字的知識,還能夠強化小學生對漢字相關知識的掌握,進而,在生活內容的分析講解中提升小學生對漢字知識的認知程度。
三、拓展課外探索,充實學生字詞儲備
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影響,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導小學生漢字知識時多圍繞教材內容進行講解,這一角度雖然能夠讓小學生掌握一定的字詞,但容易局限小學生的學習眼界。對此,教師可以通過拓展課外探索的方式進行識字授課,借助教材以外的內容作為教學的載體,讓小學生在探索課外事物的環(huán)節(jié)中,掌握更為多元、更加多樣的漢字。
例如,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小學生進行課外學習活動。如,帶領小學生前往圖書館、圖書大廈進行參觀,并為小學生推薦適合其現(xiàn)階段閱讀的書籍。在選擇課外讀物時,教師不僅要考慮小學生現(xiàn)階段當前的知識理解水平,還要權衡書籍內容的知識性與趣味性,確保小學生能夠讀懂、看懂,并感知到閱讀的樂趣。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帶領小學生觀看語文教育影片,讓小學生在觀看時既能夠獲取教材以外的知識,還可以結合字幕內容掌握全新的字詞。教師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拓展識字教學,既有助于擴大小學生的漢字學習范圍,還有助于充實小學生的漢字知識儲備,進而塑造小學生更具全面性的字詞知識基礎。
綜上所述,漢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更是小學生個人學習發(fā)展的必要基石。教師選用多種生動化的方式進行授課,既有利于降低識字教學的枯燥性,還有利于點燃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夯實小學生字詞功底的同時,推動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長遠發(fā)展進程。
參考文獻:
[1]田勝倩.小學低年級語文趣味識字教學策略初探[J].小學教學研究,2020(29):80-81.
[2]厲慧.小學語文教學中字詞教學的基本策略[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09):1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