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
摘要:“以人為本”是新課程改革以來對教師教育提出的重要理念,旨在以“人”為基礎,注重學生的想法和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在班級中的參與度。在班級管理中貫徹“以人為本”理念即重視學生的獨立看法,將班級真正變?yōu)閷W生的班級。
關鍵詞:小學、以人為本、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2-
班級管理在小學階段來說是一項較為困難的任務,對小學生來說其自身的組織等能力有所欠缺,班級中大部分事務需要教師的參與才能夠有效地完成解決。和中學階段相比較,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帶給教師的挑戰(zhàn)更為嚴峻,小學生沒有中學生那樣能夠獨立自主的想法,也不如中學生解決事務的能力更高,此時若想要小學生參與班級管理,踐行“以人為本”理念,需要教師一步步的引導,也需要教師提供給學生發(fā)表獨立看法的機會。本文就“以人為本”理念下的班級管理措施展開討論。
一、注重學生的想法
班規(guī)的制定是每個班級在進行班級管理時都需要進行的一項工作,班規(guī)是為了規(guī)范整個班級學生的行為習慣,涉及生活、學習、紀律等多個方面,既然是規(guī)范學生行為的規(guī)矩,那么有關班規(guī)的制定自然需要依賴學生,需要關注學生的想法。筆者認為,雖然小學生的組織能力較差,但是學生也有自己的想法,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這才是貫徹“以人為本”班級管理理念的前提。很多小學教師在進行小學班級班規(guī)的制定時都不考慮學生的想法,自己制定好之后直接告訴學生結果,讓學生去執(zhí)行。這種情況雖然省時省力,但對學生來說若是沒能很好地遵守,學生會認為是教師制定的規(guī)矩不合理,也不利于教師樹立自己的威信。若是能夠讓學生參與進班級班規(guī)的制定過程,規(guī)矩的誕生都是學生民主的結果,對學生的遵守也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例如,筆者在班規(guī)的制定過程中全程都依據(jù)學生的意愿進行,筆者為學生列出了各個方面的措施,學生根據(jù)他們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地承諾。在紀律方面,上課說話等也需要有相應的懲罰措施,那么筆者也是根據(jù)學生的意愿,他們能夠接受何種懲罰、能夠承擔何種后果進行相應的制定。在筆者帶領學生制定班規(guī)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對規(guī)矩的制定都比較感興趣,也都愿意參與進來,并且學生對自己參與制定的班規(guī)配合度也更高。注重學生自己的想法在教師管理班級的不同方面也能夠得到不同的體現(xiàn),教師在帶領學生參加運動會、班級板報的制作評比、選擇學生干部、學生代表等等都需要教師注重學生的看法,在充分尊重學生的情況下進行的班級管理才能夠稱之為是“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
二、尊重學生的學習地位
學生在學校階段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學習,離開學習的教學不能算作是教學。教師的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學也是一件不容忽視的工作,在“以人為本”理念的要求下,教師的教學也應該貫徹該種理念,從而有利于班級管理的進一步進行。很多教師不將教學納入班級管理過程中,筆者認為這是不對的。教學的進行不止依賴班主任這一門學科的教師,其他科目教師之間的溝通協(xié)調(diào)、任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這些都屬于班級管理的范疇。同樣的,教學作為班級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如果沒實行“以人為本”的理念這對班級管理工作的后續(xù)開展也是不利的。
例如,班主任可以和各科教師積極協(xié)調(diào)本班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在相互協(xié)調(diào)的過程中和教師溝通,在課堂上多給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將課堂變?yōu)閷W生的課堂。和任課教師的溝通是班主任的一項基本工作,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關注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此時就需要積極和教師溝通交流,保障學生的課堂地位,同時保障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三、提升學生的管理地位
學生在班級中是不容忽視的存在,班級由學生組成,教師只能算作是班級管理的引導者,真正地班級管理中心應該是學生。小學生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等都有待提升,這些對學生來說都是以后必備的技能,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能力需要教師有意識地進行培養(yǎng)提升。班級管理中除了教師起到重要的作用以外,班級干部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每一個班級中班級干部的選拔和培養(yǎng)都是教師的任務,但其實這樣的選拔并不規(guī)范。很多教師都會覺得小學生班級中的班級干部,自己選拔就行,不樂意讓學生參與進來。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只有經(jīng)過全班的公平選拔才能夠選出被全班學生信服的班級干部。筆者認為除了在班級干部的選拔方面進行全班學生的公平選舉之外,對班級干部的“放手培養(yǎng)”也是重要的一方面,班級干部的選拔不是擺設,而是真正能夠為班級服務的班級干部。一些教師不敢讓班干部管理班級,覺得其能力不夠,小學生雖然在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只要教師愿意放手,可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班級干部在班級管理中的地位也反映了班級“以人為本”理念的滲透是否到位,教師在具體的班級管理過程中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班級管理一直以來就是令廣大教師頭疼的話題,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對班級管理來說能夠幫助教師樹立威信,從而更好地進行管理措施的實施。
參考文獻
[1] 曹福春. 淺談如何優(yōu)化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J]. 速讀(下旬), 2018, 000(008):227.
[2] 伍妹. 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 文淵(中學版), 2019, 000(006):49.
[3] 王彩蘭. 以人為本視域下小學班級管理對策[J]. 考試周刊, 20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