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良師”抑或“佳眷”:中學教師的工作與家庭沖突

      2022-02-25 07:30:49賴水蓮
      成才之路 2022年8期
      關鍵詞:個人良師中學教師

      摘 要:中學教師這一職業(yè)所產(chǎn)生的影響重要而深遠,其在處理家庭與工作關系時面臨的壓力與平衡問題不容小覷。文章致力于厘清并界定中學教師工作—家庭沖突的相關概念,探究二者沖突過程中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對工作與家庭沖突可能造成的后果進行闡述,并在此基礎上給出具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具有較高的學術(shù)參考價值。

      關鍵詞: 中學教師;工作;家庭沖突;個人;家庭;學校;對策

      中圖分類號:G451;G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2)08-0048-03

      一、問題提出及研究意義

      對于多數(shù)現(xiàn)代人而言,縱使從事不同職業(yè)或擁有不同身份,其日常生活也都是類似的——在工作場域與家庭場景中不斷穿行。但是,工作與家庭之間并不意味著毫無關聯(lián),相反,它們總是相互影響并處于動態(tài)變化之中。由于資源總量是恒定的,個體在不同領域的投入將不可避免地對其他領域的資源分配造成影響。若人們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與家庭領域時間及精力的分配,則很可能面臨無法達到角色要求的困境,并出現(xiàn)角色緊張甚至角色扮演失敗的情況。

      有文獻表明,工作—家庭的沖突與多種消極后果相聯(lián)系,如職業(yè)倦怠、離職意愿、工作和生活滿意度降低、身體不適、抑郁等。工作與家庭沖突過強還會導致社會行為功能紊亂,如破壞性的父母角色、酗酒等。由于中學教師這一職業(yè)所產(chǎn)生的影響重要而深遠,其在處理家庭與工作關系時面臨的壓力與平衡問題不容小覷。因此,本研究一方面能豐富和完善中學教師這一職業(yè)群體工作—家庭沖突問題的理論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對于教師的職業(yè)生涯、學校的定位發(fā)展及學生的素質(zhì)培育亦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參考意義。

      二、概念界定

      早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心理學學者格林豪斯博士已將工作—家庭沖突(Work-family conflict,以下簡稱WFC)界定為由工作和家庭層面的角色壓力引起的角色間沖突,并指出二者的沖突具有雙向性,即可劃分為工作—家庭沖突與家庭—工作沖突(Family-to-work conflict,簡稱FWC)。前者指的是由于工作的時間、壓力等對家庭相關責任造成的干擾,后者則是因家庭方面的需求而產(chǎn)生的對工作責任的干擾。

      當前,學界已有較多關于不同群體工作—家庭沖突的相關研究,但以教師為主體的研究較為匱乏。Rachel(雷切爾)等人指出,當前大多數(shù)關于WFC原因和結(jié)果的研究使用的都是通用模型,這些模型通常假設一般壓力源對各種職業(yè)的影響是相似的,忽略了某些職業(yè)的獨特之處。中學教師這一職業(yè)在家庭—工作沖突問題上就具有特殊性:就辦公內(nèi)容而言,前期備課、課堂講授及班級管理等多樣活動都依賴于教師的安排與實踐;就工作時間而言,課下的教學準備與反思、與學生及其家長的溝通聯(lián)絡等工作均需教師根據(jù)自身實際進行時間的管理與協(xié)調(diào);就影響范圍而言,教師對家庭與工作領域的平衡不僅關乎自身,亦牽涉教師所在家庭、學校、學生及學生所在家庭。

      中學教師的工作—家庭沖突指的是其在教學工作領域與家庭生活領域的投入難以調(diào)和,出現(xiàn)相互干擾。在學校,教師需完成固定的課程進度與教學管理工作,而且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日趨激烈的升學競爭使得中學教師面臨新的壓力與挑戰(zhàn)。在家庭中,教師扮演著子女、伴侶或父母等角色,上至孝親敬老,下至撫育子女、經(jīng)營家庭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與精力。所以,中學教師難免會面臨家庭與工作的沖突,即“良師”與“佳眷”二者的取舍。

      三、影響因素

      工作—家庭沖突狀況可能由于工作和環(huán)境特征等不同而存在差異,現(xiàn)結(jié)合相關領域已有研究成果,從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和學校因素三個維度對其展開探討。

      1.個人因素

      個人因素主要涉及性別、年齡和教齡。在性別層面,多數(shù)研究表明在性別這一人口變量上工作—家庭沖突存在顯著差異。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待及性別分工的動態(tài)變化能較好地解釋這一現(xiàn)象:一方面,受我國傳統(tǒng)“男主外,女主內(nèi)”思想的影響,女性被認為應在家庭中承擔更多的家務勞動,這導致女教師的工作—家庭沖突感知水平高于男教師。但另一方面,性別平權(quán)意識的倡導使得部分男性逐漸將更多資源投入家庭領域,在此趨勢下,男教師所感知的工作—家庭沖突水平可能出現(xiàn)上升趨勢。在年齡層面,由于教齡與年齡的增長變化趨勢一致,因此二者對中學教師工作—家庭沖突的影響大致相同。對于年齡與教齡較低的青年中學教師而言,其初涉教育領域,需投入較多時間與精力進行備課。此外,該群體在此時期可能邁入組建家庭及照料孩童的人生階段,在家庭領域亦需投入大量的心力,因此面臨較為強烈的工作—家庭沖突。隨著年齡的增長、教齡的增加,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逐步提升,教學方式漸趨穩(wěn)定,其所面臨的工作—家庭沖突或?qū)⒂兴徍汀?/p>

      2.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主要包括中學教師的婚姻狀況、家庭人口結(jié)構(gòu)及職責劃分等。張何苗的研究發(fā)現(xiàn),已婚教師在家庭要求和家庭—工作沖突上顯著高于未婚者。相較于未組建家庭的中學教師,已婚教師不僅需要完成教學工作,還需承擔家庭領域相應的責任,即保障家庭的經(jīng)濟收入、操辦家庭事務及提供精神上的支持等。因此,面臨家庭責任要求,已婚中學教師知覺的家庭—工作沖突水平可能更高。此外,是否與父母或子女同居及家務勞動劃分,也是影響中學教師工作與家庭沖突水平的重要因素。若家中有子女同住,子女的教育發(fā)展、衣食住行等都需要家長關照與規(guī)劃。若與父母共同生活,一方面父母可能會分擔教師的家務勞動,減輕教師的負擔,另一方面若父母身體狀況出現(xiàn)問題,則可能會加重教師的家庭負擔,導致家庭—工作沖突水平增高。

      3.學校因素

      學校因素主要包括教師教授的科目、擔任的職務、工作時間量及組織支持水平等。首先,就從教科目而言,教授中考科目的教師受升學考試的影響,將面臨來自學生、家長及校方的升學教學壓力,需付出更多時間與精力來提高教學質(zhì)量,因此可能面臨更強的工作—家庭沖突。其次,教師所擔任的職務將對其工作—家庭沖突的知覺產(chǎn)生影響。若教師擔任班主任或其他職務,則需要在原有教學任務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管理和監(jiān)督,并結(jié)合學生身心狀況及學校的發(fā)展理念推進工作。教師所肩負的職責越重,其所知覺到的工作與家庭的沖突水平則可能越高。再次,根據(jù)劉旺等人的調(diào)查,周工作時間 40 小時以上教師的工作—家庭沖突顯著高于周工作時間 40 小時及以下的教師,工作時間的增加侵蝕了相應家庭領域的可投入時間,使得教師體驗到更強的沖突和緊張感。最后,來自同事、領導等組織網(wǎng)絡的支持對中學教師工作—家庭的平衡具有保護作用。來自工作組織網(wǎng)絡的支持有助于創(chuàng)設具有凝聚力和歸屬感的教學工作氛圍,組織內(nèi)的良性溝通和互動在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同時也有助于增強教師的自我效能感,從而促使教師以更高的效率處理相關教育教學工作,并留備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家庭領域,實現(xiàn)二者的平衡與互相促進。

      四、影響結(jié)果與對策分析

      1.影響結(jié)果

      在工作方面,工作—家庭沖突將影響教師的工作效能感,甚至使教師產(chǎn)生職業(yè)倦怠。對于中學教師來說,較好地平衡家庭與工作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能圓滿完成教學任務,達成工作目標,另一方面能較好地維系家庭內(nèi)部親密關系,感受到來自社會網(wǎng)絡的支持。根據(jù) Luthans(盧森斯)等人的觀點,工作效能感是一種積極心理資本,可以正向預測個體的工作績效,教師在家庭與工作二者間的游刃會使自身產(chǎn)生較高工作績效,從學生、家庭、同事及學校的正向反饋中形成較強的職業(yè)認同感和工作效能感。反之,教師若在工作與家庭領域感受到強烈的沖突,則可能完不成教學任務,使班級學業(yè)質(zhì)量下滑,甚至引發(fā)學生家長不滿情緒,產(chǎn)生較強的挫敗感。同時,還可能難以盡到家庭領域中的責任,產(chǎn)生自責、無奈、愧疚等情緒,直接或間接導致倦怠感的產(chǎn)生。

      在生活方面,有研究表明,工作與家庭關系引發(fā)的沖突會導致教師憂郁與焦慮水平的升高,不利于教師心理健康。同時,教師的心理狀態(tài)還會對其生活滿意度造成影響,工作與家庭領域相互沖突引發(fā)的消極后果將降低中學教師群體的生活滿意度。因此,平衡工作與家庭的關系有助于營造和諧的工作環(huán)境與家庭氛圍,緩解教師因壓力引發(fā)的憂郁、焦慮等負面情緒,提升教師的生活滿意度。

      2.對策分析

      (1)教師層面。教師應重視工作與家庭領域的平衡發(fā)展,結(jié)合個人生涯規(guī)劃對時間、精力進行合理分配。當二者出現(xiàn)沖突時,應以積極的心態(tài)對原因進行分析。例如,針對家庭事務過多引發(fā)的緊張狀態(tài),教師可以向家庭成員為主的社會網(wǎng)絡尋求幫助,通過成員間的協(xié)商與討論,達成較為合理的家庭責任分配結(jié)果,如鼓勵子女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或?qū)で笈渑?、父母及其他親屬物質(zhì)及精神方面的支持,以減輕自身在家庭事務領域的負擔,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其他領域,實現(xiàn)各角色資源分配的平衡。針對年齡與教齡導致的沖突現(xiàn)象,教師可以通過多元信息渠道收集不同人生階段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jīng)驗,預先了解相應階段可能出現(xiàn)的工作瓶頸和家庭矛盾的具體表征及應對方式,并積極調(diào)整心理狀態(tài)以應對可能出現(xiàn)的挑戰(zhàn)。也就是說,就個人層面而言,中學教師可通過自身的改變或外界的幫助來化解矛盾,在工作與家庭的平衡中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促進自我發(fā)展。

      (2)學校層面。學校應通過多種措施來營造具有支持性的工作環(huán)境。首先,校方應當樹立正確的管理觀念,避免教師教學負擔過重。教育管理者在關注學校教學成績和工作質(zhì)量的同時,應加強對教師家庭生活的關懷,傾聽并重視教師的需求和建議,積極引導教師平衡工作與家庭的關系,提升教師的幸福感。其次,學校可以推行彈性工作制度,即在確保教師能夠完成教學任務的情況下,結(jié)合教師的實際需求,在具體工作時間的分配上給予其更大的自由度。例如,對于需要接送子女上學的教師,在相應時間不安排其教授課程,使其更好地履行家庭責任,實現(xiàn)家庭與工作的有效平衡。再次,學校應針對中學教師工作與家庭的沖突問題設置專業(yè)機構(gòu),制訂相應計劃,為有困難的教師提供切實幫助。學校應關注教師的工作狀況,針對有需求的教師開展職業(yè)培訓、心理輔導等活動,提高教師處理、應變及解決工作與家庭沖突的能力。最后,學校還可以通過教師參與感的提升幫助其實現(xiàn)工作與家庭的平衡。例如,可以鼓勵教師參與工作計劃的制訂和學科教學研討,為教師爭取更多進修機會和學習交流項目,開設培訓講座,幫助教師實現(xiàn)專業(yè)成長等。上述途徑可以在提高教師勝任力的同時,實現(xiàn)工作組織支持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教師以高效、和諧的狀態(tài)完成工作,實現(xiàn)工作與家庭領域資源的合理分配。

      參考文獻:

      [1]吳明霞.中小學教師工作—家庭沖突的結(jié)構(gòu)及關系研究[D].西南大學,2006.

      [2]蘆詠莉,何菲,馮麗紅,欒子童.小學教師工作—家庭沖突類型及其在職業(yè)倦怠上的特征[J].教師教育研究,2012(03).

      [3]張何苗.高中教師工作家庭沖突的影響因素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

      [4]劉旺,馮建新,劉鳴,雷文斌.高中教師的工作家庭沖突:特點及其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特殊教育,2010(03).

      [5]鄧子鵑.工作家庭沖突、工作效能感與工作生活質(zhì)量——基于蘇北268名高校女教師的實證研究[J].教育學術(shù)月刊,2013(03).

      [6]曾練平,常紅英,黃大煒,佘愛,曾冬平.中小學教師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工作家庭沖突的中介作用[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9(08).

      "Good Teacher" or "Good Family": the Conflict between Work and Family of Middle School Teachers

      Lai Shuilian

      (Xiamen Overseas Chinese Middle School, Xiamen 361000, China)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middle school teachers is important and far-reaching, the pressure and balance problems they face in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and work can not be underestimated. This paper is committed to clarifying and defining the relevant concepts of middle school teachers' work family conflict, explor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ir action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of their conflict, expounding the possible consequences of work family conflict, and giving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this basis, which has high academic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teachers; work; family conflict; individuals; family; school; countermeasure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廈門市第五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課題“中學教師自我職業(yè)生涯管理的團體輔導探索”(編號:Z546)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賴水蓮(1975-),女,福建長汀人,一級教師,從事化學教學與研究。

      猜你喜歡
      個人良師中學教師
      教師作品
      江蘇教育(2022年69期)2022-10-24 09:45:24
      醫(yī)學教育家培養(yǎng)工程:一種讓良醫(yī)成為良師的有效探索
      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 01:13:38
      從“封閉”走向“開放”——北京市遠郊區(qū)中學教師教育創(chuàng)新的瓶頸與突破
      青年心理(2021年28期)2021-05-23 13:20:44
      良師“林黛玉”——《香菱學詩》教學雜想
      甘肅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40
      良師·階梯·加油站
      人大建設(2017年12期)2017-08-15 00:45:32
      歐盟與美國關于跨境個人數(shù)據(jù)保護研究
      辦公室人員尚需制定個人發(fā)展規(guī)劃
      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研究綜述
      《偷自行車的人》與《小武》分析比較
      中學教師工作投入問卷的編制
      邳州市| 南陵县| 北川| 和林格尔县| 红河县| 新晃| 三河市| 怀宁县| 平邑县| 浦县| 社会| 合作市| 稷山县| 年辖:市辖区| 中山市| 东平县| 平阳县| 庆元县| 祁阳县| 云梦县| 济阳县| 五常市| 霸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克山县| 云阳县| 洪雅县| 常熟市| 娱乐| 左云县| 大兴区| 喜德县| 定安县| 余江县| 武陟县| 札达县| 镶黄旗| 三台县| 平安县| 清河县| 长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