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知其師則知其學:多維成績評定方式的迫切性與必要性

      2022-03-07 00:22:08陳保亞余德江
      中國大學教學 2022年2期
      關鍵詞:成績排名績點

      陳保亞 余德江

      摘 要:論文論證了多維成績評定方式的迫切性與必要性,尤其強調了突顯師承關系的重要性。師承關系體現了中國古代教育史上精華,在當下仍然具有意義,可以促進學生和教師兩方面的自律,體現學生知識結構的特點和學習難度。名次制度在高等教育中也應該加強,這主要是便于選拔人才,防止成績“放水”,反映學生在同齡群體中的整體實力。對學生的課程表現應該做整體性的評價,以便能夠真正反映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習狀況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這也是與學生交流互動、促進學科發(fā)展等十分有用的方式。在多維成績評定模式下,我們認為應該建立學生成績冊并及時反饋學生畢業(yè)后的信息,改變目前單純的“分數單”的狀況。

      關鍵詞:師承關系;成績排名;績點;老師評語;學生成績策

      一、引言

      在大學教學中,知識結構是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礎。目前的課程成績評價方式主要體現絕對成績分數和相對成績排名,很少突出任課教師的重要性。同樣一門課程,不同的老師授課,學生形成的知識結構差異很大。研究生課程因為更多地涉及問題的研究性學習,教師授課方式的差異對學生學術能力的影響更明顯。成績評定中注明任課老師姓名,猶如學位論文注明導師,是判定學生知識結構的重要參考。盡管目前有部分學校出具的學生成績單標明了任課教師,但由于人們對標記教師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認識不充分,這一方案未被廣泛采納。在成績單上既標識課程得分、排名,又標明授課教師姓名等信息,并且對學生課程表現做出具體評價,甚至建立成績冊,可稱為多維成績評定方式。我們認為這一評價方式在當前的人才培養(yǎng)中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迫切性體現為避免高分趨易現象,必要性體現為可以較好地呈現學生知識結構和學習的具體情況。

      二、教育史上的成績評價制度

      課程學習成績評價采用何種方式,主要是由評價的目的決定的。總的來說,學習成績評價方式有兩種傾向,一是重個性的個體式評價,另一個是重視橫向比較的統一式評價。前者著眼于人才本身的成長,提供的是比較具體、立體的信息;后者著眼于橫向比較和人才選拔,突出考核方式一致性和選拔公平性。一般兩種評價方式都是由老師來完成的,但是第一種方式更注重師承關系。

      中西方早期的教學活動都非常注重師承關系。“軸心時代”的中西方著名思想家大多有明晰的師承關系。例如孔子>曾參>子思>孟子這一脈絡,又如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這一脈絡。重視師承關系,是我國古代教育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

      古人早已知道“知其師則知其學”的道理,雖然評價學生的方式多種多樣,但總體是以教師的名聲和信譽作為擔保,對弟子的能力、德行等眾多方面做出評價。例如孔子在《論語》中多次對顏回、子路、子貢等人做出有針對性的評價,內容涉及品德、學習態(tài)度、能力、性格特點、適合從事的事業(yè)等諸多方面。例如(參考李零,2008):

      6.3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盵顏回,學習態(tài)度評價]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盵子路,性格評價]

      5.8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薄俺嘁埠稳??”子曰:“赤也,束帶立于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盵子路、冉求、公西赤,能力評價]

      11.3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四科十哲,學業(yè)成就]

      通過《論語》中的孔子對弟子的多角度評價,我們能大體上明確而又直觀地了解到孔門弟子的性格、學業(yè)等情況,正因為如此,后人才有對孔門弟子“四科十哲”的分類。師承關系的核心,就是教師和學生的密切關系。古人講究“言傳身教”,除了課堂講授外,還有很多的實踐活動,最重要的是跟隨老師游學。在這樣一種朝夕相處的環(huán)境中,老師對學生往往有十分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從而對學生的指導也就更有針對性。例如孔子對子路可以說是“知徒莫如師”,孔子評價道:

      11.13 閔子侍側,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p>

      基于對子路性格的深刻了解,孔子憂心忡忡地說了這句話,但一語成讖,后來子路在衛(wèi)國內亂之中死于刀劍之下,可見孔子對學生的了解之深。現在的高等教育中,教師與學生往往是隔絕的,不少規(guī)模較大的課程甚至出現了“師不識生,生不識師”的狀況,一般規(guī)模的課程中師生的深入交流也比較有限,深入了解學生并做出有針對性的指導和評價就更難了。

      重視師承這一傳統,在后世一直得到保留和發(fā)揚。這固然和古代的教育制度分不開,同時也說明師承制度本身有很大的合理性。從一個人的師承關系上,可以獲得其學術源流、知識結構、學術傾向、學術道德等多重信息,在選拔人才的時候能夠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從教師的角度而言,重視師承制度,就要求教師對自己的學生負責,對學生的學習投入更大的心血,否則將影響自身的學術聲譽。重視師承這一傳統下的評價方式,更多的是對學生個體進行個別評價的評價方式。

      中國教育史上,除了師承關系之外,對學生的評價制度還有另外一條線索,就是從等級制到分數制的發(fā)展脈絡。這一制度經歷了不同的發(fā)展階段。例如《禮記》記載:

      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

      實際上“大成”“小成”可視為比較早的學業(yè)評價等級制,此種制度此后一直延續(xù)。學習成績的評價制度是伴隨著考試制度而產生的,科舉制興起之后,評價制度實際上采用的主要還是等級制。以社會目的為主的人才選拔制度所進行的考試使用等級制,是為了更快捷地選拔人才。而在學術領域,對人才的評價仍然十分重視師承關系。

      分數制的起源很晚,可以看作是等級制的進一步發(fā)展。1898年清政府制定的《京師大學堂章程》在第二章《功課》第十七節(jié)中使用的就是百分制,原文如下:

      評定分數以百分為滿格,通過各科平均計算,每科得六十分者為及格,不及六十分者為不及格。

      這可以視為中國教育史上百分制的起源之一。這一條規(guī)定里面涉及百分制、平均分制和及格制。百分制有兩個要點,一個是以100分作為滿分,另外是以60分作為“及格”分。另外在百分制的發(fā)展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標準,例如以85分作為“優(yōu)秀”的下限分數。近些年,為了與國外高校學習成績掛鉤,國內高校也在實行績點制。績點制的本質還是百分制,只不過是以不同的計算方法將百分制得分轉化成以4分為滿分的績點制,有的學校在轉化算法中也會考慮優(yōu)秀率/及格率以及名次信息等。在實際操作中,考試的出題、閱卷均是以百分制作為參照,原始成績一般也以百分制表示。

      在這樣的學習成績評價制度上,似乎可以根據百分制得分或者績點,對學生做跨學科、跨學校等的橫向比較。但實際上這樣的成績評價制度并不能很好地達成橫向比較的目標。首先就跨學科而言,百分制的比較并沒有多大價值,但目前在轉院系考核、跨學科考研的成績審核等方面仍然使用這樣的成績作為依據之一,這是很成問題的。其次,就同一學校的同一門課程而言,任課教師不同,所教授的知識側重點、深度、教學水平和學生最終的知識獲得量都會有顯著的差異,遑論不同學校的差異。這導致對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成績審核做橫向比較的價值不大,招考老師無法從一張只有課程名和百分制或績點制得分的成績單當中準確地獲知考生的學業(yè)情況。這種以統一考試為核心,以選拔人才為目的,以公平性為主旨的學習成績評價方式就是橫向比較法。

      中國古代應該說是兩法并行,以科舉制為代表的官方考試制度使用橫向比較法;但在學術領域,重視師承關系的個體評價法也在發(fā)揮作用。這一經驗很值得我們學習。需要指出的是,我們認為應該重視師承關系是為了強調教師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責任,而不是支持恢復有人身依附關系的“師徒制”,更不支持以師徒關系為基礎建立“學派”。重視師承關系有諸多裨益,但也可能帶來一些不利于學術健康發(fā)展的問題。需強調在遵循學術規(guī)范、公平公正原則下,重視學術和師門傳承。

      針對百分制和績點制的弱點,我們認為應該實行一種較為全面的多維成績評價制度,這種制度需要包含以下要素:

      (1)以百分制或績點制表示的考試得分。

      (2)署任課教師姓名。

      (3)標明學生的課程成績名次或百分位。

      (4)附帶教師對學生課程學習情況的簡明評語。

      三、迫切性:避免高分趨易現象

      在當前大學教學中,普遍存在高分趨易現象。體現在選課環(huán)節(jié),只要老師給的分數高,考試容易,就有大量學生選課。這種趨勢造成兩方面后果。一是知識難度大、學習任務較重的課程選課人數減少。二是部分教師為了吸引學生選課也迎合這種高分趨易行為,降低課程難度和知識容量、給分“放水”,最終導致學生知識結構不充分、不完整,教學質量下降。這已經成了當前大學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目前的大學教學改革趨勢是增大學生的選課自主權。一方面取消以往的一些必修課程或在必修課程上賦予學生一定的騰挪空間,另一方面鼓勵教師開設通識課、公選課,并鼓勵學生跨專業(yè)、跨院系選課。以北大為例,在最具自由選課權的通選課門類中,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種“唯分數論”的選課風氣,即容易得高分的通選課更能獲得學生的青睞。例如在BBS等網絡平臺上流傳著“選課攻略”,常被納入考慮的標準是:

      (1)給分高不高,是否按正態(tài)分布要求限制優(yōu)秀率(85分以上不超過40%)。

      (2)老師好不好說話,期末成績達不到預期時有沒有可能要求提高成績。

      (3)課程任務量,以及付出的時間、努力是否和結果成正比(主觀性較強)。

      至于課程是否符合學生自己的興趣、課程本身有多少含金量,不一定是主要的考慮因素。有時在明知是“水課”的情況下,因為給分高,有利于提升總績點,也積極選課。尤其近四五年以來,由于學生畢業(yè)后升學、就業(yè)出口收窄,“保研”成為絕大多數學生的選擇。在“保研”的壓力下,學生在績點競爭上愈發(fā)激烈,圍繞“刷績點”的“內卷”現象愈發(fā)凸顯。這反過來擴大了“水課”的市場。為了保證總績點,選更容易獲得高分的課程從一個可選項,逐漸變成了必選項。

      從學生自我發(fā)展的角度而言,不一定選擇符合自己興趣愛好或者既定發(fā)展方向的課程,使得學生的知識結構十分不全面,興趣愛好也得不到充分發(fā)展。由于一些高校比較重視學生對教師授課情況的反饋評價,授課教師可能不自覺地加入到這個不良互動之中。

      這一現象引發(fā)的更嚴重的問題是一些基礎學科的萎縮?;A學科的課程一般知識難度高、課程容量大,課堂也稍顯枯燥,在與其他課程付出相同努力的情況下不易得高分。這樣的學科在上述選課風氣之下自然處于劣勢。學科的發(fā)展需要源源不斷地補充人才,吸引新的學生加入到研究中來。很多學生本科階段一些基礎性的課程因為較難獲得高分而未選,上了研究生或大四完成保研以后還得回過頭來補課,這在客觀上妨礙了人才培養(yǎng)的正常進度。

      通過加入任課教師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通過教師信息可以了解到課程本身的知識結構。對教師而言,這也是一種十分有力的約束,即教師教學口碑將在其教過的學生的表現中建立起來。如果一位老師在課堂上“放水”,總是給學生打高分,但是學生在該門課相關領域的表現普遍不佳,那么將會最終反饋為教師的責任。反過來,這對教師而言也是一種激勵。如果上過某位老師某門課并得了較高分數的學生,在后來的學術研究中在相關領域表現很好,那就能給老師在學界帶來良好的口碑。實際上我們不自覺地在采用這個標準,例如在了解考研面試學生的情況時會問:“你的×××課是哪位老師上的?”如果能在學業(yè)成績單上反映這一信息,那就能從整體上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校的教學情況,從而遏制高分趨易的勢頭。

      在普遍高分的情況下,高分本身也就沒有區(qū)分度了。更重要的是,當高分本身成為學習的唯一目的,則人才培養(yǎng)的正常過程會被嚴重扭曲,學生陷入無意義的分數內卷。除了在成績單中署名任課教師姓名外,名次信息也是分數制的一個重要補充。名次反映的是學生在同等條件下的學習成績情況,雖然目前基礎教育中提倡取消名次,但是高等教育的目標和基礎教育不同,名次應該保留并且在成績單上注明。高等教育的目標之一是選拔人才,所以名次信息也是必要的。

      教學管理部門應該有所作為。首先是合理設置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類課程可按不同的培養(yǎng)要求和考核方式進行管理。一方面在通選課、公選課等選修課中給予師生較大自主權;另一方面嚴格把握基礎必修課程的課程容量、難度、考核方式等。在保研考試等選拔性考試中主要突出專業(yè)必修課的重要性,以此引導學生回歸課程設置的初衷,也能有效地抑制在選修課中“內卷”“刷績點”的不良風氣。

      四、必要性:知識結構的確認

      根據筆者近年來參加研究生招生考試的經驗,學生在所學的同一門課程的知識結構方面差異很大。有的學生成績單上呈現的績點很高,但知識結構并不扎實;有的學生成績單績點平平,但知識結構和掌握程度都很好。所以成績單不能充分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當學生進一步深造時,接收單位的老師僅憑絕對成績分數和相對成績排名也就不能充分把握學生的知識結構。此外,就同一門課程而言,不同授課教師也會有不同的知識側重。例如同是語法分析的課程,結構語言學、功能語言學和轉換生成語言學的老師所教授的知識結構是很不一樣的。

      在成績單上注明授課教師,有利于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任課老師的信息,就可以通過老師的研究情況了解到學生在這門課程方面可能有的一些知識結構特點,同時也可以對學生在課程上的表現情況做一些簡要的評價。這也是把課堂成績真正落到實處的做法。筆者最近幾年開設“語言學概論”“理論語言學”“歷史語言學”等課程,成績評定中開展了這方面的嘗試。這個簡要的評價和反饋包括以下內容:

      (1)學生平時與教師交流問題的情況,尤其指出學生提出的某個有價值的問題及其跟進探索的情況。

      (2)學生平時作業(yè)的詳細評價,包括進一步的提升措施。

      (3)學生學期論文的詳細指導,進一步的閱讀參考、研究思路。

      (4)學生期末考試試卷的詳細分析,具體到題,哪一個題沒有答好,顯示哪方面知識點需要補充,哪方面概念不清晰等。

      以下是筆者主持的一門課的期末評價表

      例子:

      這樣的評價方式最重要的價值在于與學生進行充分互動。比起課程結束只收到一個分數而言,這樣的評價首先是使學生感受到被重視;然后是能使學生知道自己下一步如果繼續(xù)做探索學習的話應該怎么做、找誰指導。而且學生也能夠對自己一學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的反省總結,對知識點進行一次全面的梳理。事實證明,這樣的評價方式的確反響很好,許多同學沒有想到能收到這樣的評價,對他們而言是驚喜也是鼓舞。而在北大教務部組織的學生對課程的匿名評價中,該門課程也取得了非常優(yōu)秀的評價,這對于課程老師和參與課程工作的助教來說,都是很大的激勵。

      從確認學生知識結構的角度而言,通過學生的平時提問、平時作業(yè)以及課程論文、期末考試等,能夠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僅反映出課堂教了什么知識,更重要的是反映出學生掌握的程度以及自己探索的程度,對于確認學生的知識結構、發(fā)現學生的興趣點和創(chuàng)新能力都非常重要。而這些信息對于選拔研究生、繼續(xù)開展學術研究都是至關重要的。

      五、結論

      從教育史的角度來看,分數制是一個很晚的發(fā)明,但是分數制在中國的發(fā)展很快。主要原因可能還是分數制的易操作性。但是單純的分數制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尤其在當下的高等教育環(huán)境中,從促進學科發(fā)展和提高教育質量的角度而言,有必要對分數制進行完善。我們認為應該重視師承關系,這是中國古代教育史上精華的方面,在當下仍然具有意義,可以促進學生和教師兩方面的自律,從而做到另一個意義上的“教學相長”。名次制度在高等教育中也應該加強,這主要是便于選拔人才,反映學生在同齡群體中的整體實力。對學生的課程表現做整體性的評價,能夠真正反映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習狀況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而且也是與學生交流互動、促進學科發(fā)展等十分有用的方式。在多維成績評定模式下,我們認為應該建立學生成績冊并及時反饋,改變目前單純的“分數單”的狀況。

      成績評定方式,很大程度上引導了學生的學習行為,包括選課、聽課、作業(yè)等各個方面,不可不慎。從長遠角度而言,關系到學生的自我發(fā)展,也關系到學科建設和發(fā)展,更應該引起學校的重視。

      參考文獻:

      [1]陳保亞,杜兆金. 論成績評定的雙軌模式——基于精品課改革的分數排名分析[J]. 中國大學教學,2015(2).

      [2]陳棣沭,韓婧. 美國大學課程成績評定方法及其技術支撐[J]. 高教發(fā)展與評估,2010,26(2):97-104.

      [3]傅伊德. 西方教育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4]李零. 喪家狗:我讀《論語》[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5]孫培青. 中國教育史[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6]孫曉雯,郭海榮. 國內外學業(yè)成績評價制度簡述[J]. 教學與管理,2001(9):43-45.

      [7]謝青,湯德用. 中國考試制度史[M]. 合肥:黃山書社,1995.

      [本項研究得到教育部重大項目19JJD740001、北京市社科重大項目20ZDA29、北京市“雙一流”建設經費以及北京大學2021年本科生教改項目資助]

      [責任編輯:陳立民]

      猜你喜歡
      成績排名績點
      績點圍城,如何破繭而生?
      ——基于廣州高校本科績點考核制度問題深度研究
      魅力中國(2021年40期)2021-11-07 06:47:44
      本科生成績排名計算方法的研究
      中超聯賽職業(yè)足球俱樂部賽季初的資金投入和比賽表現與賽季末成績排名的相關性研究
      警惕換個馬甲炒作高考成績
      基于完全學分制下的獨立院校的平均績點計算方法
      學生成績排名還是繼續(xù)公布為好
      甘肅教育(2017年2期)2017-04-13 18:37:11
      Excel中RANK函數的改進和應用
      計算機時代(2015年7期)2015-05-30 07:33:06
      國內高校學分制績點度量模式的比較與研究
      江蘇高教(2014年2期)2014-09-04 06:15:18
      學分制下績點設定形式探討
      學分績點制的探索與實踐
      學園(2012年7期)2012-04-27 02:18:10
      曲麻莱县| 介休市| 突泉县| 北宁市| 昌吉市| 浠水县| 隆尧县| 安多县| 兰溪市| 德保县| 大石桥市| 南充市| 景宁| 黄山市| 马尔康县| 鄂托克前旗| 大荔县| 宽甸| 锡林浩特市| 惠东县| 湟中县| 元氏县| 深州市| 双峰县| 兴国县| 海阳市| 犍为县| 台安县| 鹤岗市| 巢湖市| 景德镇市| 民权县| 宁阳县| 广灵县| 漾濞| 青海省| 吉水县| 屯门区| 蒙山县| 张家港市| 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