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若飛
摘要:構(gòu)筑“夢”文化,確立“關注生命教育,為幸福打基礎,為生活做準備”的育人理念。鋪好三條路:品味采摘園,品賞花園,體驗小農(nóng)場特色生態(tài)路;一日一版,教育小故事,推進三個活動,書香四溢,心靈漫道個性人文路;呵護生命安全護航路。抓住運用教育中的每個契機,使學生能夠在學校中養(yǎng)成公民社會所需要的重要道德品質(zhì),使得他們在踏入社會以后,能夠運用自己在學校教育中積淀下來的各種素養(yǎng),適應新時代多變的社會生活。
關鍵詞:學校德育 管理 立德樹人
學校德育應該堅持正確的個性化教育方法,善于運用教育中的每個契機,使學生能夠在學校中養(yǎng)成公民社會所需要的重要道德品質(zhì),使得他們在踏入社會以后,能夠運用自己在學校教育中積淀下來的各種素養(yǎng),適應新時代多變的社會生活。為此,我在村小德育管理工作中,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經(jīng)驗。
一、特色生態(tài)路
(一)品味采摘園
學校院內(nèi)東南角有一片120余平方米荒蕪多年的渣石空地,成了管理的死角和難點。后來,經(jīng)過團隊多次現(xiàn)場交流,敲定開墾出來,打造以桃樹為主,以杏樹、銀杏樹、枇杷和無花果為輔的采摘園。經(jīng)過師生兩年多的精心培育,這里已成為吸引眼球和心靈的彩色地帶。放眼望去:春有桃花艷枝頭,夏有蟠桃誘垂涎,秋有金葉風中舞,冬有瓊枝傲嚴冬。老師和孩子們在管理和收獲的過程中,一同體味著勞動的快樂,分享著果實的甘甜,感悟著大自然的淳樸與恩賜。其間,在朝陽下、在夕陽的余暉中,手捧著“經(jīng)典”,呼吸著淡淡花香和新鮮空氣的清涼,修身養(yǎng)性,其趣融融。
六月下旬,精彩紛呈的“采摘節(jié)”上演著一幕幕感人的小鏡頭:師生們精心排演的節(jié)目誘眼悅心;孩子們手捧著光彩照人、令人垂涎欲滴的蟠桃送到家長、老師的手中……感恩情如涓涓清泉,流淌在心田,潺潺于圣潔的校園。
孩子們舞起來了,老師頌起來了,家長笑起來了,校園唱起來了!
(二)品賞花園
我們的花園設計精巧、區(qū)域位置得當,花草種類應時而豐富,比如:春天里盛開著賣俏的虞美人;夏天蔥蘭舒展著玉毯;秋日紅花繼木撩擾著人心;寒冬蠟梅凌寒斗風霜……
課余時間,孩子們看蝴蝶翩翩起舞,悅動心靈;凝視蜜蜂花間采蜜,感悟它們勤勞的精神;追望秋葉飄落,蕩滌秋日的詩情畫意;放眼冬日銀裝素裹,神往高潔的童話世界。
流連于花香,癡迷于雅和。
(三)體驗小農(nóng)場
一分土地一份情。我們充分利用拐角,讓雜草隱去,用雙手和汗水,呵護出花生、玉米、蠶豆、小金瓜等。不同季節(jié)都有豐收快樂,都有“小小收獲節(jié)”做伴。師生分享著鄉(xiāng)土、鄉(xiāng)情的味道。此時,心中升華的是對土地的感恩之情,是對勞動成果的珍惜之愛。蕩滌的是心靈,鑄造的是品行。
二、個性人文路
(一)堅持出來的專業(yè)化成長策略
在引領、推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中,我校秉持個性化發(fā)展思路,突出實用、實效、實際特點,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其一,一日一版。為了鞏固和提高教師粉筆字的書寫能力以及規(guī)范字的示范作用,我校教師人手一塊小黑板,每天下午放學后認真抄寫一首古詩或自作古體、現(xiàn)代體詩文,次日置于辦公室前展示。在朝陽下,一群群孩子圍攏過來誦讀、抄寫、交流,不時還能聽到孩子們對教師書寫的粉筆字或撰寫詩作的嘖嘖贊嘆聲。隨之,孩子們自發(fā)開展經(jīng)典詩文硬筆書法比賽。起初的目標在這里得到了放大和外延,不能不說這是教育潛移默化的熏陶。
其二,教育小故事。教育是各種故事生成的沃土,是心靈交匯的熱點,是生命起航的港灣。把身邊的教育教學故事以紀實文字的形式,用教師審視自我、反思自我的態(tài)度,把對生命的珍愛寫下來與大家分享。這不僅是自我成長的積淀,更是讀懂生命意義、行穩(wěn)致遠的內(nèi)在動力。
(二)推進三個活動
為了讓孩子動起來,讓校園活起來,讓“陽光大課間”落到實處,我校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發(fā)掘現(xiàn)有資源,彰顯特色,最終確定開展推鐵環(huán)、跳繩、韻律籃球等活動。在三個主題活動的推進中,實施有方案,過程有記錄,階段有匯報,突出有激勵,學期有展演。孩子們參與的熱情高漲,在活動中收獲了滿滿的快樂。體育活動的一小時是生命寬度、高度、深度的詮釋。
(三)書香四溢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痹谧x好書、好讀書、讀書好的閱讀活動中,我們主要從四個方面引領孩子們樂讀書、會讀書、多讀書:集中閱讀寫心得、“藍月亮圖書角”隨機自選閱讀、圖書漂流共分享、一周借閱深度研讀。經(jīng)典誦讀,書香溢滿校園。
(四)心靈漫道
當下,受職業(yè)倦怠影響,有些教師會出現(xiàn)工作消極、極端視角、職業(yè)道德缺失等師德師風問題。對此,我巧妙利用操場環(huán)形跑道作為和教師心靈溝通的自然場景,在這有意無意的環(huán)形漫步中,針對不同問題的老師,并肩而行,天高云淡,促心交流,化解過一位位教師之間的矛盾,消除過一次次心里怨氣,喚醒過一顆顆失落的心,點燃過一盞盞迷失方向的火種。
同時,面對厭學和心理缺失的孩子,我會與他們并肩漫步,時而駐步善視,時而愛撫腦袋,時而拉著小手傳遞溫情。在親和交流、心靈對話、洗耳恭聽中,排除了一個個雜念,撫平了一顆顆受傷的心。至此,引領著遠航的信心,提升著逐夢的拼勁兒。
三、護航安全路
安全無小事,時時、事事、處處、人人講安全。呵護鮮活生命,為夢想護航。我們學校架構(gòu)起全方位、無死角的安全防護網(wǎng):門前有值守,校園有巡護。出入有登記,路隊有監(jiān)護,家校有聯(lián)動,應急有預案,安防有演練。由于安全工作抓得實,抓得牢,抓得準,數(shù)年來從未發(fā)生過一件安全事故。在安全、和諧的環(huán)境中,師生個個充滿精氣神兒,人人懷揣夢想幸福著每一天。
總之,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而“為誰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yǎng)人”是學校管理者、教育者必須思考和落實的時代課題。只有秉承“立德樹人”的宗旨,將德育滲透到教育管理的各個方面,浸潤在校園生活的各個角落,延伸到教書育人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才能為學生一生成長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參考文獻:
[1]朱青.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途徑與方法[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1.
[2]畢洋洋.淺談小學語文如何滲透德育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20(3):64.
[3]丁雅誦.用德育鋪就成長底色[N].人民日報,2018-09-06(6).
責任編輯:趙瀟晗
3224500338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