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趙孟嶗山交游考略

      2022-03-14 06:56:50包洪鵬
      大學書法 2022年1期
      關(guān)鍵詞:趙孟書社嶗山

      ⊙ 包洪鵬

      嶗山位于黃海之濱,面海而起,又稱“海岱”,自秦漢以來便被道家所鐘愛,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名山,鼎盛時期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一度被稱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叢林”。因此,嶗山為唐宋以來的文人墨客青睞,留下了眾多石刻、題詞和碑碣。其中最著名者,當數(shù)元代著名書法家趙孟。在一些資料中顯示,趙孟游覽嶗山后留下了詩歌《詠嶗頂》、“二龍山”題詞和《道德經(jīng)》石刻。這也是目前學界認為趙孟游覽嶗山的重要證據(jù)。目前,兩處石刻尚存,《詠嶗頂》未見石刻。通過對趙孟游覽嶗山時間、《詠嶗頂》詩歌和《道德經(jīng)》石刻的研究分析,筆者認為這三處證據(jù)皆不能證明趙孟曾到過嶗山。

      第一,至元二十九年(1292)。這種說法見于嶗山文史愛好者的博客和嶗山相關(guān)官方宣傳資料中:“二龍山景區(qū)正門北側(cè)有‘二龍山’三個大字,此為仿刻,古石刻隱于水庫一巨石之陰,鮮為人知。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2)和大德十一年(1307),書畫家趙孟兩度游歷嶗山,在嶗山留下了眾多題刻,僅在二龍山就有多處?!?/p>

      第二,大德九年(1305)。在2002年,由青島市詩詞協(xié)會編寫,由新華出版社出版的《萬古嶗山千首詩》中:“此詩是他于大德九年(1305)秋初到嶗山所作,初刻在上清宮西北角,現(xiàn)已失存?!盵4]該說法僅見于該書。

      元成宗大德九年,戊申,五十二歲,仍在江浙等處儒學提舉任上。與牟應龍(成甫)中秋賞月賦詞。[5]

      《道德經(jīng)》刻石 作者拍攝

      此外,從《詠嶗頂》的詩歌的內(nèi)容“山海相依水連天,萬里銀波云如煙。揮毫繪成天然畫,筆到窮處難尋源”[10]來看并無嶗頂特色,在沿海地區(qū)的山上大多都能看到相同的景色。其中,“萬里銀波云如煙”這種風光在初秋的青島地區(qū)極其不容易看到。青島初秋時節(jié)秋高氣爽,海風習習,略見涼意,很難形成如煙飄蕩的云霧。從該詩的寫作風格和意境來看,此詩與趙孟詩歌“清邃高古,殆非食煙火人語,讀之使人飄飄然若出塵世外”“造次天成,不為奇崛,格律高古不可及”的風格不符。

      從目前可以查詢到的資料來看,《詠嶗頂》出自1992年青島出版社出版的《青島旅游詩選注》。關(guān)于《詠嶗頂》詩文石刻的位置,在2002年新華出版社出版的《萬古嶗山千首詩》中說:“此詩是他(趙孟)于大德九年(1305)秋初到嶗山所作,初刻在上清宮西北角,現(xiàn)已失存?!盵11]但這種說法在歷代嶗山游記和《嶗山志》中都不見記載。

      明代張允掄《游嶗東境記》:

      宮前,古銀杏樹二,其枝干云蔽日,根皆出土上,作虬龍盤曲狀。西有渾天石,支渠兩岸間,廣輪數(shù)丈,如山而天根,上鐫長春子詩,猶可拂讀。背宮而北上五里,翠微間為明霞洞。[12]

      張允掄為明末進士,明亡國后,隱居嶗山,授業(yè)十年。對嶗山如此熟悉的文人在游覽上清宮時卻未曾提起《詠嶗頂》石刻。

      同時代的文人高弘圖在《嶗山九游記》中載:

      于宮之右,倚流而立者,得題詩石,云是了道真人所留。余為摩蘚撥瀝,仿佛讀之,果有道者言,亦歷年久矣。循其左不半里許,穿石竇而入,小茅團凡兩三構(gòu),每構(gòu)僅受一人,有志玄學,必處一焉。[13]

      高弘圖九次游覽嶗山,并且圍繞上清宮繞玩一圈,卻未發(fā)現(xiàn)《詠嶗頂》石刻。

      清代書生在《七游嶗山記》中載:

      式文工書畫,善吹笛,詩學賈閬仙,與余尤相契,故居太清宮九日,不覺踽踽。是夕微雨,徹夜不止。初十日,雨中聽式文吹笛,燈下閱其游嶗詩草。十一日,同游大石臺。[14]

      作者與數(shù)位文人在太清宮游覽數(shù)日,也未曾提及《詠嶗頂》石刻。

      綜上所述,從明代到民國的歷代游記和方志中都無記載《詠嶗頂》石刻,其所在的位置恐怕沒有出處。再者,《詠嶗頂》為贊美嶗山主峰“巨峰”的詩篇,卻刻寫在相距“嶗頂”甚遠的“上清宮”,甚不相符。而關(guān)于《詠嶗頂》石刻于此的原因,民間還流傳著另一種說法:趙孟游覽嶗山以后到上清宮(一說是太平宮)看望南宋末代皇帝的兩個妃子——謝安、謝麗。落魄的大宋皇族后裔與離亂的妃子齊嘆喪國之痛,別時留下該詩。該說法存在明顯疑點。

      第一,南宋最后幾位皇帝:趙昺,六歲登基,一年駕崩;宋端宗趙罡七歲登基,兩年駕崩;宋廢宗四歲登基,兩年亡國。謝安、謝麗絕不可能是“宋末三帝”的妃子。如此,兩位謝妃只可能是25歲登基在位10年的宋度宗的妃子。從目前的《資治通鑒》《宋史》等資料來看,宋度宗除全皇后之外,可見者還有胡貴嬪、楊淑妃、俞修容等,未見謝安、謝麗的相關(guān)記載。南宋末年,從宋理宗1224年登基到宋末三帝亡國,后宮謝姓唯見宋理宗趙昀的皇后——謝道清。民間流傳的謝安和謝麗應該是對謝道清的附會傳言。

      第二,《元史》中曰:“德祐二年春正月……甲申,大元兵至皋亭山,遣監(jiān)察御史楊應奎上傳國璽降?!盵15]據(jù)此可知,元軍于1276年正月占領(lǐng)南宋都城臨安。此時北方已經(jīng)是元朝統(tǒng)治區(qū),戰(zhàn)亂不斷,民族歧視,民不聊生。京城人員皆南逃福建、廣東、湖南等地。因為是年“癸未,升封吉王昰為益王,判福州、福建安撫大使;信王昺為廣王,判泉州兼判南外宗正事。以留夢炎為江東西、湖南北宣撫大使”[16]。南方還沒有被蒙古人占領(lǐng),為何貴為妃子的謝安、謝麗不隨宮人南逃,卻要喬裝打扮乘船北上到元人統(tǒng)治區(qū)的嶗山?此外,此時北方正值西北季風,北上逆風浪大,全無道理。

      第三,《元史》中曰:“年十四,用父蔭補官,試中吏部銓法,調(diào)真州司戶參軍。宋亡,家居,益自力于學。至元二十三年(1286),行臺侍御史程鉅夫奉詔搜訪遺逸于江南,得孟,以之入見?!盵17]趙孟于1268年便出任真州司戶參軍,距離臨安都城不近,未曾入宮。因此,趙孟與兩位謝妃未曾相見,又是如何在南宋亡國后得知謝氏姐妹身在嶗山?既然謝氏姐妹隱瞞身份在嶗山,別人又如何得知其身份?

      明代高出《嶗山記》:

      行二十五里,為太平宮。道當左,導者右之,徑也右險甚。步而級,膝過于頤。二里許獲一洞焉。[20]

      《道德經(jīng)》摩崖石刻刻寫在巨石“混元石”上,其下為天然石洞“猶龍洞”,便是高出《嶗山記》中的“二里許獲一洞焉”。但是,高出卻并沒有對這塊出自名家的巨大摩崖石刻作記錄。

      明代高弘圖《嶗山九游記》:

      且曰此太平宮也……與獅子峰對者為猶龍洞,頗復游,余無觀。[21]

      清代李中簡《嶗山華嚴庵游記》:

      而獅子巖下(此獅子巖非華嚴庵后之獅子峰也),有太平宮遺址。予來過之,茅屋一間,乃在谷外,豈前人經(jīng)營未及此歟!抑當時別有遺構(gòu),竟湮沒不可考歟?庵地既絕勝,予時又來至他所,故尤矜之。[22]

      從明代到清代,無論在太平宮繁盛時,還是衰敗時,兩代游記中只提“太平宮”“猶龍洞”,卻未見《道德經(jīng)》石刻。不僅如此,即便是明末清初在黃宗昌的《嶗山志》中亦只見猶龍洞“在太平宮后,東對獅子峰,深二丈許,中塑老子像,額刻猶龍洞三字”[23]。

      除屢共偕游,躬至山中,親為咨訪外,又著人對山內(nèi)碑碣摩崖遍行拓臨,草創(chuàng)未成,而盧溝橋戰(zhàn)起,……庚辰(1940)暮春,懸壺墨水診病之次,頗有余閑,因開篋出稿,加以編次……自庚辰(1940年)三月起,至翌年二月終,歷時十有一月,中間凡三易稿而方成。差足稱獨自撰志者之巨著矣。[24]

      由此可見,在1941年之前,《道德經(jīng)》石刻并不存在。之后戰(zhàn)火八年應無暇石刻。加之該石刻與明清石刻對比,保存完好,字跡清晰,侵蝕磨損很小,宛如新出,筆者認為應該是1949年之后石刻。

      注釋:

      [4]青島市詩詞學會.萬古嶗山千首詩[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17.

      [8]劉婧嫻.《松雪齋集》文體研究[D].延邊:延邊大學,2016:57.

      [9]周至元.嶗山志[M].濟南:齊魯書社,1993:27.

      [10]王瑞竹.嶗山題刻今存[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3:205.

      [11]青島市詩詞協(xié)會.萬古嶗山千首詩[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17.

      [12]周至元.嶗山志[M].濟南:齊魯書社,1993:260.

      [13]周至元.嶗山志[M].濟南:齊魯書社,1993:257.

      [14]周至元.嶗山志[M].濟南:齊魯書社,1993:279.

      [15]宋濂,等.元史(第一冊)[M].北京:中華書局,1976:265.

      [16]宋濂,等.元史(第一冊)[M].北京:中華書局,1976:265.

      [18]王瑞竹.嶗山題刻今存[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6:65.

      [19]周至元.嶗山志[M].濟南:齊魯書社,1993:192.

      [20]周至元.嶗山志[M].濟南:齊魯書社,1993:241.

      [21]周至元.嶗山志[M].濟南:齊魯書社,1993:255—256.

      [22]周至元.嶗山志[M].濟南:齊魯書社,1993:267.

      [23]黃宗昌,等.嶗山志[M].即墨:黃敦復堂,1934:46.

      [24]周至元.嶗山志[M].濟南:齊魯書社,1993:4.

      猜你喜歡
      趙孟書社嶗山
      元 趙孟 行書與達觀長老札
      中國書法(2023年6期)2023-07-25 13:25:21
      DYNAMICS FOR AN SIR EPIDEMIC MODEL WITH NONLOCAL DIFFUSION AND FREE BOUNDARIES?
      利群書社
      嶗山茶事
      商周刊(2018年12期)2018-07-11 01:27:22
      登嶗山
      編制嶗山
      商周刊(2017年12期)2017-06-22 12:01:57
      趙孟《陶淵明五言詩頁》
      老年教育(2017年4期)2017-05-10 05:27:34
      齊魯書社新書
      山東畫報(2017年4期)2017-04-29 10:13:50
      嶗山又日新
      商周刊(2017年24期)2017-02-02 01:42:54
      趙孟的變節(jié)人生
      老年教育(2016年3期)2016-04-21 09:14:57
      镇沅| 霍城县| 璧山县| 崇礼县| 南江县| 乌拉特后旗| 宝兴县| 北海市| 南安市| 巫山县| 米脂县| 南川市| 沈阳市| 绍兴县| 祁门县| 天水市| 武清区| 鹤岗市| 交口县| 高阳县| 荥经县| 浙江省| 西丰县| 万年县| 开原市| 山阳县| 湖口县| 嘉定区| 申扎县| 河北区| 资阳市| 鹤岗市| 邳州市| 开鲁县| 诏安县| 东明县| 玉屏| 界首市| 延长县| 西盟| 东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