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少敏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策略與方法
洪少敏
(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qū)翠綠小學,福建沙縣365500)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面臨了新的挑戰(zhàn)。語文老師不僅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通過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維、表達能力以及寫作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是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能夠幫助學生拓寬眼界、提高理解能力,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本文結合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對造成課外閱讀效果不佳的原因進行分析,并且提出課外閱讀的策略和方法,以便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現(xiàn)狀;策略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社會的變化,現(xiàn)今教育不斷深化改革,人們的教育理念也發(fā)生了諸多改變。在小學語文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結合教材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掌握知識,缺少對課外知識的拓展,其知識范圍僅僅局限在教材內。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知識,更是要在語文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語文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學好語文也是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課外閱讀是十分重要的內容,通過課外閱讀能夠有效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其閱讀能力,為其積累豐富的知識,在今后學習中能夠發(fā)揮作用。當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仍存在諸多不足,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時間難以得到保障、氛圍不夠理想等等。作為語文老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析探索導致課外閱讀效果不佳的原因。只有正視這些問題的所在,才能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改進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方案,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從而促進學生眼界的提高與成績的提升。
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重要作用。但是在小學語文實際教學中,部分老師缺乏對課外閱讀重要性的認識,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忽視了課外閱讀教學,并且在展開過程中也遇到了諸多困難與挑戰(zhàn)。當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現(xiàn)狀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點:
(一)缺乏足夠的課外閱讀時間和環(huán)境,現(xiàn)今小學生的學習壓力不斷增加,老師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yè),家長為學生報各種補習班。學生既要完成課堂任務,又要完成課后作業(yè),同時還要完成輔導作業(yè),所以屬于學生自己的時間很少。很多小學生表示,在完成一系列作業(yè)之后很累,只想好好休息。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手機、電腦等設備占據(jù)了學生課后生活的大部分時間。學生們更傾向于利用電子產品接觸文化世界。資源豐富、觀點百變的網絡環(huán)境對于學生的吸引力更大。所以很多小學生不愿意展開課外閱讀,更喜歡利用這段時間上網、玩游戲。除此之外,小學生由于年齡小,自控能力較差,加之閱讀環(huán)境不佳,學生即使展開了課外閱讀,也難以真正沉浸到閱讀中去,沒有真正發(fā)揮課外閱讀的價值。
(二)學生課外閱讀質量不高,現(xiàn)今人們的教育理念越來越先進,市面上的課外讀物種類非常豐富。雖然課外讀物的品類琳瑯滿目,但是小學生在選擇課外讀物時,往往只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趣味性較強、具有故事性的讀物展開閱讀,對于一些具備社會意義、學術性的書籍缺少閱讀的動力。這就導致小學生雖然課外閱讀的數(shù)量較多,但是學到的知識卻很少,對于他們自身的成長并沒有實質性的幫助。同時,對于所閱讀的內容產生思考的學生更少。還有一部分小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沒有掌握真正的方法,不知道該從哪里展開閱讀,不知道該如何思考,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選擇書籍。他們進行課外閱讀,往往只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閱讀行為過分依賴于老師,沒有真正對書籍產生思考。還有另一部分學生在閱讀時缺乏總結能力,在閱讀結束后不能總結講述了什么故事,更沒有辦法回答出老師和家長提出的疑問。很多小學生在遇到讀不懂的地方直接選擇略過,不能主動產生思考、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閱讀質量不高,同時對學生產生的影響較小。
(一)學生缺乏正確的課外閱讀引導
部分老師和學生家長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認為學生只要掌握好教材知識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學習課外閱讀。家長更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缺乏對學生未來發(fā)展的整體規(guī)劃,就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加各類補習班,為了提高學習成績而陷入死記硬背和題海中。這樣,即便學生自己有課外閱讀的愛好,也被扼殺。很多老師在實際教學中注重講解理論知識,缺少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所以學生在接觸課外閱讀時往往處于迷茫的狀態(tài)。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在面對一篇課外閱讀時,通常會花費更多時間從頭到尾仔細研讀,不懂得如何篩選有用的素材,不懂得如何將其應用到日常學習和寫作中。小學生年齡小,在選擇課外閱讀的內容時往往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老師由于學生沒能按照要求進行課外閱讀而批評學生,這容易引起學生逆反的心理。缺少了良性的引導,學生的課外閱讀水平也會不斷下降。
(二)沒有樹立良好的閱讀榜樣
小學生在展開課外閱讀時需要有良好的學習閱讀氛圍,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配合,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知識中的世界,開闊自身的眼界。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老師往往更重視提升學生的成績,缺少為學生提供閱讀實踐的機會,沒有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學生自身的閱讀觀念也發(fā)生了改變,認為課外閱讀是不重要。而且老師在日常教學中沒有留給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和閱讀時間,學生不能將在課堂中所學的知識運用到課外閱讀中,使其閱讀效率下降,同時缺少榜樣的力量,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會不斷降低,長此以往帶來不利影響。
(一)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的閱讀條件
作為語文老師,要想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首先就應該幫助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為其展開課外閱讀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首先,可以以班級圖書角和學校圖書室為載體,開辟一塊閱讀陣地,讓學生能夠在學校展開課外閱讀。老師可以設立班級圖書角,選擇一些好的課外讀物放置在讀書角內,讓學生能夠利用課余時間在讀書角內展開閱讀,選擇喜歡的書籍展開有效的交流。老師需要選擇一位責任心強的同學成為圖書管理員,負責登記、保管和書籍外借。通過這種方式,在班級內形成一種良好的讀書風氣,讓學生能夠在讀書角內通過良好的交流交換彼此的想法,提高閱讀效率。其次,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展開閱讀實踐活動。老師可以利用學校圖書館的豐富資源,讓學生去圖書館內借書,展開知識閱讀,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類型的書籍。同時這種方式還能夠讓學生享受到資源共享的樂趣,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除了老師的努力外,幫助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也離不開家長的努力。老師應該與家長做好溝通交流,幫助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老師可以指導家長選擇一些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讓家長明白,良好的課外書籍對于學生學習來說是有利的。同時,指導家長在孩子進行課外閱讀時做好監(jiān)督工作,避免孩子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除此之外,家長還應該從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多看書、看報,在課余時間多帶領孩子逛圖書館和書店,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二)篩選優(yōu)質課外讀物,實現(xiàn)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銜接
現(xiàn)今市場上的閱讀材料種類豐富,各種類型、各種題材、各種內容讓學生們選擇起來眼花繚亂。小學生年齡小,對于知識的積累處于淺顯階段,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對于課外閱讀資料接觸機會較少,他們在選擇時也缺乏針對性,往往只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如果選擇了一些閱讀難度較大的讀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因為難以理解其中思想和內容而產生挫敗感,失去閱讀的興趣。如果選擇的閱讀難度較小,缺少挑戰(zhàn)性,也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所以在課外讀物的篩選上,老師和家長一定要適當干預,選擇優(yōu)質的課外讀物,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基于對學生的了解,推薦一些能夠幫助學生進步的課外讀物,真正幫助學生積累素材,拓寬視野。
例如老師可以推薦《十萬個為什么》之類的科學書籍,讓學生通過閱讀對未知領域、對科學產生強烈的好奇心,能夠激發(fā)自己的探究欲望,探索未知世界。老師還可以推薦《伊索寓言》讓學生閱讀國外兒童的寓言故事,通過寓言故事讓學生明白諸多道理,同時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老師還可以推薦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文學名著,例如《西游記》。西游記有著豐富的神話色彩,并且人物性格鮮明、故事離奇曲折,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值得注意的是,在選擇翻譯版本時,老師一定要選擇翻譯得更加通俗易懂的版本,有利于學生理解。老師可以將閱讀題材作為銜接點,將課內外閱讀有效銜接。例如在學習《龜兔賽跑》《守株待兔》等寓言故事時,老師可以將其與《伊索寓言》有效結合,通過課內外讀物引發(fā)學生思考,使其深入挖掘知識點,讓學生分析國外兒童寓言故事與中國傳統(tǒng)寓言故事的差別,通過這種有效的銜接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同時加深學生學習印象。
(三)加強課外閱讀指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老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班級活動時間,讓學生展開課外閱讀,通過組織讀后感、讀書交流會等,讓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感悟。此外老師還要將課外閱讀的方法傳授給學生。閱讀方法往往包括精讀、略讀和速讀,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需求靈活選用教學方式,在學習時注重引導學生將閱讀與思考、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在閱讀一篇文章時,學生不僅要掌握文章的主旨和大意,更要對文章中的重要段落、重點字詞進行批注,在閱讀與思考的過程中反復體會每一個細節(jié),深入揣摩作者的用意,理解每一個詞句,以此達到領悟全文的目的。課外閱讀能夠拓展學生的認知范圍和知識面,在進行課外閱讀后應該將這些閱讀成果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才是學以致用。閱讀與寫作的有效結合,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閱讀印象,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與表達能力。讓學生充分利用課外讀物中豐富的資源,積累素材,在進行日常寫作時能夠將其運用到寫作中,使其有事可寫、有情可抒。部分學生在展開課外閱讀后往往不記得自己讀過什么內容。針對這種情況,老師讓學生通過記筆記的方式增強記憶力,也可以摘抄課外閱讀中的精彩詞句、優(yōu)美段落,給自己積累素材,同時加深印象。老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列出閱讀提綱,包括文章中的要點、故事梗概等等。通過寫讀后感的方式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在良好的互動與交流中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
(四)創(chuàng)新閱讀活動形式,形成課外閱讀評價體系
要想幫助學生更好地展開課文課外閱讀,作為語文老師,應該創(chuàng)新閱讀活動的形式。在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往往幫助學生篩選一些優(yōu)質的課外讀物后,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閱讀,這種單一的方式容易讓學生失去閱讀的興趣。為了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幫助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老師應該組織展開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為學生搭建成果展示平臺,讓學生能夠有展示自己的機會,能夠通過平臺與其他同學展開互動交流。例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自制班級小報,讓學生寫一些讀后感、好書分享等文章發(fā)表在班級小報上,再由同學評選出好文章,以此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老師還可以展開各種故事演講、讀后感評比活動,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活動,通過這些平臺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在展開閱讀活動時,老師要進行中肯的評價,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能夠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規(guī)范閱讀習慣,促進自己綜合能力的提高。同時老師也要給予表現(xiàn)良好的同學鼓勵,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能夠更加積極地展開課外閱讀。當課外閱讀活動形式不斷創(chuàng)新,學生的參與度就會更高,有助于營造積極健康的閱讀氛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隨著教育的深化與改革,現(xiàn)今小學語文教學發(fā)生了諸多改變,學生的發(fā)展與需求逐漸得到彰顯。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能力、表達能力、思考能力有著重要作用。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有效展開課外閱讀,老師必須結合現(xiàn)存的問題不斷優(yōu)化優(yōu)化閱讀方法,通過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的閱讀條件;篩選優(yōu)質課外讀物,實現(xiàn)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銜接;加強課外閱讀指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創(chuàng)新閱讀活動形式,形成課外閱讀平臺體系。以此真正發(fā)揮課外閱讀的作用,幫助學生提高語文成績,促進其綜合能力的提升。
[1] 楊曉娟.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策略與方法[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218(09):71-72.
[2] 陳思罕.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談[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9(13):127-128.
[3] 謝依婷.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拓展的有效策略[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024):460-461.
[4] 謝偉.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現(xiàn)狀與策略研究[J].江西教育:綜合版(C),2018(1):50-51.
[5] 楊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有效指導策略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2):172.
[6] 楊潔.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的實踐與思考[J].科普童話,2019(033):159.
[7] 南曉花.小學低段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的方法與策略[J].文淵(小學版),2019(001):314.
C1
A
1002-7661(2022)10-0067-03
本文系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qū)基礎教育教學研究2020年縣級課題《小學課外閱讀指導的有效策略研究》研究成果(立項批準號SXJYKT一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