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音莎
摘要:語文是一門集口語表達、閱讀理解和書面作文知識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學習語文的目的是讓學生可以綜合應用一系列知識,作用于社會生活和日常交際之中,所以在閱讀教學中除讓學生積累詞匯、掌握理論性知識點之外,還應重視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用以發(fā)展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學科綜合素養(yǎng)。教師要根據閱讀文章的特點和內容,選擇朗讀教學、口頭作文或課本劇創(chuàng)編等一系列形式,打開口語鍛煉的渠道。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口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是讓學生具備良好的語感,擁有將學習到的詞匯、素材用于語文加工創(chuàng)作的平臺與機會。教師在具體的活動中既要重視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應當適當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并科學制定視口語表達能力檢測體系,使得鍛煉口語表達能力、發(fā)展口語表達素養(yǎng)不再是游戲式或表面式的一種教學過程,而是充分結合了語文學科特性的素質成長型活動。
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內涵和作用
(一)內涵
學生口語表達的內涵有兩方面,一是情感的表達,二是詞匯的表達,情感表達主要是運用在閱讀中所積累的一系列情感內容和情感表達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觀點或認知;而詞匯表達則是將在閱讀中所積累的生字、生詞、詞組、句式整合起來,使自己的表達思維更清晰,邏輯結構更嚴謹,中心思想表述更明確。
(二)作用
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是對其實踐應用語文知識能力的一種鍛煉,不再局限于看文字、讀文字、背文字,而是用大腦思維進行具體的方向性加工,實現知識的靈活應用。而鍛煉口語表達能力更可以促進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正確的表述個人觀點,尊重他人的情感認知和個人看法,并在學生互評和自評過程之中逐步培養(yǎng)互相學習的謙虛精神。
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策略
(一)深化朗讀教學
朗讀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閱讀教學手段,也是學生口語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教師要轉變較重視一二年級等低段的朗讀教學,但到五六年級等高年級時則逐漸忽視了朗讀教學重要性的觀點,在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時要不斷的深入朗讀的內容、情境和方法,幫助學生以故事或人物視角理解文章[1]。
《獵人海力布》《牛郎織女》等民間故事用詞用語并不復雜,但行文結構較為巧妙流暢,對于故事主線的概述清晰,請學生分角色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可以代入式的體驗不同人物的情感,學習著將他人表達情感的方式作用于自己的表達之中。而有感情的朗讀更可以營造班級良好的表達情境和學習氛圍,學生從讀的正確到讀的流利,到讀的有節(jié)奏、有感情、有特色,是實現了知識和語文素養(yǎng)的逐步提升。教師還可以組織班級內的朗讀比賽,看不同學生在處理節(jié)奏、輕重時的方法和技巧,為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學習提供平臺。
(二)布置口頭作文
讀寫相結合是語文閱讀教學中較常用的方式,而在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時,可以將書面寫作變?yōu)榭陬^作文,即讓學生閱讀、思考、整理相關素材,最終用口語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此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縮短書面寫作的時間,提高教學效率,更可以給學生清晰化整理個人表達思路的有效機會[2]。
如在學習過《太陽》《松鼠》等課文之后,給學生5分鐘左右的思考時間,介紹熟知的一種事物。學生需要快速的整理出文章的寫作技巧,變?yōu)樽约旱膶懽魉悸?,再豐富寫作材料,形成一種可視化的作文思維,最終較為清晰的表達出來。這一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可以直觀的看到此篇作文形成的完整性、邏輯性,可以看到學生在整理素材或口語創(chuàng)編時的優(yōu)勢或不足,在教師點評之后學生更能有目的性的積累材料,鍛煉能力。
(三)課本劇的創(chuàng)編
課本劇是一種綜合檢驗語文知識,定向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的方法。教師要將課本劇創(chuàng)編活動的主動權完全交由學生,學生自我實現材料的整理、文字的創(chuàng)編加工、角色的分配以及不斷的演練。一系列完整過程實現了對知識的綜合性應用和口語表達能力的鍛煉[3]。
如在教學過《田忌賽馬》之后鼓勵學生以大的小組或班級為單位編排歷史劇,還原故事真實場景。學生需要重新閱讀文章,理清大概的脈絡和主要人物,選定進行編排的角度,再共同合作改編劇本,分配不同的人物角色,通過對話的形式還原文章。這一編排活動的意義不止在于學生在彩排演出時可以發(fā)展口語能力,更在于學生之間、小組之內的互相探討、交流、合作也是實踐鍛煉口語表達能力、升級自己表達素養(yǎng)的有效機會,學生在無意識中學會表達的重點、與人交流的方法、用詞用句合理選擇的目的,使得自己的交流更順暢,他人更易接受自己的觀點,從而實現了理論能力向實踐能力的提高。
三、結束語
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與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目標相一致,在閱讀教學中注重該能力的培養(yǎng),更與閱讀教學課的內容、方法和知識特性、活動形式具有緊密的聯系和正向引導作用。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結合班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和行為習慣,選擇朗讀教學、口頭作文或創(chuàng)編課本劇等不同形式多角度推進口語鍛煉活動,讓學生真正掌握口語表達技巧。
參考文獻
[1] 姚英連.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策略[J]. 中學生作文指導, 2020(44):1.
[2] 徐莉.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策略研究[J]. 明日, 2021(6):1.
[3] 吳琳. 試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言表達訓練的策略[J]. 當代家庭教育, 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