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升霞
摘要:略讀課文主要需要承擔著兩大教學任務,一是發(fā)揮略讀課文遷移運用的功能,二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略讀課文教學,教師要“退居二線”,盡可能創(chuàng)設機會讓學生自讀自悟,自主探究。
關鍵詞:五年級上冊;略讀課文;閱讀教學
一、找準定位 確定目標
《珍珠鳥》著名作家馮驥才寫的一篇富有詩情畫意的狀物散文,語言輕柔婉約,筆調(diào)輕松活潑,文章通過人鳥相親的細膩描寫和濃郁的詩意、深刻的哲理,不僅顯示出作者對自然、人生的摯愛之情,而且似乎令人感悟到大至宇宙、小至人間,一切美之所在的真諦。
作為一篇略讀課文,它相對獨立,又與精讀課文互有關聯(lián),作為一個整體存在。在教學中,教師應瞻前顧后,有機融合,發(fā)揮略讀課文遷移運用的功能。引導學生把從精讀課文學習中習得的基本方法、基本能力用于閱讀實踐,逐步培養(yǎng)獨立閱讀的能力,讓孩子真正“悅讀”。
通觀本單元的課文、單元導語、語文要素,可將《珍珠鳥》的教學目標這樣設定:
(1)認識“垂蔓、幽深、境界”等10個詞語,讀準多音字“待”。
(2)小組合作學習,體會作者是如何逐漸得到珍珠鳥信賴的。
(3)品讀關鍵語段,感受珍珠鳥的可愛,體會“我”和珍珠鳥之間的情意,從中感悟作者融情于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為:知曉珍珠鳥在“我”的照料和呵護下發(fā)生變化的過程,理解“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義。
二、抓住特點 想象畫面
(一)聞鳥鳴 賞古詩 導入新課
1.師:林間歡飛的鳥兒是我們?nèi)祟愖钣H密的朋友。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的筆下更是“眾鳥紛飛,百鳥爭鳴”。杜甫筆下鳴翠柳的黃鸝、上青天的白鷺,溫庭筠詩里日暮西歸的飛鴉,白居易屋檐底啄春泥的新燕。
2.欣賞詩句。
3.師:怪不得人們常說,人的存在,使鳥兒有了依托,鳥的存在,給人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當代作家馮驥才就曾養(yǎng)過一對珍珠鳥,在與珍珠鳥相伴的日子里,他感觸頗深,于是就有了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文章《珍珠鳥》。
(設計解析:清脆悅耳的鳥鳴聲一下子喚醒了學生的生活體驗,拉近和鳥兒之間的距離。由此引出作家筆下的珍珠鳥,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狀態(tài)中進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初步感知生情于心,激發(fā)了孩子們自主學習的動力。)
(二)讀詞句 查預習 激發(fā)興趣
1.檢查預習。
出示詞句:
詞語:垂曼(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詞組:深幽的叢林(想象畫面)
句子1:喲,雛兒!正是這小家伙?。ㄗx準兒化音和語氣)
句子2:待一會兒,扭頭看,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爪子剛好被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讀準多音字“待”。出示字典字義,聯(lián)系語境“待一會兒”是停留的意思,讀第一聲。毛澤東的詩句“待到山花爛漫時”讀第四聲。)
2.完成《語文課堂作業(yè)本》第1 題。
(設計解析:課前預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廣闊天地。在這一板塊中,我重點檢查孩子們對長句子、生字詞較多句子的朗讀情況。略讀課文的教學承擔著兩大教學任務,一是發(fā)揮略讀課文遷移運用的功能,二是承擔識字任務,將識字教學要落到實處。)
(三)讀課文 找對比 感受信賴
1.《珍珠鳥》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們可以怎么學習?(借助閱讀提示進行學習)先來看學習任務(A.默讀課文,想想我是怎樣得到珍珠鳥的信賴的;B.找出描寫珍珠鳥的句子,體會我和珍珠鳥之間的情意。)除了借助閱讀提示,還有本單元學到的抓住關鍵語句想象畫面的方法。
2.說說這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3.交流發(fā)現(xiàn)。正因為馮驥才對珍珠鳥呵護有加,珍珠鳥才越來越信賴他,才創(chuàng)造出了這美好的境界。所以說,只有人呵護鳥,鳥才會信賴人。人和鳥之間才會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
4.完成課堂作業(yè)本第2題。
(設計解析:篇略讀課文的學習任務通常比較簡單,根據(jù)閱讀提示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是非常清晰的思路?;仡櫨x課文學過的“抓關鍵詞句想象畫面”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鞏固學習。同時,充分利用《課堂作業(yè)本》上的題目,改編成課堂上的學習支架,引導學生探究,感悟珍珠鳥對我的逐漸信賴,源于我對它們無條件的關愛和呵護。)
三、剖析語言 學習表達
1.師:感謝馮驥才,正式因為他仔細的觀察和細膩的描寫,才讓我們感受到人和鳥兒創(chuàng)造出來的美好境界。請再讀讀描寫珍珠鳥的詞句,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樣的小珍珠鳥?
2.全班交流:作者從顏色、形狀上觀察,寥寥數(shù)筆讓我們腦海里出現(xiàn)了一只可愛的小珍珠鳥。作者一連串的動作描寫就像電影長鏡頭,可以讓我們直觀形象地感受到鳥兒的可愛,以及人鳥相親的美好畫面。
3.欣賞馮驥才散文《貓婆》中的兩個片段。感受不僅人與人之間需要以誠相待,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也需要尊重、理解、包容、關愛,只要心中有愛,我們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會感受到這種相互信賴而產(chǎn)生的美好境界。
(設計解析:《珍珠鳥》雖是散文,但其盎然詩意并不亞于詩篇。拓展馮驥才的另一篇散文《貓婆》,嘗試略讀課文帶群文閱讀的教學。選擇片段的語言風格極其接近《珍珠鳥》,質(zhì)樸的語言讓孩子感受到人和動物之間相惜相愛的感情,真正使本單元語文要素在課堂教學中落地生根。)
《珍珠鳥》一文,作家在描寫的現(xiàn)實生活中又賦予了深刻的哲理,因此這篇生動雋永的散文便蘊含了很美的寓意:我們每個人既在其中又在其外,既能生活于其內(nèi)部,又能從外部感受它。行文至此,筆尖一動,流瀉下獨屬于我的一點感受:哲理,可以把文章感情升華到新的境界。
參考文獻:
[1]虞大明. 略讀課的另一種可能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11
[2]黃筱紅. 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學建議 ——《小學語文》,2020.01
[3]李希貴. 教育藝術(shù)隨想錄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