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充溢著朝氣蓬勃、雄渾闊大的開國氣象。一是強烈的主體意識?!爸袊嗣裾酒饋砹恕本褪侵袊嗣竦臅r代性格;“我們”身份的確認和不斷強調,盡顯主體意識。二是恢宏的壯麗圖景。共襄盛會自成氣象;時空一體的壯麗,氣象萬千。三是飽滿的語詞表達。生活化,不事雕琢;抒情性,雄健有力——語詞表達成為開國氣象的重要表征。
關鍵詞:統(tǒng)編高中語文;文本解讀;《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開國氣象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是一次開國盛會。毛澤東同志在會上所致的開幕詞,后來被命名為《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將其編入選擇性必修上冊第一單元。這份重要文獻,通篇洋溢著朝氣蓬勃、雄渾闊大的開國氣象。具體體現(xiàn)在如下三個方面:
一、強烈的主體意識
林庚先生在論述盛唐氣象時說:“盛唐氣象所指的是詩歌中蓬勃的氣象,這蓬勃不只是它發(fā)展的盛況,更重要的乃是一種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時代性格。”①筆者認為,林庚先生深刻地揭示了一種歷史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毛澤東所致開幕詞的開國氣象,恰恰體現(xiàn)了新中國的時代性格,體現(xiàn)了翻身得解放、當家做主人的主體意識。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是這篇開幕詞的靈魂,也是新中國的時代性格,以至于后來在編印《毛澤東選集》第五卷時,以這句話作為全文標題。這句話已與“1949”“解放”“開國”等詞語的內涵聯(lián)系在一起;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中,“站起來”與“富起來”“強起來”貫通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從勝利走向更大勝利的一根紅線這句話的意義,在于它是形象的,從“不能站起來”到“站起來”,從“站起來”到往前走,如在眼前;在于它是本質的,中國人民從被奴役、被壓迫、被剝削,到終于可以當家做主人,挺直腰桿,揚眉吐氣。一句話,盡顯當家做主的驕傲、自豪和歡喜,體現(xiàn)了強烈的主體意識,而且成為時代精神的標志。
“我們”身份的確認和不斷強調,也是本文主體意識的重要表現(xiàn)。很難看到在一篇文章中有這么多的“我們”。大多數(shù)段落中都有“我們”,其中,5個段落以“我們”開頭,有的段落甚至每句話都有“我們”。作者首先確認“我們”所指:六百多位代表,“代表著全中國所有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人民解放軍,各地區(qū),各民族和國外華僑”。接著,講這次會議的基礎、任務和對今后的籌劃。讀這篇講話時,作為讀者,我總是聯(lián)想到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沙》中的“天問”:“問蒼茫大地,誰主沉???”當然,詞的下闋已做回答——“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而這里更是一種舍我其誰的回答:“我們!”筆者曾經在聽課時看學生給這篇開幕詞的朗讀寫提示語,一個男生將“我們”都加上重音標志,并旁注:“使命感,自豪感,激情澎湃,一往無前!”可見,這位學生與偉人形成了對話,開國文獻中體現(xiàn)的當家做主、澎湃激越的時代豪情,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凡的生命力。
二、恢宏的壯麗圖景
時代的蓬勃氣象,不只是盛況。林庚先生討論盛唐氣象時,列出的第一首詩就是王績的《野望》。林庚先生認為,其中的詩句“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就是一種對時代的禮贊?!皹錁洹薄吧缴健眲?chuàng)造的闊大境界,想必是林庚先生看重的原因。②由是推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磅礴天下的開國氣象也正是恢宏的歷史圖景賦就的。
這幅圖景首先是會議的召開。參加盛會,恰如葉圣陶日記所寫“涓泉歸?!保∪缌鴣喿淤x詩“前途真喜向光明”。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著名民主黨派領導人李濟深、張瀾、黃炎培、馬敘倫,孫中山夫人宋慶齡,愛國華僑陳嘉庚、司徒美堂……群賢畢至,每一個名字都自帶“流量”。③正是這些具有高度代表性的代表,形成“我們”,匯聚一堂,共商國是,揭開中國民主政治的嶄新一頁,這本身就具有鼓舞人、感染人、激勵人的不凡氣象。課文的第1、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概括了這方面的內容。
這幅圖景包含了會議的“基礎”。這是課文第3、第4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的內容。第3、第4自然段,以“三年多”為時間范疇,分別寫解放戰(zhàn)爭時期人民解放軍戰(zhàn)斗的勝利和伴隨舊政協(xié)會議結果被破壞后人民的覺悟,可以看作政協(xié)會議召開的軍事和政治的“基礎”。第6自然段,則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放在人類歷史的高度去認識,既有時間的,“從來”“近代”“一百多年以來”;又有空間的,“占人類總數(shù)四分之一”、列入“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這一段主要講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意義,但寬闊的時空視野則使“新的基礎”更為厚實,其展現(xiàn)的時代風云更為波瀾壯闊。
這幅圖景同時指新中國“站起來”往前走的雄健身姿。課文第6—11自然段講述的主要是這方面的內容。在闡說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偉大意義后,毛澤東就著當前形勢的發(fā)展,順理成章地先談“革命工作”,再從政治、經濟、文化、國防等方面,逐一闡說新中國建設的重要任務,宏圖大略,周詳縝密。“雄雞一唱天下白”,“天翻地覆慨而慷”。光明的前途,燦爛的未來,如云蒸霞蔚,氣象萬千,讓人激情澎湃,信心百倍!
三、飽滿的語詞表達
朱彝尊在《靜志居詩話》一書中寫道:“唐詩色澤鮮妍,如旦晚脫筆硯者;今詩才脫筆硯,已是陳言。”可見,生命力飽滿的語言,也是盛唐氣象的重要成因。林庚先生將唐詩語言的飽滿生動概括為生活化和詩化。①這對我們研究《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語言特色不無啟迪。
生活化,不事雕琢。這一方面在于語詞帶來的現(xiàn)場感。僅一個“三年多”的時間詞組,就反復出現(xiàn),如同“新聞直播”,展現(xiàn)解放戰(zhàn)爭期間人民解放軍不斷勝利和廣大人民不斷覺悟的偉大進程。第7自然段,“革命工作還沒有完結”后,“還”反復出現(xiàn),也凸顯了現(xiàn)場感,有了必須優(yōu)先處置的緊迫性。另一方面,干凈利索,言意一體,或者說,就是把大白話用得很精準,細細品來又無可替代,正反映了生活本身的醇厚。比如,第5自然段,“制定”“選舉”“決定”等詞明確會議的任務,莊重精準,無可替代。又如,第6自然段,“中國人從來就是一個偉大的勇敢的勤勞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這種落伍,完全是被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反動政府所壓迫和剝削的結果”?!皬膩砭褪恰薄爸皇恰薄巴耆恰?,都是日常生活用語,組合成句造成的語勢,形成對歷史規(guī)律的深刻揭示,表達出勇往直前的勇氣和自強不息的精神。
抒情性,雄健有力?!爸袊嗣裾酒饋砹恕?,是言志也是抒情,在語詞運用上可以稱得上不朽的創(chuàng)造。第6自然段結尾“我們的革命已經獲得全世界廣大人民的同情和歡呼,我們的朋友遍于全世界”,第12自然段開頭“讓那些內外反動派在我們面前發(fā)抖罷……”,都是融散文于議論文,新鮮形象。開篇第1自然段的“渴望”,以及文中諸多修飾語,都浸潤著飽滿的情感。“絕不”“必然”“從不”“只要”等虛詞,也都充滿情感的力量。反復形成的句式,在情感抒發(fā)方面推波助瀾。比如,第8自然段的三個“只要”,堅信不疑;最后分別獨立成段的三個“慶賀”,更是將全文的情感抒發(fā)推向高潮。
生活化、抒情性的語詞應用,無疑成為開國氣象的重要表征。
(楊九俊,江蘇省教育學會名譽會長,特級教師,研究員。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分冊主編。著有《語文教學藝術論》《幸福教育的樣子》《花開的聲音》《蓬勃生長歡樂頌》《行板如歌向未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