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慶益
摘要:隨著新時期小學書法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在書法教學課堂,教師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科學的構建更加完善的教學體系,加強實踐教學研究能力,總結高效的教學方法,全面提高書法教學有效性。通過具體分析,結合書法教學的有效意義,總結了具體的教學措施,旨在為學生書法綜合能力提高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書法;意義;策略
引言
書法課程在小學階段的有效開展,為學生規(guī)范書寫奠定了基礎,學生在學習書法知識過程,提高了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加強了書寫水平,利于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認識,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作為書法教師,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優(yōu)化,總結高效的教學方法,全面提高書法課堂教學質量,具體分析如下。
1小學教學中強化書法教育的意義
讓小學生掌握書本中的知識并不是小學教學的唯一目的,讓小學生能夠逐漸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感受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這不但有利于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對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同樣具有極大的積極意義。書法有著強烈的民族色彩,學生學習書法可以從中感受到中華民族獨有的民族精神,增強學生對中華民族的精神的理解的同時還能夠讓學生激發(fā)學生進一步了解中華文化的積極性。但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教師并沒有意識到書法教學的重要性,將原有的書法課程更改為其他的課程,或者干脆取消書法課程,這對小學生的書法學習是極為不利的。在應試教學的大背景下學校對于學生的升學率極為看重,很多教師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學生的考試成績上面,忽略了學生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的重要性。小學生的成長關乎著祖國的未來,書法教育能夠增強小學生對祖國的認同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對學生未來的成長十分有利。
1.1規(guī)范與完善小學生的書寫
寫出的字的質量的高低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著極大的影響,對于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同樣有著較大的影響。一些學生在寫字時對自己沒有嚴格要求,認為只要字沒有出錯即可,但實際上這樣做是不對的。當不好的寫作習慣養(yǎng)成后是很難改變的,因此教師應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規(guī)范與完善小學生的書寫。
1.2磨練小學生良好意志品質
小學生想要使自己寫出的字可以在正確的同時兼具美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學生想要做到這一點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同時需要小學生兼具恒心與毅力。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時為學生講解一些古人的例子,借此來鼓勵學生積極學習。
1.3提升小學生豐富的文化素養(yǎng)
小學生在學習書法時教師可以為其講授其學習的作品的背景,幫助學生從更深的一個層次去了解書法的魅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的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書法的積極性。
2小學書法教學的措施
2.1激發(fā)書法學習興趣
首先,為學生演示書法。中國書法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且流派眾多,不同流派的書法有著其自身獨有的文化魅力。教師在教導學生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各種多媒體設備來為學生展示各種流派的書法,為學生展示書法的書寫過程。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書法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書法的積極性。其次,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各種書法名帖背后的故事。每一個書法名帖背后都有著較為傳奇的故事,這些故事可以增加事發(fā)課堂的趣味性,讓小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書法學習中去。最后,教師可以采取直觀示范法來為學生進行書法展示,利用最為直觀的方式來讓學生近距離感受書法的魅力,引領學生在書法課堂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2.2采取多樣化教學方式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模式來進行教學。微課教學是指在教學中以視頻為主的教師模式,這種教學方式的優(yōu)點極為明顯,即具有動態(tài)性,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教師可以依據(jù)實際情況對書法課的內容進行安排,利用微課將書法課中的重點知識、難以理解的書法知識展示給學生,這樣更加生動、自然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出更加適合學生學習書法課的氛圍。其次,在課堂教學中合理應用合作探究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教學主體是學生,充分尊重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能夠增強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感。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組成人員數(shù)量相同的小組,而后在小組內部評選出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將不同小組選擇出的作品進行展示,任由學生賞析品評。教師應鼓勵同學學習彼此的優(yōu)點,點名書法作品中的不足之處,鼓勵學生努力超越過去的自己。
2.3注重教學評價的激勵作用
評價機制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能夠最大程度上確保課堂的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使用評價機制時要謹慎選擇評價方法,合理的評價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書法的積極性,能夠讓學生明確自己的不足之處,知道該如何做才能夠使自己進步。但若教師在使用評價機制時不能夠合理地運用各種評價方法,則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對學生的作品進行批閱時可以采用批注、畫圈等方式來進行評價,讓學生意識到怎樣書寫是正確的,這樣學生在下次書寫時就會自覺向教師圈出的優(yōu)秀字樣靠攏,長此以往學生的書寫就會取得很大的進步。書法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一個階段都有著該階段的學習難點,當學生進入下一個學習階段遇到學習難點時教師要充分利用評價機制去鼓勵學生克服困難,給學生信心,讓學生有充足的動力投入到書法學習中去。
結束語:
總之,書法是小學階段重要的課程,小學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對于書法知識的掌握情況,加強學生實踐能力,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書法練習習慣,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書法能力。通過以上分析,從多方面總結了具體的書法教學對策,旨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幫助學生學習到更多實用知識,為學生書寫能力提高提供保證。希望通過以上分析,能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研究水平。
參考文獻:
[1]謝丹華.小學書法課堂教學淺探[J].書法教育,2020(05):40-43.
[2]王劍.小學書法教學研究——《豎彎鉤》教學設計[J].書法賞評,2020(02):42-47.
[3]潘曉蓮.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理念的小學書法教學[J].品位經(jīng)典,2020(02):156-157.
[4]劉婕.小學書法教學注重美育滲透,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J].才智,2020(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