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藝 王瑾
摘要:高中生處于學習知識、鍛煉思維、綜合發(fā)展的黃金階段,而德育教育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念、個人品質、道德素養(yǎng)。通過提升德育教育能力,班主任可以結合高中生思維特點、思想特點、心理特點,制定有效的班級管理方案和德育教育策略,有意識地引導和幫助學生,促使其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行,成為品德高尚、積極爭先的時代青少年?;诖?,班主任應在工作中不斷反思和總結經驗,提升自身德育能力。本文結合高中班主任工作實際,探索提升班主任德育能力的路徑。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路徑
為繼續(xù)深化素質教育,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教師應緊跟教學改革步伐,樹立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重視教學工作與德育工作的開展。進入高中階段后,高中生思維活躍性較強,再加上處在青春期成長階段,存在心理、情緒不穩(wěn)定的情況。對此,高中班主任應根據(jù)班級管理實際,通過走近學生,了解當代高中生思想、心理、道德發(fā)展情況,尋找提升自身德育教育能力的著力點,更好地開展班主任德育工作。只有擁有豐富的德育經驗、較強的德育能力,才能針對性地開展德育教育,塑造良好的班級風氣和學習氛圍,組建起和睦、和諧、友愛的班集體。
一、抓住班級管理機會,提升德育能力
班級管理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通過加強班級管理,能夠提升學生自主管理、教育能力,培養(yǎng)班干部的組織能力,使其形成良好道德素養(yǎng)。對此,班主任應抓住班級管理的契機,開展多元化的德育教育和活動,提升德育教育水平。首先,充分利用班會活動。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統(tǒng)籌主題班會、常規(guī)班會兩種活動形式。在常規(guī)班會組織上,往往由學校下達任務,或專門組織期中、期末總結活動。在開展形式上,主要有敘事型、討論型、綜合型。在具體班會活動中,班主任可明確下一階段的衛(wèi)生、學習、紀律任務,組織班干部輪流發(fā)表看法,總結近期工作,再引導學生自由發(fā)表看法,積極與其互動和對話,提升自身德育能力。同時,在主題班會活動上,教師可選取勞動教育、親情教育、誠信教育、愛國教育等主題,組織學生們在課下準備班會活動內容,讓學生與教師互動。這樣,教師可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誠信品質、勞動意識,逐步提升自身德育能力。此外,在組織衛(wèi)生清掃、運動會或其他班級活動時,教師應發(fā)揮榜樣模范作用,引導學生端正紀律、衛(wèi)生方面的態(tài)度,強調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使其能夠學會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這樣,既能夠培養(yǎng)學生道德素養(yǎng),又能提升德育教育能力。
二、加強師生對話聯(lián)系,錘煉德育技能
要想提升德育水平,班主任必須應下沉到學生群體中,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對話和溝通,磨煉自身德育技能。首先,采用鼓勵教育。在開展班級管理或個人教育活動時,通過分享溫暖、真誠的鼓勵話語,班主任可以逐步打開學生的心扉,幫助其樹立起自信心。在與學生對話和交流時,班主任應堅持彈性管理原則,多從賞識角度看待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鼓勵其發(fā)揚個人長處、補足自身短處。其次,建設和諧的師生關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教師應明確樹立新型師生關系,圍繞尊重、禮貌兩點與學生對話。只有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和支持,建立起融洽、平等的師生關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與學生相處時,要根據(jù)不同學生性格、個性開展德育教育,多給予生活、學習、社交方面的建議,拉近與學生的情感關系。此外,要堅持公平公正的處事態(tài)度。在處理班級或個人的大小事時,應樹立秉公辦事的理念,不偏向任何學生,為學生們樹立良好的道德榜樣。
三、幫助解決成長問題,積累德育經驗
高中生尚處于向成人過渡的階段,部分學生擁有較強的獨立意識,容易在家庭、校園中表現(xiàn)出逆反的一面。對此,班主任應深入了解和分析學生的情況,主動迎接高中生成長帶來的挑戰(zhàn),如怎么幫助后進生轉變學習態(tài)度、如何處理早戀問題、如何幫助學生調節(jié)與家庭的關系。在研究和解決相關問題的同時,班主任德育能力也會隨之提高。首先,在學習層面。班主任應加強與學委的聯(lián)系,重點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提高其完成功課效率。同時,高中生的學習不應局限于完成作業(yè),班主任應多引導學生,利用空閑時間回顧知識、梳理知識體系。其次,在心理健康方面。班主任應加強與班長的聯(lián)系,多關注班級同學的思想動態(tài)、性格和心理變化,給予其心理方面的輔導,提升個人德育水平。此外,加強社交輔導工作。由于高中生情緒穩(wěn)定性不高,難免會出現(xiàn)矛盾和摩擦。對此,班主任應引導雙方換位思考,多了解學生家庭表現(xiàn)、班級和校園表現(xiàn),合理幫助其化解矛盾。
四、結語
綜上所述,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關乎國民素質提升、高中生健康成長和發(fā)展。因此,高中班主任應抱有“耐心”“愛心”“責任心”這三心,通過采用人性化的班級管理方式、加強與學生的對話和溝通、幫助學生解決成長問題等方式,積極接受學生的反饋和建議,不斷完善自身不足、提升個人德育水平,成為一名道德高尚的合格班主任。
參考文獻:
[1] 陳迎銀.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實踐方略[J].情感讀本,2020(5):99.
[2] 楊邦造.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實踐方略分析[J].求知導刊,2018(23):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