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曉涵
【摘要】音樂本身就是一門充滿童趣的課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需強化趣味課堂的構建。本文分析了小學音樂課堂中趣味教學的實施策略,對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水平具有重要的價值。
【關鍵詞】小學音樂;趣味教學;策略
音樂對于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教學作用,隨著對小學生德智體美勞發(fā)展提出的新要求,音樂教學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在各個小學,針對音樂教學都開展了大量的創(chuàng)新,但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等特殊性,趣味教學的實施顯得十分重要。趣味教學就是要打破原先的教學限制,積極將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應用于課堂,讓小學生真正體會到音樂課堂的趣味性。
一、引入創(chuàng)新元素,激發(fā)學習興趣
1.運用故事導入,營建趣味情境
為了創(chuàng)設趣味課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引入一些創(chuàng)新性的元素,通過這些新元素抓住學生的眼球,使小學生積極參與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中。故事導入可以在音樂課堂上營造趣味情境,小學音樂教材中所編排的許多內容,都可以找到讓學生產生興趣的故事,利用故事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后,學生可在音樂學習中實現(xiàn)與故事的結合,從而配合教師的各種安排,讓音樂課堂保持活力。但為保障故事導入在音樂課堂上的應用效果,教師在故事選擇時,應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保障故事具有吸引力。
如在“新年音樂會”這一單元中,由于所教授的內容都是與新年相關的,在課堂上,教師以問題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去年是什么年嗎?今年又是什么年?”面對這一問題,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為保持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教師可以用十二生肖的故事作為導入,增強整個課堂的趣味性。生肖有12個,都有哪些?為什么在生肖中有老鼠卻沒有貓?老祖先在定十二生肖的過程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聽呢?通過這種導入方式,不僅為后續(xù)的講故事打下了基礎,更激發(fā)學生對本章節(jié)學習內容的興趣。部分學生向教師提出問題:十二生肖中為什么老鼠第一,牛第二?這種故事導入、課堂互動的氛圍,給學生對本單元的音樂學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2.結合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音樂作為一種獨有的藝術形式,很多音樂作品在創(chuàng)作時就融入了生活性的元素。生活經歷和感受是音樂創(chuàng)作的源泉,為通過創(chuàng)新性元素的應用,提高音樂的趣味性,教師也需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生活,將一些生活化元素應用到課堂上,給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如在教學《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這首歌曲時,因為歌曲內容遠遠脫離了學生現(xiàn)在的生活,具有歷史感、時代感,雖然與當下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不相符,但卻是真實的生活場景,這也導致學生在對這首歌曲的內容理解、情感解讀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難。為了降低學生在這一首歌曲方面的學習難度,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生活,回憶自己母親平常所講的過去的故事。通過這次分享活動,逐步讓學生形成歷史發(fā)展意識,體會今天生活的來之不易,以及今天與過去生活的區(qū)別。有的學生分享:“媽媽說在她小的時候,家里條件不好,沒有鋼琴,也沒有坐過飛機?!苯處熛驅W生提問:“同學們,你們可以想象一下你們媽媽小時候的生活環(huán)境嗎?根據(jù)媽媽平常跟你們的描述,感受現(xiàn)在與原來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在學生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中,也就可以對本首歌曲的內容和情感有一個更為深刻的把握。最后,教師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與本首歌曲相關的視頻資料,給學生更為真實的體驗,進一步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
音樂作品中的內容來源于生活,因此,音樂課程本身就是與生活緊密關聯(lián)的。為打造趣味性的音樂課堂,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需將音樂學習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緊密關聯(lián)起來,給學生的音樂學習創(chuàng)設良好情境。
二、運用游戲活動,激活課堂氛圍
1.采用游戲方式,促進趣味互動
游戲教學法屬于趣味教學中的一種有效方式,因為游戲的內容和形式比較多樣,教師可立足于班級內學生的成長特點、興趣愛好,為他們設計出更有吸引力的游戲。在將游戲引入課堂后,可以準確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學生可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學到與音樂相關的知識。
如在《雪絨花》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有學習的熱情,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跟著歌曲的節(jié)奏,邊唱兒歌邊拍手,當學生逐步熟悉本首歌曲的韻律與節(jié)奏以后,在班級內組織拍手游戲,利用拍手游戲來鍛煉學生的節(jié)奏感。在拍手游戲的組織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雪絨花》這首歌曲的拍子是什么樣的?曲子存在什么樣的強弱規(guī)律?歌曲中的內容表達了創(chuàng)作者什么樣的情感?”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提出,引發(fā)班級內學生的思考。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這種趣味性互動,可以鼓勵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在原有的拍手游戲的拍手頻率、強弱等基礎上,適當改造,使學生感受到節(jié)奏與韻律對音樂風格的影響。
游戲活動在音樂課堂上的引入,可增強音樂課堂的趣味性,有效保障趣味游戲在音樂課堂上的作用。教師在游戲設計中需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基本特點,使學生在游戲中可以動手、動腦,增強學生的游戲感受,從游戲中體會音樂內容與情感。
2.通過音樂表演,打造高效課堂
在小學音樂課堂上,要讓學生愿意學習音樂,從音樂學習中掌握基本的樂理知識,學會用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也可讓學生參與設計教學內容,設置一些音樂表演類的游戲活動,使課堂更有活力。在對音樂表演類游戲活動的組織中,為保障活動成效,教師需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進來,每個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安排和帶領下,各盡所能,讓學生有更多的實踐機會,只有充分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他們才能夠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進而在這種表演類實踐活動中,敢于表達自我,增強對音樂的理解。
如在《東郭先生與狼》的教學過程中,因為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為音樂劇,在課堂上需要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表演活動中。一些學生的表演欲望不強,而另外一些學生卻有著強烈的表演欲望,為了使每個學生都有更高的興趣參與表演活動,教師需要在表演活動開始之前向學生講清楚故事情節(jié),且在這一過程中,給學生播放一些適合的伴奏,讓學生可以模仿故事中的相關角色。由于班級中的學生數(shù)量眾多,為提高表演活動的實施水平,使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能夠將表演與音樂學習有效結合起來,教師需要了解每個學生的真實情況,合理安排他們的角色,依據(jù)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不局限在已有的情節(jié)內,讓每個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在想象中進一步創(chuàng)編。有部分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不高,針對這一情況,教師也需積極將音樂表演游戲引入到課堂上,鼓勵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角色,鍛煉其表演能力,在表演中體會音樂中的情感。
三、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豐富學生體驗
1.引入現(xiàn)代技術,充實教學內容
在許多的音樂課堂上,都積極采用了多媒體技術,因為多媒體技術可以將音樂教材中的內容以視頻、音頻、圖片和文字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可以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學習體驗,對輔助音樂教學活動有著重要意義。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充分意識到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越性,結合小學音樂的學科特點,充實課堂內容,將音樂知識用多媒體的方式展示在學生的面前,開闊學生的視野,鍛煉其思維。
如在《東方之珠》的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其歌曲背景與內容,講述的是香港回歸時作者的期待感、興奮感。由于現(xiàn)階段的學生,對于香港回歸這段歷史的掌握不夠,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僅僅向他們講解演唱的技巧,未進行歌曲內容和情感的深層次分析,將導致學生對歌曲的理解不透徹。大多數(shù)學生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并未去過香港,可能體會不到香港那種獨有的魅力。在教師備課時,可以從網絡上下載一些關于香港的視頻或者圖片,也可截取關于香港回歸的相關紀錄片,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多媒體視頻或者圖片展示方式,可以使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感受到香港的魅力,進而了解到香港作為我國的一部分,回歸到祖國的懷抱是多么艱辛的一段歷程,從而可以體會這一首歌曲中作者所蘊含的情感。在多媒體設備創(chuàng)設的學習情境下,大大增強課堂上的趣味性,克服原先的教學模式限制,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可以引起學生的情感深思。
2.加強課堂互動,凸顯學生地位
在當下的學科教學中,學生占據(jù)著主體性的地位,教師所組織的各種教學活動,都應該圍繞著學生展開。為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水平,使小學生感受到音樂課堂的趣味性,在課堂上要鼓勵互動,通過師生、生生互動,打造魅力課堂。在傳統(tǒng)的音樂課堂上,教師單純向學生講解相應的音樂知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高,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通過良好的課堂氛圍構建、在課堂中應用趣味性元素,可以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全身心投入到對音樂的學習?;硬粌H僅體現(xiàn)在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口語交流上,更應該體現(xiàn)在舞蹈等活動在課堂中的融入上。
如在《快樂的do re mi》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增強課堂的趣味性,給學生獨特的音樂課堂學習體驗,教師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參與到各種互動話題和活動中,使學生在一個相對輕松且活躍的氛圍中學習音樂,在感受到音樂課堂的快樂氛圍后,消化樂理知識,掌握更多的音樂技能。首先,在課堂上,可以由教師帶領,讓學生在歡快的樂曲中律動。隨后,由教師與學生開展趣味性互動表演,教師擔當主唱,班級內的學生飾演音符,在教師帶領下完成合唱部分。通過這一互動小游戲在音樂課堂中的應用,打破固有音樂課堂的限制,大大調動學生學習本部分內容的積極性。由于音樂課程不僅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演唱能力,還包含了對學生律動、演奏等能力的培養(yǎng)。良好的音樂互動氛圍,可以使學生跟隨教師的引導和安排,在歡樂的氛圍中學習音樂知識。
小學音樂課堂上,教師所組織的教學活動,應始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的需求和興趣作為立足點。教師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互動氛圍,通過多樣化的活動設計、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充分享受音樂課堂。
3.拓展評價方式,帶動小組互評
小學階段是學生系統(tǒng)學習知識的關鍵階段,在當前的小學音樂教學中,為構建趣味課堂,將趣味性的教學方法應用到課堂中,教師也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拓展評價方式,通過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使每個學生都意識到自己在音樂學習中的不足,在未來的學習中進行相應的改正。素質教育條件下的學科教學,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學科綜合能力,對小學音樂課程來說同樣如此,為提高音樂課程的教學水平,教師不應局限在原先的評價方式下,而應該給學生自評、組內互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通過小組內的互相評價,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潛力。
如在《彼得與狼》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體會到音樂劇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將班級內的學生以一定的標準劃分為多個小組,采用小組合作表演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在表演之前,帶領學生回顧劇中包含了哪些角色?故事情節(jié)是怎么發(fā)展的?學生說:“有彼得、狼、小鴨子、貓等角色,每一個角色都有其性格特點。”在學生表演音樂劇時,為呈現(xiàn)最佳的表演效果,學生必須對于角色性格有深刻的認知和理解,只有如此,才可以了解音樂故事的具體背景。每個小組的學生都應該加強合作,注重表演細節(jié)的把控,在每個小組表演完以后,教師不要立即評價,而是邀請其他小組來對這一小組的表演方式加以評價,通過小組之間的互相評價,每個小組都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小組在表演中的優(yōu)勢與不足,在小組評價完后,投票選出哪一個小組的音樂劇表演最成功。如一些學生說:“第三個小組在表演的時候引入了樂器,利用樂器對情境、情感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可以加深對角色的理解,如長笛凸顯了小鳥的活潑,雙簧管表現(xiàn)了小鴨子的步伐蹣跚?!辈糠謱W生說:“第二個小組對于細節(jié)的把控十分到位,通過該小組的表演,充分感受到了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p>
小組互評在音樂課堂上的引入,可以使音樂課堂不再平淡,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創(chuàng)造意識,可以在教師安排有關的音樂任務后,加強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爭取獲得最大的成功。小組互評使學生之間可相互提出意見,在未來同類型音樂活動開展時,更好地參與和組織活動。
總之,音樂在學生的成長中有著重要的意義,現(xiàn)階段的小學音樂課程,教師打造趣味性課堂,以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為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顧蘇娟.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欣賞素養(yǎng)提升方法探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 (16).
[2]楊啟雯.舞蹈律動在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實踐研究[J].文理導航(下旬),2021(08).